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0 October 2012

媒体札记:海定波宁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一、白热化

商业门户网站用“九常委在北京参观大型图片展览”这样的标题来传达信息——在距十八大召开还有最后10天之时,对中国高层政治斗争的猜想到了白热化状态。或许也是因为微博之功,本轮最高权力交接大幕后影影绰绰的角力至少比10年前要激烈得多。

迄今最轰动的当然是上周五《纽约时报》头版头条所刊温家宝家庭巨额财富一事,虽然遭遇了极为严厉的屏蔽,但编译全文还是在中国互联网上不胫而走。不过,也有一些分析者宣称那份全球著名报纸只不过是当了温家宝政治对手的“枪”,在十八大前给“普世价值”派领袖一记重拳,不仅有“选择性爆料”的伦理问题,且所引证据也并不十分牢靠。

昨天上午,以极大好奇心跟踪这幕政治好戏的中国民众,又在微博的删帖缝隙里得知温家宝已经委托律师起诉纽约时报报道不实。这一方面让他的支持者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让围观者感叹:在这个官员财产公开未成为制度的组织里,就算个人想要谋求清白,却也只能以秘而不宣的方式实现。

当然,这一切更加没有可能出现在中国大陆任何一份正式媒体上,不论是报纸电视还是门户网站。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环球时报同样未置一词,其总编胡锡进虽曾在周五晚发出一段可以被解读为相关感慨的微博,但也迅速删去。

宫闱之外,仅从文字看,民间舆论场上的“改革”已经喊得震天响。胡舒立在新世纪周刊的社评已是连续第四期满篇皆言改革,此番主题是“全面改革、政改与十八大”:“应当承认,由于各种原因,在改革过程中,相比于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解决权力过于集中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要相对滞后,成为中国全面改革总格局中的短板,文化、社会改革也因此难以深入”。在官方周五公告薄熙来“因涉嫌犯罪,已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后,这位中国市场化媒体中的领袖人物再以其为前车之鉴,就政治改革之紧迫性发出警报,宣布此刻正当其时——“目前,无论是在执政党内部,还是在社会公众中,政治浪漫主义都没有多大市场,稳步推进、慎选切口的意识占据了主流。在改革准备阶段,除了舆论先行,需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周密设计,这一点也已为决策层所认同。这一切,为未来全面改革的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只要朝野一致,精心规划,慎重操作,渐进推动,就一定能够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跨过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隘。最紧要的是记取邓小平当年的告诫:‘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

来自新华社的信号更受关注。不让人民日报专美,这家中央喉舌昨天发出《时代强音:改革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广获门户网站及各地都市报转摘,东方早报今晨即是选取文中“‘深水区’改革是利益博弈,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作为通版标题。

并且,这份上海报纸也有具体问题要议,那就是以本期中国经营报上的“工资条例因各方争议太大夭折”为据,请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就此撰文《要站在改革的高度重视分配问题》:“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并且呈上升的态势。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民众福祉、捍卫三十年经济改革成就的高度,以上世纪70年代末开启改革开放、90年代初走向市场经济大道的气魄,大力切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并落实即将公布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二、PX故事重演

沿着厦门、大连以及什邡、启东的道路,宁波在前昨两天发生声势浩大的抗议PX行动。所有情节都重演了一遍:对工业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产生恐惧,民众相约在周末走上街头,以微博为最重要工具传播愤怒并吁求声援,官方在对峙冲突后宣布停工。

“海不镇,波不宁”——又有人将这场环保冲突与十八大之间建立联系,怀疑这也是一盘大棋中故意布下的卒子。但从具体情形来看,恐怕还是中国式民主与中国式科学在扮演决定性角色。

这场风波在上周三曾经告一段落。当天凌晨,宁波镇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络发言人发布《关于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有关情况的说明》,承认发生集体上访,承诺“执行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但正如人民网报道所言,“部分网友仍发微博表示十分反对此项目”,并最终在双休日到来时相约走上街头,高举“PX滚出宁波”、“我们宁波人要生存”等标语。

