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开票后,《自由时报》于12月1日发表社论说,台北市长当选人柯文哲所反映的政治现象,是不满马英九政府的民怨所卷起的旋风,
代表公民运动崛起,内涵包含“世代与分配正义”,而且所产生的巨大外溢效果,推倒了国民党在其他县市的候选人。《自由时报》一贯持反对国民党“九二共识”
的鲜明立场,但这篇社论观察到“世代与分配正义”的问题,却是一语中的。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黄士豪撰文《“经济选民”不见了吗?》,从政治学的经济投票(economic voting)理论,分析了分配正义对选举的影响。他说:“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财富分配不均会造成在左-右政治光谱上的极化现象 (polarisation)……国民党的诉求只着重经济发展,还处处与大财团负责人站在一起,对于分配议题则是几乎毫无回应,可能是将自己推向了新形成 的政治光谱上的极端。……许多选民认为在国民党执政下,薪水不涨,物价和房价却飙涨,加上政商联合做出种种不公义的行为,于是希望用选票惩罚国民党。”
国民党栽在分配正义,具有一定的反讽意味。中华民国及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其中的民生主义,基 本上就是在强调分配正义。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定义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民众的生命;具体作为在于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还要发展国家资 本,振兴实业。
这些,台湾在两蒋时代落实了不少。但是,马英九2008年率国民党重新执政,却并没有摆脱自李登辉任总统后期开始模糊政商分际,民进党2000年上台后进 一步异化为政商勾结的政治文化。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开启两岸国共协商,确实给台湾经济打开了一条活路。可是他的家族也从中获利。连战的儿子连胜文在台北市 长选举,败给无党籍候选人柯文哲,很大原因是连家的权贵形象,引起了包括国民党支持者在内的选民不满。
更糟糕的是,两岸经贸给台湾所带来的好处,仅限于少数特定的财团权贵。201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98亿美元排名台湾第一的旺旺集团总裁 蔡衍明,虽发迹于台湾,当前的营运重心和主要获利来源却在大陆。同样在大陆投资设厂、排名第三的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这次选举中到处为国民党助选,进 一步加深国民党只代表财团利益的印象。
台湾资本家把产业外移大陆,推高了台湾的失业率。为了吸引这些台商的资金回流,台湾政府对他们实施税务优惠,但资金却流向了房地产,非但不创造就业机会, 反而加重民众的购房压力。今年7月公布的台北市房价所得比显示,台北市为14.6倍,也就是民众得不吃不喝14年7个多月,才能买得起房子。台湾的平均房 价所得比是7.51倍;而合理的房价所得比应介于三到六倍之间。
台湾经济在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至2012年间,平均每年还取得2.94%的增长率。由此可见,台湾选民对国民党之所以怨气冲天,并非经济,而是民 生。台湾《中国时报》12月1日报道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在网络所发表的文章,最能反映这个现象。文章作者表示,以为公务员一定是国民党铁票的观念已经落伍 了:“谁能打破世代、阶级不公,我就是谁的铁票!”世代、阶级不公,是从反面来谈分配正义的问题;而且分配的不正义,已经同世代的分配不公互为表里了。
作者说:“我们这一代是生活最艰困的世代,以我自己为例,求学时碰到学历大贬值,人人有硕士念;出社会后再碰到金融海啸,22K正夯,再加上一个草莓族罪名;挤破头考进当公务员,有了稳定薪水想买房结婚,又碰到房价历史新高。”
他质疑:“所有年轻世代碰到高失业率、低薪、高房价等问题,我通通都没少过,我想请问,谈那些蓝绿、族群对决,对我有意义吗?难道我会因为现在职业是公务新‘跪’,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K”来自英文Kilo(千),22K指大学毕业生起薪为新台币2万2000元(约新币927元)。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后,为了降低大学生失业率,台湾教育 部实行大专毕业生到职场实习的方案,为期一年,月薪2万2000元。但在官方补助结束后,企业界却形成“大专生起薪22K”的观念。因为就业景气一直不 好,22K起薪至今仍相当普遍。
年轻世代一再面对付出与所得不符的现象,自然对越来越暗淡的生活前景产生不平心态。今年初的“太阳花学运”,主要都是以他们为主力。在街头抗争不果后,改 用选票惩罚当道,是必然的结果。台湾智库国策中心12月2日发表的民调报告说,对比以往仅六成左右的投票率,20岁至29岁选民在九合一选举的投票率是 74%,30岁至39岁选民则是78%。国民党一败涂地,根子就在这里。
快成为强弩之末的香港占领运动,在台湾九合一选举成绩揭晓后死灰复燃,虽然表现形式是争取民主普世价值,但骨子里同样是因为世代与分配正义得不到足够重视 的愤懑。以抗争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世代无法用选票表达,唯有采取了走上街头的激进手段。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肉食者岂能不远谋乎?
