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科技趋势背后的理念变革
文/断桥
本文是写给麻瓜的普及文章,主要谈IT行业这一轮科技进展背后的思维变化,亦可供从业者参考。
一、科技趋势
众所周知,近年IT行业最重大的变化是手持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代表产品是智能手机(如iPhone)与平板电脑(如iPad)。因便携设备兴起,互联网增速放缓,PC行业减速,资金向移动领域转移,后者的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终端用户增速是传统互联网五倍以上。这一轮科技的更新换代,令社会的各方面随之发生改变。
当前手持移动设备的特点:
1.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功能强大。
性能完全按照PC标准,除通讯外,包括摄像、录音、文字记录、书籍阅读、传播等各类工作,均可用手机完成,便携性与强大功能,是它能全方位介入大众生活的基础。
2.实时记录和运用人们的准确位置信息。
人们对实时位置信息兴趣浓厚,初期,因新鲜感驱使,仅仅显示附近谁上厕所的无聊app就获得过数十万计下载。很快,实时定位对生活的重大意义开始展现。随着地图类数据的完善,在陌生的城市,持手机寻找周边道路、出租车、加油站、旅馆、饭店,极大地方便了出行方式。
3.更有效地利用闲余时间。
上厕所用kindle读书,坐车用iPad玩游戏,在餐馆用手机收发email。
二、改变记忆方式
便携智能设备首先影响每个人的记忆模式。人用大脑记忆,但它有诸多缺陷,容量不大,事件在记忆时被简化为轮廓,回忆时以轮廓为框架,脑补细节。细节记忆不可靠,和朋友聊起多年前聚会,有谁参加?吃啥?话题?往往想不起或互相矛盾。这是记忆缺失和记忆错乱。因此,在文明发展中,日记、文件、书籍、录音、照片、录像,逐步进入生活并构成了每个人的扩展记忆。
纸张、照片、录像这些扩展记忆,被广泛用于保存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重大事件的细节,但它们存在如下缺陷:
1.无实时性。当事人往往在事件结束后凭记忆书写记载。错失细节与心境是常态。
2.使用限制。录音、照片、录像可实时保存现场细节,却受携带与存储的限制。
3.难以分享。人们在阅读、观看时,难与异地同好分享、交流。
4.整理成本。资料整理工作繁琐。标记、分类、储藏,均耗时且容易出错。
5.无法随时调用。你不可能把文字、照片、录像带这类扩展记忆库放在身边,满足即时需求。
Facebook(右上),Evernote(左下),Path(右下)
现在,便携设备普及后,人们的记忆方式与以前完全不同:
1.可用手机实时准确地记录生活细节,包括时间、位置、事件、照片、录像、心情。
2.记录过程中,即可让不在现场的朋友旁观、分享、互动。
3.所有记录,均可通过无线网发到云端存储,事后可分类、查找。
4.无数用户的数字化信息,汇总成海量数据,各种商家、组织、个人,对这套数据上进行宏观分析,可对群体或特定个人的行为作出预测。
将来:
1.可佩戴的记录设备(如google glass)与超大容量(对个人来说算是无限容量)的云存储,可以让我们完整地记录整个生活的所有细节,并将每个人的生命全程数字化永久保留。支持该需求的基础设施,如无线带宽、存储容量等,将会持续高速增长。
2.每个人的虚拟世界身份,受记忆位置的重大影响。当你的邮件在gmail上,文档在google docs上,照片在picasa上,视频在youtube上,朋友在google talk和google plus上……那么你在虚拟空间的国籍已经注定了——你就是google帝国的人,且极难移民。在更遥远的未来,以虚拟世界的国籍来划分人群亦非幻想。
较明显的缺点与可预见的改进方向:
1.利用便携设备记录生活、阅读书籍、游戏,是一套全新的生活方式,它见缝插针地榨取每个人的时间,令生活碎片化。这并不完全符合人们现有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2.个人生活信息的广泛共享、虽然对商家做数据挖掘有利,但很可能造成隐私泄露。网络传输的安全性、私密性,均受考验。
