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8 October 2012

《金融时报》富士康骚乱之因

午饭后,数百名员工拥挤着走出食堂,灰暗的天空、庞大的灰色厂房以及脚下厚厚的灰色煤尘,把年轻女员工们明亮的粉红色工装映衬得格外显眼。

他们已回到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的工厂里上班,一些工人感到诧异的是,在发生了堪称数年来中国最严重的员工骚乱之一的事件之后,这里却一点也没有改变。

周二(9月25日),武警仍继续以12人为一组在富士康工业园内巡逻,园区西南角对面一家高档商城的停车场被封锁,里面停了30多辆货车、15辆面包车和一些有武警字样的汽车。

富士康称,在上周日夜间爆发逾2000人参与的骚乱后,40人被送入医院救治,数人被逮捕。

该公司也被叫做鸿海精密(Hon Hai Precision),是其在台湾上市的旗舰公司。全球许多电子产品都是富士康代工生产的,包括苹果(Apple)iPhone和iPad中的大部分。该公司旗下工厂很可能构成了世界最大的制造帝国。

2009年和2010年,富士康发生一系列员工自杀事件,引起公众对这架庞大制造机器的关注。

这些事件让超过100万的富士康员工成为焦点,他们大多非常年轻,日夜承受着在生产线工作的压力和宿舍生活的枯燥与孤独的双重夹击。富士康在各个工业区的宿舍可居住40万人之多。

针对员工自杀事件,富士康大幅提高了工资,开始为工人提供咨询服务并承诺减少加班时间。

但员工和外部分析师表示,尽管这些改革有所裨益,但富士康制造业务的规模和该行业的总体状况意味着,那些老问题肯定会重演。

南京大学社会学学院的教授刘林平表示:“富士康员工的工作性质没有改变:压力、单调、沉闷,因此,此类事件(可能)不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问题在一、二十年前还不明显,当时中国农民工更为迫切的想得到一份工厂工作,他们更愿意牺牲青春,就为了攒下一些积蓄。

如今工作在生产线上的一二十岁的年轻男女们已经没有那份耐性了。

富士康太原工厂的员工表示,在上周日的骚乱中,最初只是几名工人与工厂保安之间发生斗殴,但由于心中压抑的愤怒和失望,众多其他员工迅速加入其中。

富士康人力资源部的刘森奇(音译)从自己宿舍的窗户目睹了骚乱的过程。他表示:“在半个小时内,人们尖叫着砸碎了园区购物街上的超市和手机店的玻璃。”

事实证明,一旦发生暴力事件,这家拥有近8万名员工的工厂因为过于庞大而无法控制事态。

刘森奇表示:“每个地方都站满了人,我的下方是黑压压的人群。警察一个小时后赶到的时候,他们只能站在那里看着。”

让工人们愤怒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太原工厂的人手始终不够,富士康从深圳工厂和郑州工厂“借调”了大量工人。

今年6月初从深圳工厂调到太原工厂的刘森奇表示,最初他被告知要在太原工作大约4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公司在他何时回深圳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让工人们烦恼的另一件事是在即将来临的国庆节假期不能加班。许多工人表示,他们一直期望下周继续上班,因为国庆节期间加班可以拿三倍工资。

富士康生产线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为1800元人民币(合285美元),远高于太原的最低工资水平,但员工们说,双倍的加班工资是他们能够忍受这种单调工作的主要原因。

22岁的女工常桂香(音译)说:“现在我有点……宿醉未醒的感觉。”常桂香来自距太原工厂数百公里的一个小镇。

与其他许多夜班工人一样,她在白天里无事可做。她们靠在正对园区南3号门的一面墙上,看着工人们清理打碎的窗户玻璃和汽车挡风玻璃,搬走被人群推倒的一面铁门,并刮掉警务站墙上一大片烧焦的痕迹。

另一位要求匿名的员工表示,许多人受到本月初全国各地反日抗议活动的鼓舞。

他称:“在中国,因为对某些事情不满而举行示威是非常罕见的。现在感觉好像正是时候。”

赵添琦北京补充报道

译者/梁艳裳、邹策

富士康再爆劳动纠纷

为苹果(Apple)生产产品的台湾代工商富士康(Foxconn)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再遭劳动纠纷。这家富士康在华最大工厂之一正在加紧赶制最新版的iPhone。

该公司昨天表示,其郑州工厂的200余名质量控制员工上周五拒绝工作,以抗议高压力的工作条件。

富士康称,大量生产线工人抵触针对iPhone 5生产推出的苛刻质量要求。一些质量控制员工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们受到了工人的威胁。

