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0 October 2012

《日经制造》“中国风险”不只是游行,工人匮乏造成的品质下降日益明显

  【日经BP社报道】反日游行与品质下降——日本企业在中国如今面临着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风险。

  “游行规模大,出现暴力行为,影响持续时间长”。2012年9月中旬,中国多个城市出现了大规模反日游行,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产业调查部首席经济学家锅山彻对此次反日游行与以往的差异做出了如上分析。

  此次反日游行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9月15日,50多座城市爆发反日游行,到第二天,也就是16日,游行扩大到了80多座城市。在湖南,游行队伍涌入平和堂经营的百货商场和永旺超市,青岛出现了多起打砸抢事件,还有人纵火烧毁了丰田和本田的专卖店。在过去的反日游行中虽然出现过日本料理店被砸的情况,但如此大范围地出现恶性暴力行为还是第一次。

  日资企业的工厂也未能幸免。松下设在青岛市和苏州市的两家电子部件工厂都在上班时间受到了闯入的游行队伍的冲击。青岛工厂被纵火,苏州工厂的警卫室等设施遭到了破坏。三美电机位于青岛市的制造子公司——青岛三美电机也遭遇了暴行,游行队伍闯入厂内,砸毁建筑和生产设备后将其付之一炬。

  在日本电波工业的苏州工厂,闯入的游行队伍砸碎了窗户,毁掉了部分生产设备。东芝泰格的深圳工厂的部分员工参加了游行。佳能和卡西欧计算机的工厂也发生了趁游行之机要求加薪的罢工事件。

  在这种局势之下,很多日资企业的工厂都被迫决定停工。

抵制日货一年能否收场

  之后,大型的反日游行越来越少,不少日资企业都表示将在国庆节长假(9月30日~10月7日)后复工。但工厂的运转似乎并不能回到正常的状态,这除了目前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抵制日货”情绪还在持续之中。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当属日系车的销售行情。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锅山表示,过去曾经受到反日游行影响的日本产业,例如日本旅游业的销售额在1年后便恢复到了原有的水平。然而,在这次反日游行中,日系车成为打砸的目标,玻璃被打碎、汽车被掀翻之类的情况多发(上图)。这些消息频繁出现在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之上,“因为担心反日热潮重燃时可能被砸,回避日系车的考虑正在中国消费者中扩大”(锅山)。

  事实上,日资汽车企业9月的新车销量均出现了下滑。减幅最大的是丰田,达到48.9%,之后依次是铃木的44.5%,本田的40.5%。就连备受中国市场青睐的日产汽车也减少了35.3%,日产已经宣布,为了分散经营风险,今后将开拓印度市场。

  截至10月中旬,还没有日资企业公开调整中国市场年度汽车销量计划。这是因为日系车的品质在中国消费者中有口碑,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另一方面,汽车的使用年限长,如果反日游行不完全平息,日系车就存在很高的被砸风险。要想知道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到何时才能走向复苏,还需要慎重观察今后的动向。

逐年跌落的品质

  在反日游行这一政治风险的背后,威胁日本企业制造业的另一个风险也在逐渐显露,那就是中国企业的品质低下。

  曾在某著名日资企业的中国工厂担任制造部长和品质管理部长等职务,现在就职于某日本企业,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远藤健治感叹说:“中国供货企业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差。大约5年前,几乎没有次品,现在有些产品的次品率甚至超过了5%。”

  比如嵌在工业设备上使用的液晶面板电路板。电路板的生产方法只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焊接电子部件,非常简单。就是自动化生产线,良品率也达不到100%,所以检查工序排查出的次品必须要由人工进行修理。但之后交付到远藤手中的产品却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图1(a)是电子部件之间短路的例子。工人对安装在D1位置的部件进行了修正,但焊锡处理粗糙,与旁边L1位置的部件发生了短路。除此之外,安装的部件偏离位置导致电路不通,但依然未实施任何修改就交货了。

图1:液晶面板电路基板的问题

(a)人工焊接错误导致安装的部件之间发生短路。(b)焊接时过度加热,IC引脚弯曲,与相邻引脚接触。(c)右数第一个IC引脚因加热过度而翘起,出现虚焊,右数第四与第五个引脚之间残留的锡球导致了短路。

  工作要求更为细致的IC部分的修改还会出现更明显的故障。图1(b)是加热过度导致IC引脚弯曲并与相邻引脚接触的事例。图1(c)同样是加热过度,最右侧的IC引脚翘起脱焊。而右数第四和第五个IC引脚之间残留着球状的多余焊锡(锡球),使两个引脚间短路。

  树脂制造的连接器盒的次品率也非常高(图2)。这种产品虽然只需要对注射成形品进行涂装,但碎成两半、缺损、表面划痕等不合格产品经常可以见到。

图2:经过涂装的树脂连接器盒的问题

存在破裂、缺损、划痕等问题的次品作为合格品交付的情况越来越多。

耐久性存在疑问的警报产品

  公开销售的产品(最终产品)也不例外。图3是防护警报器的发送器电路基板与背盖。该警报器需要发送器与接收器配套使用,当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超出一定距离后,接收器就会发出警报,可用于防盗以及防止儿童走失。这是远藤为了确认供货商以外的企业的产品品质,而偶然购买的。

图3:市面上销售的警报器的问题

存在焊锡过少及漏焊的地方。因为忘记去掉多余的部分,用于与机壳固定的螺丝孔被挡住,只能将背盖弯曲强行固定。

  就结论而言,这款警报器很难说具备了警报商品所需要的品质。首先,人工焊接问题出现了两处。一个是焊锡太少,另一个是漏焊。

  而且,没有把电路基板多余的部分去掉。在通常情况下,工人需要沿“V割线”的V型槽手工掰断电路基板,把多余部分丢弃,但这只警报器漏掉了这一步。因此,多余的部分挡住了螺丝孔,即使使用螺丝钉固定到机壳上,背盖也无法完全闭合,而是呈现翘曲的状态。

  尽管如此,依然通过了质检,使用初期的确也没有出现故障。但产品耐久性让人存疑。因为存在焊接故障,产品一旦掉落或是受到振动,报警器就有可能发生接触不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电路基板的图案与电子部件之间或许会形成氧化层,从而导致无法通电。而且,因为背盖长期受到应力,既无法保证预想的强度,也影响外观。总而言之,“这要让日本技术人员看到,肯定会给划成次品”(远藤)。

远谈不上熟练的工作现场

  为何中国企业的产品品质如此低下?究其原因,远藤认为,“这是因为缺少具备制造技术和技能的工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近5年来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因此,不愿在工厂劳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在娇生惯养的年轻人之中,一遇批评立马辞职的人不在少数。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国企业都面临着“工厂招不到工人,人员流动大,培养不出熟练工”(远藤)的困扰。因此,能够担任需要高超技术的焊接修理工作和质检工作的工人严重短缺,导致了次品率的上升。与之相比,与地方政府联手,招聘大量年轻人的EMS(电子产品代工生产服务)工厂,可以说是特例。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只能靠对中国供货企业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来解决。

记者:近冈 裕,《日经制造》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9401?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