3.信息爆炸令垃圾与虚假数据增多,如何保存或滤出有意义的数据,是长期挑战。
4.便携设备长时间使用,对电池续航能力与使用寿命提出要求,充电模式可能进行变革(如太阳能或无线充电)。
5.佩戴模式翻新。手表、眼镜、服装等衣物、饰物、佩戴用品,均可能智能化,人们身上会穿戴更多设备。
6.声控。用语音控制便携设备,解放双手。
三、加速信息传播
个人记忆方式属私域变革,公共传播领域则属公域,它同样受到冲击。我们可以选择报刊、书籍、影音等产品做简单观察,它们代表新闻、知识、娱乐等各个方向。传统书籍属出版行业,通过作者签约、编辑修改、纸质出版、店面销售等几个步骤完成盈利。该行业中,书籍首先受到销售渠道上的挑战,电子商务用十多年时间,逐步挤压传统书店的生存空间。接着,它遭遇传播革命。书籍被数字化,可联网购买,价格便宜,无需运输。便携式电子书阅读器弥补了数字化书籍携带上的不便,拿着薄薄一片(量词没有用错)Kindle阅读器,就可在地铁、公交、厕所里随时看书,而且其容量相对个人的阅读量也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在这些科技变革的连番打击下,传统实体出版行业急剧衰落。音乐、影视则经历了几乎同样的过程,从磁带、录像带转变为数字化的光碟,IT公司再竞相开发便携式设备存储mp3,让人们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听任何歌曲,且听上数天也毫不重复。
除载体变迁外,内容制造亦受挑战。写作者转移上网,作家群受到冲击,内容创造者趋向草根化,优胜劣汰后,胜出着瓜分原有传统出版份额。而报纸的情况更糟,因为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速度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指标,在这项指标上,报纸相对网媒、自媒体,有先天劣势。个人或小型组织自创音乐、微型电影,也开始在互联网上获得传播甚至成为热点。相比新的内容制造与传播手段,旧模式弱点明显:
公共传播中,旧载体的缺点:
1.新闻及时性。记者赶赴现场采访,到报纸出版,或制作电视节目播出,需要不少时间。特别是夜间突发新闻,在纸媒上出现需第二天,丧失及时性。
2.灌输式。媒体挟持话语权,将他们的信息、观念、判断灌输给你。你无法看到事态进展、无法与之辩驳,无法补充或更正信息,更难与别的读者交流与分享。
3.难查找,难回顾。除非你有收集报纸和录像带的癖好,否则要想给这几年的同类新闻做个专题,难如登天。即便你有资料,也很难快速查询、分类、整理。
作为资料时,旧载体的缺点:
4.价格昂贵。正版图书、唱片、录像带的价格相对昂贵,购买吃力,因此租赁业务较广。
5.难以携带。书籍较重,唱片、录像带也难以大量携带。
6.保存困难。这些传播介质都有寿命,质量逐年下降,保存相对比较困难。
Kindle阅读器(右上),BBC News(左下),各类流媒体(右下)
新的传播方式,带来平权化的浪潮,媒体霸权被削弱,社会名流的话语权虽然还在,但与大众的距离变短,易受公众的反馈和影响。特别重要的是,现在,在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均可记录身边的公共事件,成为临时记者,或者发表文章、演说、视频,成为自媒体。
现在,新媒体的特点:
1.传统媒体的内容,开始逐步数字化,所有新闻上网,可以记录、保留、分类、搜索、回顾,成为大众可以随时检索的资料库。
2.新媒体网站,无论是纯粹的网媒,还是传统媒体数字化后的网站,均增加了读者互动环节,如评论、分享等。这些社会化传播手段成为新闻网站的标配。
3.自媒体出现后,新闻现场的当事人或旁观者,可变身记者即时播报,或提供更珍贵独特的视角。例如一位旅客,曾在飞机上手机拍摄到火箭发射穿破云层的景象,传到网上后立刻火爆。twitter类产品极富爆炸传播性,几乎是为自媒体量身打造。