郑州工厂是富士康在中国生产iPhone 5的两家工厂之一。富士康没有正式确认该厂工人总数,但人力资源主管称,该厂雇佣了约20万名工人。

“事件由质量控制员工和生产线工人的情绪对立引起,”富士康称。“我们对问题进行了处理,[上周五]白班人员已恢复工作,对生产线基本无影响。”

自从接到苹果新设备订单以来,富士康一直在努力克服长期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试图为其庞大的中国生产线安排人手。

富士康在逐渐地将生产部门迁移到中国内陆省份,以期解决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短缺问题,自2010年来提高郑州工厂的产能便是该战略的一部分。不过,一些新厂遇到了与公司最大工厂同样的问题,后者位于毗邻香港的出口中心深圳。

劳动纠纷在中国呈上升态势,年轻工人越来越不愿意为了微薄的积蓄而牺牲个人生活,对自身权利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就在郑州发生纠纷之前,富士康的太原工厂曾在9月下旬发生骚乱。

总部位于美国的非政府组织——中国劳工观察(China Labor Watch)报告称,多达4000名郑州工厂的工人上周五罢工,富士康上周六对此予以否认。该公司仅在一份声明中承认,在上周早些时候的10月1日和2日,郑州工厂的一小批生产线工人和质保人员发生过纠纷。

郭台铭努力延续传奇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已作为iPhone和iPad背后的一位有些疯狂的天才而被载入史册,

但如果没有代工制造商富士康(Foxconn)创始人郭台铭(Terry Gou),这些产品可能只不过是设计师的一张草图,也肯定不会流入全球数百万消费者手中。

快62岁的郭台铭管理着这家中国最大私营企业、全球收入最高的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

然而多数西方企业是在2010年富士康庞大的工厂园区出现一系列自杀事件之后才知道该公司的存在的。

郭台铭对自杀事件的缓慢回应让他成为一个备受消费者和劳动维权人士诟病的人物。后来的劳动组织报告也指责他,这些报告描述了富士康一些员工残酷且不安全的工作生活条件。富士康的员工人数已超100万,多数是中国人。

上周的骚乱事件对这位亿万富翁的名誉构成又一次打击,当时数千名富士康员工在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工厂发生骚乱。

员工们(很多才20岁出头)与英国《金融时报》交谈,并登录中国的微博,讲述工作时间长、警卫的粗暴对待以及管理层实施的类似军事化管理。

这场骚乱的发起者是越来越不愿忍受制造业的单调乏味的年轻员工,尽管以中国的标准衡量他们的薪资并不低。这场骚乱表明,郭台铭一手创建的这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继续面临挑战。

郭台铭出身贫寒,他的父母在中国内战期间逃离山西来到台湾,几十年来,郭台铭已证明自己是亚洲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把一个由岳母提供资金创建、制造电视机旋钮的小作坊打造成如今的富士康。

“郭台铭更多的把自己视为一支军队里的将军,是罗马军队,”一位台湾商人表示,“他现在经营这家公司的方式,就跟他三四十年前作为一个创业企业家时一样。这非常令人吃惊。”

鸿海(Hon Hai)投资者有时会抱怨称,郭台铭的专横也会用在他们身上。该公司不召开管理层电话会议,分析师表示,这解释了为何要获得该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数据似乎在法律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阿尔伯托•摩尔(Alberto Moel)表示:“该公司之所以不透明是因为他。这种基调是从最高层确立的。”

但富士康之所以能成为苹果(Apple)、诺基亚(Nokia)、戴尔(Dell)、索尼(Sony)以及很多企业电子产品品牌青睐的制造合作伙伴,并不仅仅是因他的努力工作和严格的管理风格。就像他对员工和高管严格一样,在获得潜在客户支持方面,郭台铭也可以一样的坚持不懈。

业内有一个关于他的最著名的故事,讲的是他如何提出送一位戴尔高管去机场,中途却让这位高管参观一家富士康工厂,向他展示他的公司的产品质量。

郭台铭对于在哪里赚钱有着敏锐的眼光。他没有拘泥于一位咨询顾问所说的低利润率的“悲惨”的组装业务,而是把该公司的业务扩大到很多科技供应链。

一个例子是,最近,他购入了日本夏普(Sharp)兴建的一家领先显示屏工厂的主要股权。

对于富士康的下一步动作,郭台铭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以外。富士康最近宣布了在巴西的一笔5亿美元投资,同时该公司已在墨西哥和东欧建厂,在日本还拥有这家夏普工厂。

对于郭台铭而言,要让富士康的管理层适应这些市场,不仅需要他那传奇性的干劲,还需要策略和技巧。在那些市场里,工人的要求很有可能比下一代中国工人更高。

译者/梁艳裳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737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