于是,那些支持民众维权的网络意见领袖再一次将话筒借给现场抗议者。有关警察拦阻乃至打人、抢相机、投催泪弹的指控从前天上午起开始通过微博流传,并成为热门话题榜以外的热门话题。通过手机上传的现场图片显示,警察与抗议者发生了肢体冲突,有警车被掀翻。有人声称,当游行者高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段落时,也遭到制止;有人抱怨,宁波本地的移动电话网络受到干扰,通往该地的交通指示牌被遮挡;有人更是想起了干掉“表哥”的成功路径,宣称宁波市长刘奇佩戴名表、亲属投资石化产业——虽然这些指控中有些明显是夸大其辞或者牵强附会,但绝大多数转发者都选择了相信。

在愤怒得要冲出屏幕的控诉中,有一个是声称一名参加抗议的大学生被特警打死。为此,镇海公安在前天晚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10月27日,有个别网民在网上编造、传播所谓‘特警打死一大学生’谣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经调查,此谣言系史某(女)散布。警方将根据调查情况,对其进行依法处理。警方提醒市民不要信谣更不要传谣。”

这种提醒在沸腾的民怨面前虚弱乏力,在抗议者娴熟的新媒体使用技巧对比下,宁波官方的回应显得迟缓笨拙,击鼓传花的信任困境现在轮到这个副省级大城市主政者来面对。

为了声援,@作业本此时已经拿出半年前为家乡青岛种树事件而呐喊的劲头,他甚至要向仍在发布照片而未就PX风波表态的艺人吴奇隆喊话:“微博这个平台资源有限,不敢声援就暂时闭嘴让出通道,或者学习一下香港明星,需要你们说话的时候,做你们该做的。”

在被批评“道德绑架”后,这个拥有400余万微博关注者的草根明星删去了对“狗屁明星”的指责,不过,他不改“PX滚出中国”的心愿,因为在他看来:“连一杯牛奶都致癌的国家,你确定本身就产生致癌物的PX不致癌么?连一张选票都没有的国家,你相信他们能按部就班不排放致癌物么?连一座新桥都能倒了的国家,你相信他们能保证质量不出问题么?人活一辈子,短短几十年,没有人愿意守着一大堆致癌物过日子”。

@作业本这是要反驳那些认为PX危害性被妖魔化的专家。没错,在“中国国情”面前,科普工作者显得孤立无援,他们讨厌“走火入魔的民粹化邻避”,但对“不知如何解释说明、却忙于动用国家机器”的公权力同样无语。科学松鼠会就是这样,再一次陷入被教育“民主是价值理性,科学是工具理性。没有价值理性,科学只是工具”的境地。所以,@松鼠云无心也得在重申“PX本身不比其他化工产品更毒”的同时,承认“事件的核心在于科学评估与沟通交流,科普只是信息交流的一部分”。

“现在政府请哪个专家过来说PX可以办就能让大部分人信?我努力想了想,真没有。无信任便无真相,是铁律啊”——这是@破破的桥的感叹。对注重人文价值的公共知识分子们来说,“中国式民主”才是导致“中国式科学”的原因。比如于建嵘,他的微博点评是:“什邡、启东、宁波的项目是否安全,如果在决策民主和信息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下,完全可以通过理性的辩论决定是否立项或下马。而之所以最后引发暴力对抗,都与当前不讲民主和法治及试图隐瞒信息控制言论相关”;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陈有西则悲伤地承认:“政府不能信,专家不能信,街头砸车的当然不能信,我们信谁呢?最后丛林法则”。

官方呼吁理性也已经要受到反驳了。法律学者徐昕除了把“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劝告转送宁波警察,更留下格言:“只要政府能做负责任的孙子,公民绝对能做有理性的爷爷”。赵楚更是要向@人民日报在前天深夜发出的晚安帖——“今晚,一个面对面的座谈会,使镇海炼化项目引发的冲突出现转机。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固然需要公民依法理性表达,更需要政府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畅通的沟通渠道。事后辟谣,不如事前公开;临时处置,不如常态倾听。公开透明是突出的时代特征,也应成为重要的施政法则”——报以脏话:“你们还有什么脸说透明二字”。在这位专栏作家看来,“一个政府,当它下令对手无寸铁的和平妇孺、老人和市民动手,它就丧失了一切言行的正当性”。