4.知识搭上传播的快车,加速研究进展。学术界里有不良风气,论文从审稿、发表、到传播,往往耗费数年,但现在论文被数字化可供随时下载,很多钻研者在网上交流最新想法。这大大加速了新知识传播、积累与更新的速度。
5.更精准可靠的全文翻译工具出现,语言的鸿沟将被打通。
将来:
1.录像带、唱片、磁带等载体已基本宣告死亡,纸媒则会在几年或十几年内逐渐死亡,传统书籍出版业会弱化。传统媒体作为一个群体,本身并不会死亡,因为它们掌握着制造内容的能力和渠道,但会遭遇巨大的冲击,会被迫转型,艰难生存。
2.只要是能够电子传送的信息,就会从传统传播渠道中弱化与消失,包括书籍、杂志、影音、折扣券、文件签名、求职简历、商品设计、网络教材、政府文档等等。
3.目前新媒体的内容大多依然来源于传统媒体。图书、新闻等少数行业的新媒体已有能力稳定地制造文字内容。在将来,音乐、视频媒体也将独立制造影音内容,出现有自己版权的音乐和影视节目。
较明显的缺点与可预见的改进方向:
1.自媒体中的佼佼者,是意见领袖,他们大多未经专业化的新闻训练,其中有些人,会倾向于制造爆炸性新闻,吸引眼球。相比严肃的大媒体,自媒体因为对信誉不够重视,缺乏足够的克制,捏造或歪曲事实,知识面不广,频繁出现错误论断等,会招致不满和攻击。部分传统媒体会依靠这方面的优势站稳脚跟。
2.过滤器的运用。因信息制造和传播的速度大幅加快,每个接收信息的个人,均会面临信息爆炸与信息污染的冲击。此时,如何过滤海量垃圾与虚假信息,向读者推送,或让读者快速找到,他感兴趣的信息,就成为占领市场的关键。
3.阅读设备的扩散。从阅读器、手机、平板电脑开始,更多的办公用品,包括镜子、桌子、文件夹等,均可能走向智能化,成为信息传播和展示的载体。
4.版权问题。数字化令盗版传播更方便,这对版权的所有者是一个挑战。
四、地理位置应用
在美国,汽车是最普遍的代步工具。去陌生的地方,带上地图,驾车出行,是几十年来美国人优先考虑的出行方式。即便路途遥远需坐飞机,到达目的地后,也会在机场内部或附近租车出发。美国道路繁杂,四通八达,因此迷路,错过餐馆、旅馆,司空见惯。后来出现了GPS导航仪,人们出行前或借或租或买,视为旅伴。然而GPS推出不久,便遭遇手机革命,成为一个短命产业。
对比现有应用,就能体会到GPS那些令人无法忍受的问题:
1.GPS地图更新慢、运行速度慢、质量不能保障。它品牌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使用频率往往较低,用户购买了劣质GPS,常到出行时才发现问题,带来很多麻烦。GPS的地图,很大一部分无法更新,有也很慢。新路出现,旧路维修时,GPS便无法使用。
2.无法定位公共服务。对驾车旅行非常重要的旅馆、餐馆、加油站等,GPS因存储有限,数据搜集困难,往往无显示这类服务设施的功能。在高速上,尚有路牌可供司机识别,但到州内小公路上,就很困难。
3.功能单一。除标注行车路线外,几乎无可用之处。附近有无景点?餐馆哪个最好?最便宜的旅馆?这些信息,在GPS上都没有。
Google Navigator(右上),Uber,Yelp(左下),Google Self-driving Car(右下)
便携电子设备如手机附加位置信息后,不但完全取代GPS,还派生新的功能:
1.GPS原有功能均已在手机中实现。一些汽车普及晚的国家,甚至没有GPS产业,直接跨入智能手机时代。
2.Yelp/Google Places等应用,可令用户在出行时,用手机定位附近加油站、旅馆、饭店等服务的准确位置,包括饭店好坏,旅馆价格、用户评价等详细信息也会标注。旅馆饭店的位置、价格、联系电话因经常变动,所以其数据一般由大公司采集、维护和实时更新。
3.除旅舍外,个人也可将自家住所信息上网,便于临时出租。
4.在大城市里,出租车可以发布自己所在的位置,打车人可根据这些位置,选择离自己最近的空车。这样可以避免人找车,车找人的无效工作,节省时间和汽油。
5.交通部门对车流进行智能控制。通过摄像头判断车行流量,自动控制城市的交通灯变化,查到使用多的路段,给出更长的绿灯时间,提高道路的使用率。收费站上装摄像头,读取车窗上的EZPass车标,可自动收费,减少收费员。(对政府来说,收费科技总是能先普及!)
