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開伊始,沉寂多時的小圈子行政長官敗選人唐英年現身商台,接受「在晴朝的一天出發」主持訪問,全程充滿笑聲,一種不懂得收歛的笑聲,政治人要介忌的輕佻。如果說「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應該不能應用到他身上。主持讓他盡情發揮,但他的表達能力未有顯著進步,含著金鎖匙出世的紈絝子弟形象依然揮之不去。除了抱怨屋宇署如何「刁難」他,除了說現在覺得梁振英指摘他僭建很可笑之外,對現政府施政的謬誤,說不出一個所以然。當主持問他有關新聞和言論自由的問題,暗示梁振英政府如何企圖壓抑傳媒及市民的言論空間時,他忽然當變了政府的發言人,說傳媒有責任宣傳政府政策云云,連小圈子競選後期那種豁出去的「瀟酒」都沒有了,感受不了市民對「核心價值」受侵蝕的焦慮,以為business as usual。
無論唐英年好,唐所代表的一線財團/資本家及港英時期的傳統建制也好,可能只顧自己的利益及沉醉於自己階層的「甜美生活」,看不到香港市民求變的心理。就是市民求變的心理,讓梁振英及他所代表的二線財團/資本家,欲更上一層樓的專業界「精英」以及蠢蠢欲動的傳統左派有機可乘,利用基層及普通市民對曾蔭權當政時,只顧金融地產財團攫取不成比例的利益,漠視貧富懸殊惡化,民生不保,居住問題越趨惡劣的心理,佔盡打擊金融地產霸權的輿論陣地和道德高地。李嘉誠由八、九十年代,普遍港人「推崇」的「李超人」,到今天成為貪得無厭的金融地產霸權的象徵,而小圈子選舉當日,唐英年被李嘉誠高調「祝福」,其實是「死亡之吻」。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對梁振英政權不滿,「寄望」唐英年的「復出」所「隱含」的政治變局?早前灰記就在facebook上見過一些建議「泛民」與唐營合作反梁的貼圖,然後諷刺如灰記這類「左膠」,缺乏想像,不懂政治操作,所以看不到這些可能性。但在立法會對梁振英誠信問題的狙擊過程,已經顯視這種想像的天真。就以「唐營」大本營之自由黨為例,在特首競選後期,自由黨的核心之一周梁淑怡,在傳媒揭發葉劉曾為了爭取提名,對他們說梁振英會害人,她不會害人,一箭雙鵰,把葉劉的狡,梁振英的奸擺上枱面。梁振英爆發僭建醜聞和誠信危機後,雖然其榮譽主席田北俊在答問大會上,揶揄梁振英,說其特首職位都有少少呃番嚟。然而,在對其不信任議案投票時,自由黨又回到兩面不是人的騎牆「本質」,五個自由黨員全投棄權票,其他「唐營」議員都歸「建制大隊」,不敢過於得罪中方和梁振英,只有被稱為唐英年「家臣」的林大輝投了贊成票。或者這些建制派,不論「梁營」還是「唐營」,都慣於收風和暗箱操作,但作為市民的我們,要求的是清明/透明的政治運作,市民有真正直接的影響力,這些在普選落實前都是不可能的。
而唐英年最失敗的地方(如果他有意「東山復出」,或不甘退隱的話),就是沒有半點「作戰」的準備。再加上由於種種「限制」,例如資質,脫不了被人「餵育」的二世祖「本色」……,仍然「吃老本」,只懂不斷強調自己當官多年,如何和公務員團隊合作無間。問題是現在的民怨,不少來自過去幾年,政府之不作為,只作為既得利益的看守者的管治,完全領略不到市民求變的心。或許這就是全世界既得利益階層/集團的心態,因為不想改變,所以看不到求變的心。
也許建制派既得利益者不想變的心和唐英年一樣,但經過去年「建制派大撕裂」和唐英年如此不堪的表現之後,是否仍死抱舊有依賴中共的暗箱操作的方式,繼續不敢面對廣大民意,不敢面對「社會真實」?果如是,這個有人認為相對「土共」而言,較接近香港「自由精神」的傳統既得利益集團,可以被「寄託」站在香港大多數市民一邊,捍衛香港法治、自由的核心價值,回應中下層市民對較公平分配的訴求,看來有點「天方夜譚」。因此,唐英年「復出」的想像可休矣。
另一位出身富裕人家,但一直為基層窮人爭取利益的何喜華,最近亦成了「關注」焦點。事緣其主理的社區組織協會,沒有加入元旦反梁大遊行,而以往社協一直有參加民陣發起的遊行。而該機構一直標榜除了關注基層民生,亦積極捍衛香港法治自由的核心價值以及爭取雙普選和推進民主。此舉令一些傳媒揣測,是否因為梁喜華是「梁粉」的關係,社協的路線有所改變。無獨有偶,何喜華又是到商台接受訪問,不過是在傍晚的節目。