但赵楚同样遭遇正当性质疑,来自逆万千民意而动的“死理性派”。当他宣告“宁波人民有权利对不喜欢的事情说NO,这是权利的问题,不是经济的利害或科学的对错问题。没人可以用‘人民的意愿和决定是错的’这种理由来替人民做出决定”后,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恺在微博上以“200年前的陈词滥调”反唇相讥,评论员陶短房更补充历史知识:“在纳粹德国大开杀戒的希特勒,用的何尝不是‘人民法庭’和‘人民审判’的堂皇之词?以人民的名义就可以无视科学、经济、法律、道德?这该是多可怕的社会。”

陶短房还要把“以邻为壑”这个词送给抗议者,因为他看到有人理直气壮地宣布,“宁波不是反化工。只是反对化工厂建在家门口。化工厂建到欢迎他的地方去”;王恺的同道中人@奥卡姆剃刀高呼“有人因科学事实消弱了其立场合理性而要我们闭嘴,而在支撑了其立场时又大加赞扬,这是把科学当作了使唤丫头,科普人士一定要保持独立性”,@土摩托则以“这就是‘用爱科普’的后果”来讥笑那些张口闭口公民权利的人,他甚至将宁波抗议者比作“砸日本车的那帮人”。

的确,在眼见什邡、启东、宁波一而再再而三后,也有一些民间意见领袖对环保邻避抗议越来越警惕。他们深信自己更理解重化工产业利益和危害之间的平衡性,强调发达国家PX项目很多均系建设在市区附近,且宁波镇海20多年来一直是化工基地,因原料需海运之故,“不建在沿海,建到哪里去?”

至少,在公开言辞中,官方不能这样反问。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通过微博感谢了赵楚的关心。@人民日报所提及的“面对面的座谈会”,亦由其在子夜过后发布通稿:“27日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就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

以“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真实了解群众诉求”为标题,这篇稿件刊登在昨天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商商报、现代金报头版上,并配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承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回应合理诉求,共同维护宁波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局面”之消息。

这些官方通稿出现在周日晨间五大门户首页,但这一回,宣传官员的管控似乎比什邡、启东时更加严格,《宁波镇海公安称“特警打死大学生”系谣言》即使是引自@宁波发布,也在午前链接失效。于是,腾讯决定用《新京报:法院拒绝立案将环境矛盾推向街头》、《个别地方法院受制地方利益》、《环境纠纷通过司法解决不足1%》这样的稿件来曲线介入。

其实,新京报又何尝不是欲言又止。文章里有什邡、启东,就是没有宁波镇海的字样:“10月26日,在全国人大专题讲座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称:自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但真正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环境纠纷不足1%…在法庭上,双方举证质证,专家当庭作证,接受交叉盘问,建设项目的真实环境影响,通过双方真刀真枪的辩论展现在公众面前,公众才能全面认清项目的利弊得失,避免民意受到“传言”误导。同时,司法解决也避免政府为企业背书,既可防止腐败问题,也不会把政府推向矛盾一线……什邡、启东的教训不远,多在司法渠道中解决环境纠纷问题,这是符合公民、企业和政府各方利益的矛盾解决方式。”

新浪多推荐一条《尊重公民环境权须完善司法》,来自南方都市报。和北京同行一样,这份广东报纸也是费尽心思找到了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这个新华社电稿中的机会:“借由此次专题讲座所透露出的数据、所窥见的现状,公众或可收罗梳理近些年来曾引起广泛关注的不少环境事件,及其对官民沟通与社会治理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环境工程关涉重大公共利益,而社会公众也逐渐增强了自身环境权益保护的观念,这种权利观念已然成为法治国家公民权利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环境权。”