6.车载电脑对汽车进行简单的自动控制,包括识别各类标记、自动刹车等。
将来:
1.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应该是Google Self-Driving Car,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汽车通过360度的车顶摄像头,判断周边车辆与指示牌,结合地图信息,全自动驾驶直达目的地。在无人驾驶时代,同一辆车,上班后让其自动驶回,即可交由其它家庭成员使用,可以减少车辆数量,无法开车的部分老人,也能外出行动。
2.物流行业的崩溃。自动驾驶汽车若能24小时工作行驶。首先将影响整个物流行业,并改变所有商业行为。电子商务优势变大,可率先实现在长距离的配送中心间自动行驶。到达客户家中的终端配送方式是否能够由机器全自动完成,还有待观察。
较明显的缺点与可预见的改进方向:
1.法律上的困境。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相当多的法律问题,在初期可能需要司机照看。
2.公共安全问题。人类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截停并偷窃无人驾驶汽车与其货物。自动驾驶也可能用于恐怖活动。失控的无人驾驶汽车、特别是卡车,在公路上存在巨大威胁。一两次意外事故就会令人们恐慌,影响其销售与发展。
五、软件渗透生活
IT行业的发展给家庭带来了什么变化?大多数家庭的感受是,以前家里有一台电脑,现在,多了几部手机,一台平板电脑,顶多再多一个带扫描功能的彩色打印机。其它家具、物件,大多还是老样子,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相比,并无明显变化。
但这种状况,很快会得到改变。
iPad自助点菜应用(左上),3D打印机(右上),
City lens增强现实应用(左下),Square信用卡接口(右下)
当前便携设备的部分功能,很快将出现在汽车、家用电器、小物件,以及可佩戴的生活用品上,最终,会形成围绕每个人的,互联的智能化机器群。
哪些地方在逐渐发生改变?
餐饮行业:
1.餐馆。标注每台桌子订餐、点菜、上菜、结帐状况的餐馆管理系统,方便了领班的工作,而智能点菜应用,则将改变食客的行为模式。洛杉矶一些餐馆已率先采用iPad点菜应用,顾客在门口等待时,可先在iPad上点菜,自动刷卡,厨房实时收到相关信息后,由厨师制作菜肴,等顾客入座后,立刻上菜,提高效率。
商业:
2.移动支付。信用卡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支付,可将消费信息存储与聚合,供商家分析和推荐商品用。
家居:
3.智能住宅。人们苦恼于工作时无法照料老人、孩子、宠物,而带GPS和摄像头的移动或可佩戴设备可以远程开关门锁,让你了解宠物位置,在工作时照看家中小孩,监控老人的健康状况等。
工业模型:
4.家庭制造。打印机可看成原始的家庭制造工具,它的制造对象是各类文档。文档本须用物流(如邮件)传输,代价较大。有打印机后,它们则可化为数据流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行制造。随着打印材质和打印技术的发展,打印照片、图书、乃至用3D打印各种立体模型与较粗糙的实物,均无太大技术障碍。但是毫无疑问,这将更多地用于样品或独创作品的制造,并不能替代工业生产。
游戏、虚拟社会:
5.虚拟情境。将增强现实、3D投影等技术应用到游戏或可佩戴设备中,可令用户获得更刺激的体验。目前并不能做到如真实场景一般,但体验改善在逐步前进,在wii,kinect的基础上,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教育、医疗:
