Thursday, 16 August 2012

香港國民教育的敗筆

 

 

 

http://cn.nytimes.com/article/opinion/2012/08/03/c03yu/zh-hk/

香港國民教育的敗筆

餘詠恩 20120803


 

       

Bobby Yip/Reuters

一個遊行者的帽子上貼著這樣的標籤:反對洗腦。

香港——去年末的某一天,我三歲的女兒回到家,驕傲地揮舞著一面她在幼兒園裡製作的紙質中國國旗。紙面上一片紅色中整潔地填塗了五顆黃色的星星,粘在一根吸管上。

看,媽媽,一定要有五個星星!她興奮地喊道,然後她停了一下。

媽媽,你會帶我去北京看升旗儀式嗎?她小小的眼睛一眨一眨,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然後她哼起了中國國歌。

我大吃一驚,低聲說道:當然了寶貝,等你長大一點了。

我自忖道,這愛國主義思想的灌輸來得也太早了。我看著女兒,努力掩藏自己的不安。

自從英國把香港主權交還中國後,15年來香港人一直享有很大程度的自由和獨立。但讓中國大陸官員感到氣餒的是,他們覺得香港民眾缺乏愛國意識。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出臺了那麼多惠港的貿易安排,卻不能贏得香港人的心。

可能是受到中國政府的敦促,香港政府推出了一項新計劃來應對這個問題,從9月開始,政府打算在小學和中學課程中推行國民教育科。見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灌輸在女兒身上產生的效果後,我翻看了新教材。我知道,政府的計劃走得有點太過了。

上個星期天,我和成千上萬名市民一起帶著孩子,忍受著香港濕熱的天氣,頭頂烈日、汗流浹背地走在遊行隊伍中,抗議政府的新課程計劃。

新課程的主要特點,是出了一本由政府資助的手冊,題為《中國模式》,對共產黨的統治進行了片面的、完全正面的描寫。該教材高度讚揚共產黨政權的優越性,把一黨制度形容為進步、無私、團結。教材還批評多黨民主制,稱其不利於民生,因為政黨惡鬥,人民當災。

該手冊沒有提到1989年的天安門鎮壓事件和文化大革命,也沒有提到其他讓數百萬人民喪命的政治運動。手冊只是一味為政府唱讚歌,卻不提政府的過錯——例如,民主和言論自由的缺失,無處不在的侵犯人權行為和腐敗泛濫。

如果該手冊在讚頌共產黨的同時也能平衡地討論共產黨的失敗,那麼我還能接受它。但教材提供的片面的歷史觀實在值得人警覺。

確實,很多香港人對大陸不懷好感。今年,香港市民和大陸人之間的關係尤其緊張。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大陸孕婦赴港生產,因為香港醫院的醫療條件更好,在香港出生的孩子也會有永久居留權——香港人對此感到越來越忿忿不平。很多香港人指責來自大陸的投機者抬高了當地房價,也有人擔心,中國政府不會最終兌現承諾,讓港人自由選舉自己的高級政府官員。最近有民眾指責大陸干涉香港的新聞自由,這也讓港人的負面情緒繼續增長。

然而,縱然抱怨萬千,我們香港人還是為中國感到自豪。實際上,我們是愛國的。

每當大陸發生天災,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捐款幫助災民。平常,我們也願意慷慨地出資修建農村地區的學校和基礎設施。當大陸運動員在奧運會上贏得金牌,當中國的火箭升空,我們都為此感到驕傲。中國成為經濟強國,這也讓我們感到歡欣。

即使經歷了英國150年的殖民統治,我們從不懷疑自己的中國身份。很多香港人的父母或祖父母都是為了躲避20世紀40年代內戰造成的饑荒和暴亂,才逃離大陸的,但他們依然深深眷戀著自己的根。

正因為我們關心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能體會那些權利被踐踏的中國公民的痛苦。成千上萬的人每年在64晚上聚在一起,共同悼念天安門事件中的死難者。當一位並不出名的天安門民運人士李旺陽在今年6月神秘死亡,有超過兩萬人集會抗議,要求大陸官方對他的死亡進行調查。

我們反對的,是把政黨政策強加於我們的孩子。我們應該被允許用自己的方式來愛國。香港的孩子們需要知道中國在過去30年取得的重大進步,但他們也有權瞭解過去的罪孽。數百萬的階級敵人在毛澤東的土地改革中被殺害,至少有3000萬人在毛澤東的大躍進運動中餓死,文化大革命又奪走了幾百萬人的生命。

學生們也應該知道當今官員腐敗造成的代價。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中,粗製濫造的教學樓轟然坍塌,奪走了許多孩子的生命,而這些孩子本應該能夠逃過那一劫的。

我要我的孩子愛我們的國家,但我不想要他們愛上一個虛假的形象。我希望他們瞭解中國的豐功偉績,但也要認識中國過去不光彩的一面和當今面臨的問題。

我們都有責任睜開眼睛,坦誠面對國家犯過的錯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作者余詠恩(Verna Yu)是自由撰稿人。

本文最初用英文撰寫,譯文經作者審閱。翻譯:湯乃愚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myblog.yahoo.com/jkt921/article?mid=1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