在强调“探讨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的破解路径,尤其需要呼吁和倡导政府决策的理性、公心,给‘坐下来,谈一谈’创造条件”之时,这篇社论要借@人民日报微博之金玉良言:“‘让解释跑在质疑之前’,‘无论政策颁布还是工程上马,百姓有质疑,政府就有义务解疑释惑,不然工作就有阻力。更给力的,更真诚的,应让解释跑在疑惑之前。唯有如此,政府用心才能获得理解,政府远图才能获得支持。回应民意,永远莫说‘只能这样’,而要多想‘还能怎样’。”

“只能怎样”——这句话对中国媒体人倒很适用,虽然在为宁波抗议者加油、咒骂公权力颟顸时可以冲在微博最前列,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的这两篇没有PX的PX评论俨然已是逼近极限,华商报允许作者杨海英在《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应有“度”》提到一句“最近在宁波镇海又一次发生了”更是绝无仅有。

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晚间18时许,在遭遇了又一个整天的抗议游行后,@宁波发布终于宣布,“从宁波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处获悉,宁波市经与项目投资方研究决定:(1)坚决不上PX项目;(2)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

消息火速登上门户首页,并得到微博用户热烈转发。但欢呼民意胜利的声音尚未散去,却又传来了更加严厉的“警察打人”控诉,抗议者字字泣血。本就对官方诚意缺乏信心的自由派人士就此发动强烈谴责,怒斥“恶政猛于虎”。在写完将中国式权力比作自闭巨人的博客后,李承鹏则要发出“宁波暂时赢了,PX还没有输”的警告,他是要提醒欢呼者,“大连就是例子”。

人民网通过一条化工期货市场报道给出旁证,并当即被凤凰网发掘出来:“去年8月,福佳大化PX项目也曾引发群体事件,大连政府决定项目停产搬迁。而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该项目原70万吨PX项目仍正常生产,且后期又新投放70万吨产能。”

虽然怀疑官方最终还是会通过暗渡陈仓的方式开工PX,但至少,随着宁波街头人群的渐渐散去,互联网上的汹涌波涛也慢慢缓和下来。“你好,明天”——这一夜的晚安帖,想来人民日报微博运营室的工作人员写作时一定感慨颇多:“从厦门到大连,从什邡到宁波,相似场景一再上演,相同结果一再呈现。一次次冲突中,没有胜利者。摆在面前的是:人心如何平复?公信如何重塑?还有,转型中国,该建立怎样的机制缓冲争议?平等协商、程序正义是民主决策的要义,愤怒对抗不应成为维护权益的表情。回家吧,静心想想。安。”

静心想想后,宁波日报在“坚决不上项目”的大字承诺下方,给出《镇海群众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坚决不上PX项目充分体现民意》的报道。遭遇了抗议者集体竖中指的这份当地党报,在头版声称:“昨晚,镇海区许多群众在听说‘宁波市经与项目投资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后,纷纷奔走相告,把消息告诉亲朋好友。”

可惜,这消息不允许宁波以外的报纸在今天奔走相告。从浙江本地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一直到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白纸黑字沉默是金。在这种集体哑口无言的情形下,是齐鲁晚报一枝独秀,不仅在内版以转引人民网稿件的方式直接报道,更发表头条评论指名道姓,《PX,上也得明白下也得明白》:“虽然镇海炼化公司宣称PX‘危害性并不大’,一些传言已经把PX‘妖魔化’,但宁波市相关决策人员依循前例或许已预见到,一旦公开说明这个项目与PX的关系,必然也会遭遇与其他地方类似的民意反弹……对预期利益的难以割舍,或许才是宁波有关部门与民意沟通的最大障碍。因为公信力不足,面对民意难以过关,因为民意关难过,索性绕道和回避,这似乎成了一些地方在决策中的死循环。”