6.远程教育、医疗。在美国,教育和医疗价格越来越高。这与学校、医院的对教师、医生的人力资源垄断相关。由于价格昂贵,很多资金进入这类领域,寻求斩获更多机会。
在过去,教育内容老旧,更新缓慢,教学方法是:讲课、发练习、做项目、考试。改变不多,唯一普及的是PPT,让教师不用受粉笔灰戕害。因教室大小和听课效果的限制,只能控制选课人数。但远程教育打破藩篱。名师授课的视频,可发布给成千上万的学生,翻译成各种语言。知识练习,从最简单的背诵单词,到复杂的程序编写,均可被划分成更科学、细小的任务,通过实时反馈,和各种激励(如微学位、积分等)。提高学习效果,降低学习惰性。
医院服务价格昂贵,因此一些可佩戴式的医疗智能设备出现,可以完成包括测试血压、脉搏、抽血简单化验等简单工作,降低部分医疗成本。
小型公司:
7.众筹模式。对很多有野心有能力的年轻人来说,开公司耗费的金钱和时间形成门槛。众筹模式能够降低这些门槛。创业者在网站上,将创业项目和计划公开展示,旁观者视兴趣投资或参与,形成一个另类的天使投资渠道。传美国也将修改法律,支持这类模式的后续发展。
六、本轮科技进展的创新范式
这轮科技创新,是在前些年的逐步积累下,进行的一次突破。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只是这轮创新的一个开始。
在这次浪潮中,大部分创新遵循一套范式:
1.硬件平台。硬件平台可以是手机,可以是平板电脑,可以是眼镜,可以是汽车,可以是任何生活用品。在智能化改造以后,该平台可能会拥有视觉(如摄像头),感觉(如各类感应部件),显示设备,无线通讯(如无线网络),定位,存储,等功能中的几种。这些硬件平台,均具备开放式的标准接口。平台由大公司开发,小公司开发与之配套的零件,通过这些标准接口进行连接。
2.操作系统。硬件平台内置一套轻量级的操作系统。比如android或iOS。
3.应用软件。应用软件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特点是利用程序操作硬件平台上的一种或几种设备,完成特定功能。
在这种模式下,硬件、软件逐渐以各种方式侵入生活。
原有的生活用品,智能化后形成硬件平台。比如原始手机升级智能化手机,汽车升级成智能化汽车。
已经智能化的硬件平台,通过新开发一套应用软件,在其它方向得到运用。比如平板电脑这个硬件平台上,开发点菜软件,即可运用到餐饮行业,变成点菜机。手机这个硬件平台上,运行导航程序,就变成了GPS。
在这套创新范式下,我们可以幻想。将来的智能机器人会是怎样的。它不会像电影《机器公敌》里那样,一出场就是个精美、全自动、什么都会干的机器人。
而更可能的情况是,大型硬件公司会开发一个既不精美,也没有任何特定功能的机器人硬件平台。它具备一定高度,有机械臂、履带等标准接口,内置开源的轻量级操作系统,具备基本存储、运算功能,拥有视觉、感觉、显示设备、无线通讯、定位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用软件控制。
而小型的硬件公司则开发相关的机械臂、履带等零件,或美化机器人外观的贴膜、穿衣产品。你可以将你的机器人打扮成你想要的样子。
而软件公司,则通过开发适合这个硬件平台的应用程序,让这个机器人完成各种功能。比如一个切菜程序,配上刀型的手臂接口,就变成了切菜机器人。一个下棋程序,配上抓棋子的机械爪,就变成了下棋机器人。一个服务员程序,配上履带和盘子,就变成了侍者机器人。
在这轮大的IT业科技进展中,本套创新模式大概能够使用至少十年。置换我们生活中相当数量的设备。从娱乐、生活开始,一直影响到教育、医疗、工业、商业。本文是我对它的总结、分析、解说和理解。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from 伊璐卡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18c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