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9 October 2012

美國重返亞洲之路(系列一):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的背景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us-china-asia-pacific-20120917/1509446.html

美國重返亞洲之路(系列一):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的背景        莉雅

09.17.2012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今年5月以來三次出訪亞太地區,表明奧巴馬政府正在緊鑼密鼓的實施其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的策略。美國亞太政策進行調整的背景是什麼?它是否像中國所認為的那樣是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美國在實施這一戰略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麼挑戰?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的背景。

作為一個太平洋沿岸的國家,美國與亞太地區有著很長的歷史淵源。

*
美國與亞太地區的歷史淵源*

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芮效儉說:長期以來,亞太地區對於美國來說都是重要的。我們在那裏打過仗,在那裏遭到襲擊,像二戰前發生的珍珠港事件。我們與亞太地區的貿易聯繫在美國建國時就存在了。


二戰期間,美國打敗東亞強國日本以及隨後對日本實施的佔領確立了美國的軍事強勢地位,也使得美國得以在構建東亞戰後國際秩序中發揮主導作用。


傳統基金會研究員成斌:在冷戰期間,美國所捲入的兩場最大的熱戰都是在亞洲,這就是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一直認為亞洲是重要的,而且值得為之流血犧牲。
​​
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今年6月在新加坡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時也談到了在20世紀後半個世紀美國在亞太地區所發揮的作用。


帕內塔:儘管我們之間存在地理上的距離,但是我一直以來就意識到,美國的命運無法擺脫的與這個地區聯繫起來。這個事實指導了美國60多年來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夥伴關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態勢,與我們的貿易聯繫、外交關係和我們的對外援助一道,幫助引領該地區在20世紀後半個世紀進入一個史無前例的穩定與繁榮時期。

*
冷戰後亞太格局發生巨大變化
*

但是冷戰後,亞太地區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像美國國會研究局在一篇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蘇聯的垮臺,冷戰後的世界,東亞金融危機、中國的崛起以及伊斯蘭極端分子的出現都大大改變了亞洲的地源政治。


與此同時,2001911號,美國本土遭到恐怖襲擊,隨後美國開始反恐戰爭,並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同時打兩場戰爭。

*911
事件轉移了美國對亞太地區的關注*

華盛頓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葛萊儀:坦率的說,我認為,在過去10年來,我們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是在同時,亞太地區發生了很多事情而美國都沒有捲入,例如東亞峰會的召開,當時區域機制開始在該地區形成。如果你回過頭去看2001年的《四年防務評估》,你會看到有關亞洲部分的只有幾句話,因為這個檔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前不久寫的。


葛萊儀認為,911事件使得美國對亞洲的關注被推遲了10年。


她說:如果那次襲擊事件沒有發生的話,我認為,美國會把焦點放在亞洲,而且進程可能會更快。我們的注意力實際上被分散了將近10年的時間。奧巴馬政府上臺後,而且在他就職前,就存在一個共識,這就是美國對亞洲的關注不夠。

*
奧巴馬承諾加強美國在亞太的領導地位
*

奧巴馬總統上臺後就開始了調整其亞洲政策的步伐。他200911月在就任總統後首次訪問亞洲時在東京表示:作為美國首位太平洋總統,我向你們承諾,美國這個太平洋國家將加強並繼續維持我們在這個全球至關重要地區的領導地位。


傳統基金會安全問題專家成斌說:隨著美國軍隊撤出伊拉克以及阿富汗衝突的即將結束,一個問題是:美國在今後會把它的軍事力量集中在哪里呢?奧巴馬政府通過其重返亞太策略而對此做出的部分答案是,我們的注意力將日益集中在亞洲可能發生的事情上。


帕內塔在香格里拉對話會議上明確的闡述了亞太地區對於美國的重要性。


帕內塔:在這個世紀,21世紀,美國意識到,我們的繁榮與安全將更多的仰賴於亞太地區。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一些國家都在這個地區,只提幾個國家,中國、印度和印尼。與此同時,亞太包含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全球最大的軍隊。亞洲的支出預計在今年會超過歐洲。毫無疑問,這在今後還會繼續增加。

此外,亞洲地區的民主發展也是美國所看重的,因為亞太策略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其軟實力的佈局,使美國處於最有利的位置來維持其領導地位,保障其利益以及推動美國的價值觀,就像希拉蕊.克林頓201111月在外交雜誌上發表的專文中明確指出的那樣。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學者奧斯林:如果你在華盛頓,當你環顧全球的時候,你在想,對於美國國內的經濟、貿易等方面的增長來說,哪里有最大的機會?哪里有促進民主的機會?哪里有與年輕人接觸來幫助推動社會變革的機會?我認為這個答案是亞洲。

*
中國的崛起及其強勢政策是美國轉向亞太的主要原因
*

對於美國而言,亞太地區的重要性主要在於它已經成為國際政治的一個關鍵推動力,尤其是中國的崛起。


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中國以非凡的方式在崛起。這有很多積極的方面。你去中國,不可能看不到中國正在越來越繁榮。但是中國同時也在加強其軍事實力,而且它有時候與其鄰國有問題,因此亞洲地區的每一個人都在想一個越來越強大和繁榮的中國會如何行事,美國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除了中國軍力的上升,分析人士說,北京所採取的日益強勢的外交政策也是美國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的主要原因之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中國研究主任蘭普頓:2009年,尤其是20102011年,我認為,中國改變了其外交政策。至少人們的看法是,中國對其鄰國變得更加強勢。我認為,中國的鄰國對中國如何使用其日益加強的軍事實力,尤其是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日益感到擔心。另外,中國沒有像奧巴馬政府希望的那樣對北韓在2010年的挑釁行為,尤其是炮擊韓國的一個島嶼並導致平民喪生的事件做出反應。

*
奧巴馬調整亞太策略的個人因素
*

當然,奧巴馬總統重返亞太的策略也與他個人的經歷不無關係。他200911月訪問亞洲時明確表示:


奧巴馬:我的人生經歷就是這個歷程的一部分。我是一位出生在夏威夷而年少時在印尼生活過的美國總統。我的妹妹馬婭出生在雅加達,後來嫁給一位加拿籍華人。我母親在東南亞的村莊裏工作了將近10年,在那裏幫助婦女購買縫紉機或是接受教育,使她們有可能在世界經濟中獲得一個立足之地。因此,太平洋周邊地區影響了我的世界觀的形成。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而且無論是美國國務院高調宣稱的轉身(pivot)”,還是白宮的溫和表述重新平衡,毫無疑問的是,美國的亞太政策正處於一個重新調整的過程。


在下一期的節目中,我們要探討美國亞太策略中都有哪些軍事方面的部署,敬請關注。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myblog.yahoo.com/jkt921/article?mid=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