评论员沙元森强调,“从厦门、大连到什邡、启东,各地上马的项目不尽相同,但暴露的问题却是一样的,那就是重视‘环评’却忽略民意”:“以‘科学’的名义为民做主,实质上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而等到民众发现事与愿违要行使监督权的时候,一些重大项目已经开弓没有回头箭,矛盾也由此激化。如果这些项目决策过程中有民意的广泛参与,事情也未必都是这般结果。”

长江日报是另一个前仆后继者,今晨发表《决策民主化必须有实质性探索》:“看起来民意似乎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严格说来没有赢家,一起起相同事件的一再重复,无疑是对中国社会的一次次割裂。必须找到一种机制,让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实现民主化,让博弈不以地方社会剧烈动荡的方式进行,让妥协和理解不是在撕裂了之后再出现”。

比起支持抗议者的慷慨激昂,显然,这份武汉市委机关报的评论员肖畅是感受到了政府的被动与无奈,“回顾事件整个过程,当地区、市、省政府陆续介入,态度渐趋积极,回应手段包括解说、劝导、警示、书面说明、座谈会等等。可见,对待民意的重视程度,已经随着事态升级而不断提升。民意没被看重吗?政府不够耐心吗?不能这么说”。因此,根据这篇得到凤凰网头条推荐的文章,“环境抗议事件重演,也将导致这类重大项目愈加难以上马。项目能不能上马,或许将不再取决于科学解释、环境评价、审批程序、信息公示等等。如果协商基础上的民主决策缺失,科学意见会被代言,项目程序会为决策意图背书,信息公示只是立此存照,抵触情绪会累积,不信任将成为预定立场,通过合理诉求无法抵制项目,就会走极端。”

这种“不仅要探索一套完善的民主决策机制,政府还将面临一个培育信心、信任的过程”的思路,胡锡进应该是会赞同的。他将自己“重化工四处遭拒绝非中国公众之福”的观点,扩展成了今日环球时报社评《重化工项目上街头裁决非长久之计》,开篇即言:“有人说,宁波人‘胜利了’,而在我们看来,由广场、街头群众抗议来决定复杂的重化工项目命运,这种模式不会有赢者,更像是整个中国都是输家。”

这是继承了25日《用综合改革突破重化工立项困境》、26日《核电安全必须100%,以防万一》立场的新作,得到新浪搜狐腾讯同步推荐。承认“中国的市民阶层在逐渐中产阶级化,他们的环境意识很强,对眼前利益也很在意,加上环境恐慌在全社会有一定基础,现在让一个城市的居民在家门口接受一座新建化工厂,已不是容易的事”后,文章发出叹息:“官方之前沟通不足,民众上街后不听官方任何解释,这种官民有效互动的完全缺位,暴露了中国很多地方在解决重大公共难题时几乎是束手无策……重化工的立项已陷僵局。这么多地方发生抗议冲突,各地百姓已视其为‘洪水猛兽’,官方被吓住的人大概也不少。如果今后仍有哪个地方的领导班子再敢‘悄悄’上PX这样的项目,也应算是‘很猛’的了”。

环球时报还要反驳那些声称“如果沟通得早,事情做得更合法,就能避免宁波遭遇的困难”的分析人士,因为“这些说法当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事情大概也没有如此简单”,“也有人说重化工项目应从发达地区向内地欠发达地区转移,但什邡远不如宁波发达,人们不也接受不了吗?”

既然连常年论战对手曹林都已通过微博承认街头政治“是老百姓不想面对的,更是政府无法承受的代价”,胡锡进就更加要劝告“外部社会、包括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应促问题的理性解决,而不是鼓励对立”。他通过自家版面明确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全国应暂停上新的PX项目,当前形势下,很可能上一个被抗议下来一个,不仅实际形成不了新的炼化生产能力,反而置重化工于更加艰难之地”,以及“利益机制”:“迄今对重化工项目的全部反对都是当地人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的,没有一个是‘政治抗议’。因此在设计新的立项规则时,一定要多从选址地民众的利益补偿和各种好处的增补上做足功课。PX项目一连串被拒会很快导致相关产品的生产不足,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随之加入进来做利益调节。”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9410?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