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October 2012

媲美今日Apple的昔日神話:拍立得相機精神不逝

08_polaroid_ch8_0051a_p151

1986年Polaroid為宣傳Spectra system在紐約世貿中心前設此裝置。Photo: Enrique Valdivia

 

人們或許不記得,但寶麗來(Polaroid)拍立得相機曾經和今日的蘋果公司一樣,成為無所不在的神話。

寶麗來創辦人藍德(Edwin Land)一如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都專心一志要推出獨特產品,亦熱愛設計,在賈伯斯眼中,藍德肯定是位英雄。

《紐約》雜誌資深編輯Christopher Bonanos在新書《Instant: The Story of Polaroid》中,回顧這個美國品牌的興衰歷史,追尋寶麗來如何崛起,又如何逼近崩潰。

在以下訪談中,Bonanos說明藍德的影響力為何深遠、寶麗來的無數官司與商戰,並對比今日最受歡迎的照片分享服務Instagram。

《Wired》:賈伯斯認為藍德是英雄,兩人皆目標明確,也都充分結合設計與科技。

Christopher Bonanos:兩人都是藝術家兼科技人士,亦真心相信產品本身最為重要,而不只是追求填補市場缺口或瓜分市占率。在iPod問世之前,市場已有多種MP3播放器,但全都醜陋、難以使用、體積過大、仍有瑕疵,因此拿到iPod這個完美的白色小方塊時,眾人都為之驚豔。藍德推出的SX-70相機,至今仍令人讚嘆,這種單一鏡頭的反光鏡照相機在摺疊之後,只比其中的底片稍厚一些,著實再完美不過。

《Wired》:兩人都明白如何提供大眾所需。

Bonanos:能言善道也是兩人共同的長處。藍德過去常將寶麗來股東大會包裝為一場演出,他上台後,搭配聲光與娛樂效果介紹最新產品,示範新功能與優點,展示結束後,人人都會想買台寶麗來相機回家;這項產品前所未見,卻深深吸引著眾人。30年後,賈伯斯的行銷手法幾乎如出一轍,賈伯斯很關心藍德的一舉一動,還曾說「這個人是國寶」。

03_polaroid_newopener_p38

1947年Edwin Land將他的發明公佈於世。Photo: Polaroid

 

《WIRED》:兩人有何差異?

Bonanos:賈伯斯是行銷大師、天才工業設計師,也懂得推動人才進步,但他不是科學家;藍德最喜歡待在實驗室裡,自己找出解決之道,也真心希望關於色覺的基本研究能影響後人,藍德曾告訴記者「攝影是我謀生的工具」。

賈伯斯被迫離開蘋果後,曾在訪談內自比藍德,因為藍德在幾年之前,也曾在寶麗來董事會建議下退休,藍德亦曾要求助理致電賈伯斯,希望他能看開。我覺得藍德始終覺得賈伯斯似乎虛有其表,因為他並不瞭解科學,我也常說,藍德是賈伯斯與蘋果另一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的綜合體。

《WIRED》:寶麗來與柯達曾多次對簿公堂,似乎與今日蘋果及三星的智慧型手機戰爭有些相似。

Bonanos:確實如此,伊士曼柯達於1976年踏入拍立得攝影市場,便遭寶麗來控告,雙方在法院纏訟14年半,寶麗來最終獲得9.25億美元,是史上最高額專利和解金,直到上個月才由蘋果及三星打破紀錄。

在兩宗案件裡,激烈訴訟部分原因源於創辦人的怒氣,藍德認為柯達偷竊寶麗來的手法太拙劣,因此態度非常強勢,他願意迎接任何巨大挑戰,但不願投入低劣的比賽,曾表示「我對柯達原本期望更高」。外界也都知道,賈伯斯向來覺得Android是差勁的冒牌貨,因此怒不可遏。

03_polaroid_ch3_0032a_revpw_p43

Polaroid系統的專利概觀,數十種特定過程和細節都分別申請專利。

 

07_polaroid_ch7_0011a_p122

Polaroid與Kodak在拍立得產品線的官司是當時最大的專利案件,和解金創下當時最高紀錄。Photo: Danny Kim

 

《WIRED》:蘋果與寶麗都積極申請專利,也堅決捍衛創新設計內容。

Bonanos:專利對寶麗來至關重要,該公司完全掌握拍立得攝影技術,除了柯達以外,從未有其他廠商涉足這塊市場,只有獲得寶麗來授權的富士例外,因此底片利潤高達六成,以充足財源供藍德投入高額大型研發工作,也帶動科技多次大幅躍進。蘋果因為財力雄厚,才能如此投資,也是藉由專利鞏固封閉系統,所以獲利驚人。

《WIRED》:寶麗來公司最大失算經驗為何?

Bonanos:攝影機Polavision是一大失誤,但未重創寶麗來,公司因此虧損6,800萬美元,在市值數十億的企業裡其實不算什麼。真正的敗筆在於拒絕正視數位未來,明知數位時代將至,也曾成立多項數位計畫,但每次實驗室研發出因應數位挑戰的產品,都有人感到恐懼,擔心會影響底片銷量,或認為影像品質不如類比,卻沒有人膽敢坦言數位趨勢不得不然。寶麗來在1990年代初期繼續發展拍立得技術,打造新機具,試圖保有成本競爭力,可是在新世界裡不可能行得通,一大問題在於,該公司已在底片製造投入太多資源,利潤又如此龐大,所以始終捨不得放手。

《WIRED》:Instagram不少靈感顯然來自寶麗來。

Bonanos:當然,包括Instagram小小的彩虹標誌在內。我認為寶麗來的精神在於分享某個時刻,拍照之後,照片可以當成小禮物送給對方,並在等待顯像過程中聊天,氣氛也很輕鬆;若瀏覽某人的寶麗來舊照片,例如30年前某次旅行紀錄,人們坐著一起喝酒、有關食物的愚蠢畫面、跳進泳池的那一刻等等,內容竟與今日的Instagram出奇相似。

兩者都在乎共享某個微小時刻,這種需求永遠不會消失,人們使用這兩種服務的方式也相同,也非常、非常受大眾喜愛。

 

03_polaroid_ch3_0021a_p43_0

1948年上市的Polaroid Model 95,銷售成績比Edwin Land的樂觀預期更佳。Photo: Danny Kim

 

04_polaroid_ch4_015a1a_p74

1965年上市的The Swinger鎖定目標青少年族群,儘管拍出的照片是小尺寸且黑白,仍瘋狂大賣。Photo: Danny Kim

 

05_polaroid_ch5_004a1b_p92

Polaroid SX-70最終設計為可摺疊成約同雪茄盒的尺寸,還可放進大衣口袋。Photo: Danny Kim

 

07_polaroid_ch7_0032b_p128

Popular Science曾分別為Polaroid和Kodak的拍立得相機製作封面專題,評比表示偏好Polaroid的相機設計以及Kodak的色感。



from WIRED.tw http://wired.tw/2012/10/24/instant-the-story-of-polaroi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