原载2014年12月7日《早报星期天·想法》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黄士豪撰文《“经济选民”不见了吗?》,从政治学的经济投票(economic voting)理论,分析了分配正义对选举的影响。他说:“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财富分配不均会造成在左-右政治光谱上的极化现象 (polarisation)……国民党的诉求只着重经济发展,还处处与大财团负责人站在一起,对于分配议题则是几乎毫无回应,可能是将自己推向了新形成 的政治光谱上的极端。……许多选民认为在国民党执政下,薪水不涨,物价和房价却飙涨,加上政商联合做出种种不公义的行为,于是希望用选票惩罚国民党。”
国民党栽在分配正义,具有一定的反讽意味。中华民国及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其中的民生主义,基 本上就是在强调分配正义。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定义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民众的生命;具体作为在于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还要发展国家资 本,振兴实业。
这些,台湾在两蒋时代落实了不少。但是,马英九2008年率国民党重新执政,却并没有摆脱自李登辉任总统后期开始模糊政商分际,民进党2000年上台后进 一步异化为政商勾结的政治文化。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开启两岸国共协商,确实给台湾经济打开了一条活路。可是他的家族也从中获利。连战的儿子连胜文在台北市 长选举,败给无党籍候选人柯文哲,很大原因是连家的权贵形象,引起了包括国民党支持者在内的选民不满。
更糟糕的是,两岸经贸给台湾所带来的好处,仅限于少数特定的财团权贵。201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98亿美元排名台湾第一的旺旺集团总裁 蔡衍明,虽发迹于台湾,当前的营运重心和主要获利来源却在大陆。同样在大陆投资设厂、排名第三的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这次选举中到处为国民党助选,进 一步加深国民党只代表财团利益的印象。
台湾资本家把产业外移大陆,推高了台湾的失业率。为了吸引这些台商的资金回流,台湾政府对他们实施税务优惠,但资金却流向了房地产,非但不创造就业机会, 反而加重民众的购房压力。今年7月公布的台北市房价所得比显示,台北市为14.6倍,也就是民众得不吃不喝14年7个多月,才能买得起房子。台湾的平均房 价所得比是7.51倍;而合理的房价所得比应介于三到六倍之间。
台湾经济在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至2012年间,平均每年还取得2.94%的增长率。由此可见,台湾选民对国民党之所以怨气冲天,并非经济,而是民 生。台湾《中国时报》12月1日报道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在网络所发表的文章,最能反映这个现象。文章作者表示,以为公务员一定是国民党铁票的观念已经落伍 了:“谁能打破世代、阶级不公,我就是谁的铁票!”世代、阶级不公,是从反面来谈分配正义的问题;而且分配的不正义,已经同世代的分配不公互为表里了。
作者说:“我们这一代是生活最艰困的世代,以我自己为例,求学时碰到学历大贬值,人人有硕士念;出社会后再碰到金融海啸,22K正夯,再加上一个草莓族罪名;挤破头考进当公务员,有了稳定薪水想买房结婚,又碰到房价历史新高。”
他质疑:“所有年轻世代碰到高失业率、低薪、高房价等问题,我通通都没少过,我想请问,谈那些蓝绿、族群对决,对我有意义吗?难道我会因为现在职业是公务新‘跪’,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K”来自英文Kilo(千),22K指大学毕业生起薪为新台币2万2000元(约新币927元)。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后,为了降低大学生失业率,台湾教育 部实行大专毕业生到职场实习的方案,为期一年,月薪2万2000元。但在官方补助结束后,企业界却形成“大专生起薪22K”的观念。因为就业景气一直不 好,22K起薪至今仍相当普遍。
年轻世代一再面对付出与所得不符的现象,自然对越来越暗淡的生活前景产生不平心态。今年初的“太阳花学运”,主要都是以他们为主力。在街头抗争不果后,改 用选票惩罚当道,是必然的结果。台湾智库国策中心12月2日发表的民调报告说,对比以往仅六成左右的投票率,20岁至29岁选民在九合一选举的投票率是 74%,30岁至39岁选民则是78%。国民党一败涂地,根子就在这里。
快成为强弩之末的香港占领运动,在台湾九合一选举成绩揭晓后死灰复燃,虽然表现形式是争取民主普世价值,但骨子里同样是因为世代与分配正义得不到足够重视 的愤懑。以抗争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世代无法用选票表达,唯有采取了走上街头的激进手段。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肉食者岂能不远谋乎?
原载2014年12月7日《早报星期天·想法》
from Study Room 書齋 http://yapphenghui.wordpress.com/2014/12/08/%e9%97%ae%e9%a2%98%e5%87%ba%e5%9c%a8%e5%88%86%e9%85%8d%e6%ad%a3%e4%b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