何喜華否認自己是「梁粉」,只是相比之下,覺得在解決民生,關注基層方面,梁振英的競選政綱比唐英年的優勝。並批評曾蔭權管治的七年,基層民生問題被完全忽略,有關政策不是欠缺就是停滯不前,套用何喜華的講法,少少嘢都唔做。他認為唐英年作為政務司司長兼扶貧委員會主席,對這個停滯不前的局面負有一定責任。何喜華強調,不是支持梁振英個人,而是希望政府對基層的政策有所改變。就此而言,灰記覺得在特首競選時,何喜華公開支持梁振英也許有其道理。
不過,梁振英上台後,處理長者特惠生果金的手法,是真的「關愛」基層嗎?小至建制派提出的提高資產上限到三十萬,大至「泛民」及民間社福團體提出的,取消審查及作為全民退休保障實施前的過渡安排,政府不聞不問,霸王硬上弓。究竟在長者特惠生果金爭議中,社協和何喜華抱甚麼態度?社協不是一直爭取全民退休保障嗎?老實說,唐英年在政綱提出免審查,長者生果金一律加至三千元,與民間爭取的全民退休保障的基本金額一樣,若唐英年當選,這免審查的三千元便為解決長者貧窮及落實全民退休保障帶來契機。單從這項非常重要社會福利的處理看,梁振英絕不比唐英年更關顧長者和基層,何喜華為何仍覺得對梁振英政府有信心,有期望呢?
問題並非單單這個長者特惠生果金的爭議,而是梁振英誠信破產的問題。被問到梁振英的僭建問題,何喜華雖然批評他處理得很差,但沒有指摘他講大話和隱瞞事實,而主持亦沒有直接了當問他梁振英是否不斷講大話。而最可笑的是,何喜華一直批評香港不夠民主,批評小圈子選舉的同時,卻說梁振英的誠信問題要用制度解決,說贊成立法會進行彈劾程序。Come on, 何喜華 you’ve got to be kidding! 用制度解決不就是永遠追查不了真相,永遠不能透過彈劾,授權法院去進行徹底的調查嗎?因為制度是對行政主導傾斜,因為選舉制度的扭曲,立法會在建制/保皇力量佔多數議席下,怎能通過不信任和彈劾梁振英的議案。即使十分不滿梁振英的自由黨,由於不敢進一步得罪中方,也不敢「憑良心」投贊成票。要用制度公平處理梁振英的誠信問題,不是天方夜譚嗎?
不談梁振英上台所標誌的「西環治港」陰霾,梁振英在僭建問題不斷利用語言「技巧」掩飾自己的前言不對後語,即所謂「語言偽術」,可以用嘆為觀止來形容。甚至有心理學者認為是一種不自覺,任何事都會隨便講大話的病態習慣。他身為香港最高管治者而有這種狀態,灰記真的不敢相信何喜華一點都察覺不到。或者何喜華會認為事到如今,再多看一陣子,因為基層民生問題事關重大。雖然任何機構都希望能發展壯大,雖然灰記不懷疑社協服務街坊的熱誠,但希望何喜華不要因為新政府上台後,其機構可能有更大的發展而拒絕看清梁振英的謊言,拒絕看清小圈子暗箱作業的政治和選舉操作,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沒有多少差別,都不會真正關注基層民生問題。
作為傳媒一分子,灰記對社協過去為弱勢發聲,盡最大努力協助記者採訪的友善作風印象深刻。但其主任何喜華的一些表現,的確令人「迷惑」,除了「輕信」梁振英外,支持民建聯蔣麗芸及新民黨田北辰競選立會,也是令人想不通,為甚麼蔣麗芸一件陳年助人事件,田北辰一句批評有些有錢人賺太盡的話,便能打動他去支持建制/保皇派?一些「泛民」基層政黨意識型態不是更接近社協嗎?為何又不endorse長毛?如果覺得長毛太激進或不領情,可以endorse張超雄吧。如果說要保持機構的獨立自主,就不要endorse任何人。
在節目尾聲時,被問到如何評價蔣麗芸的表現,何喜華說沒有留意。他說自己是否太過感性,感情用事,今後會檢討。但願何喜華能抓緊關注基層福祉同時捍衛核心價值和追求民主的宗旨,因為不少獨立自主的基層社福機構及民間團體,都抱有類近信念,卻沒有社協及何喜華的「迷惑」。
from 灰記客 http://greyreporter.wordpress.com/2013/01/05/henry-tang-ho-hei-w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