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5 June 2015

忘了忘不了——分析後雨傘的首次六四晚會

自從2011年參與撰寫香港電台通識網「集師廣益」教師欄目開始,我一直堅持每年以不同角度撰寫一篇有關六四事件的文章──除希望協助各位老師及學生分析事件跟我們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作為個人的沉澱及反思。


事實上,當我回顧這幾年的文章,及更早之前筆者在個人網誌撰寫的相關文字的時候,我半帶驚訝地發現市民對六四事件的態度,其實一直清晰地反映民意的 流動──我們甚至可以透過分析這些流動,嘗試整理及估算香港社會的未來發展──而本文的目的,正是歸納及梳理近年出現過的各種民情流動,好讓大家預計未來 可能出現的各種趨向。

一. 「拆大台」的前世今生

今年悼念六四的其中一個焦點,乃是學聯及不同大學生團體均明言不會出席維園的六四晚會,並出現所謂「大中華」與「本土」路線之爭。不少人更將之歸因於近年逐漸在年輕人圈子發酵的「本土主義」思潮及相關政治團體的推動,並將之視作雨傘運動後期所謂「拆大台」行動的延續。
無可否認,上述觀點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而事實上去年在尖沙咀出現首個維園以外的大型六四晚會,其主辦者正是近年致力鼓吹「本土」的活躍團體。但 值得我們細心閱讀的是,在2009年前,出席六四晚會的人數一直在下降 (徘徊在4至5萬人左右),直到2009年廿周年以後,出席晚會的人數才出現井噴式增加 (超過15萬人)。故此,即使今年出席維園晚會人數下降,我們也亦不能馬上跳到「六四議題已經不再受港人重視」這個簡單結論。
更值得仔細思考的是,早在2007年前後,社會上已有不少聲音批評維園晚會的主辦單位安排欠當、定位不清──由早年嘗試加入「年輕化」元素,例如短 劇/音樂表演等形式問題,到主持人經常在台上試圖滲入香港政治事件一類路線之爭,均引起一眾參與者及社會人士熱烈討論。自從年前主辦單位提出「愛國愛民」 口號帶來強烈爭議後,有關路線的矛盾更趨劇烈,但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為何這些「路線之爭」可以一直醞釀及持續發酵?

二. 反對六四悼念的「地上化」

六四大遊行當日,遊行隊伍被「左右夾撃」的畫面成為新聞頭條。事實上,悼念六四一向是大多數港人「不言而喻」的全民共識,即使早年有不少人試圖為六四重新定調,甚至嘗試為當權者辯解,然結果多是惹來民意極大反彈而鎩羽而回。
無可否認,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當日港人積極投入北京學運有關──對九七的恐懼令港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將參與的學生視作盟友或命運共同體。當然,六七騷動 以後港人萌生的恐共及厭共情緒亦產生封印作用,令緊隨中共路線的本地土共系統(Local Communist)亦甚少主動走到悼念六四群眾運動的對立面。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政局變化,近年社會逐漸彌漫著一種對立甚至撕裂的氛圍,而當中最常見又最嚴重的衝突,正是多年來一直隱伏的土共系統及其支 持者「忽然」現身,並以激烈手法表達意見。事實上,類似的情況不止在街上發生,近年好些刊載有關六四文章、照片或影片亦遭受不同程度的攻擊,而網上的罵 戰,亦無日無之。
無可否認,六四事件對香港社會發展影響深遠,其帶來的社會矛盾甚至跨越超過四分一世紀。事實上,只要在上者仍然繼續採用逃避責任的方法處理,我們大概可以肯定六四將繼續成為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

後記(六四晚會後補遺)

  1. 觀察晚會人流,人潮確較過去數年疏落,惟總出席人數並未大減,卻甚難看見一群一群穿校服的中學生。年輕人和年長者的比例明顯再次拉闊的情況是否反映年輕一族的身份認同改變及「去中國化」思想日深,實有待觀察。
  2. 從歌曲編排到發言次數等角度分析,不難發現大會銳意年輕化,但上述轉變能否挽回年輕人的心?如何平衡不同年齡階層的參與者各自的心理需要?上述問題,對未來香港社會運動的發展,絕對有啟示作用。
  3. 雨傘運動後,不少人試圖延續其精神,而將六四晚會結合雨傘運動似乎順理成章。問題是,香港社會素來意見紛紜,如何能將素來較為靜態的悼念晚會與其 他社會行動有機揉合而不失初衷?就以昨晚大學生在台上焚燒基本法一節為例,大會如何協助調整台上團體和在場群眾對行動的不同接受程度?若日後台上團體出現 更「激烈」的行動,或台下群眾有強烈反應,大會可以如何應對?事實上,學聯退場後,四大學生會輪流發言一節已令部分未必緊貼時事的與會者產生怨言,社會運 動「去中心化」(拆大台)的衝突會導致什麼影響,肯定值得繼續研究。



from The Hong Kong Originals http://www.hkoriginals.hk/%e5%bf%98%e4%ba%86%e5%bf%98%e4%b8%8d%e4%ba%86-%e5%88%86%e6%9e%90%e5%be%8c%e9%9b%a8%e5%82%98%e7%9a%84%e9%a6%96%e6%ac%a1%e5%85%ad%e5%9b%9b%e6%99%9a%e6%9c%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