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博谈网
(博谈网记者赵亮编译)过去一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来说,无疑是“大手笔”的一年。
在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18个国家。他还主持了在上海召开的亚信会议(CICA)和在北京召开的 APEC峰会。11个国家的元首、两个政府的领导人及国际组织的十大领军人物参加了亚信会议。20个国家或政府首脑参加了APEC峰会。无论是在主场还是 客场,中国最高领导人显然在玩大手笔的游戏。
频繁出访及在本国召开高调峰会肯定给中国增添了国际影响力,但真正的大手笔在于货币形式。中国政府承诺给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基金分别出 资100亿美元和410亿美元。中国政府还成立了21国组成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初始出资500亿美元。最后,中国还出资400亿美元建立了丝绸之 路基金。随着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严峻的财政短缺中挣扎,中国政府的慷慨更是抢眼。
所有这些活动和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日益增长的信心。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中国新领导层推动的一个重大外交政策是:中国是一个大 国,并且应当受此礼遇。从“大国关系的新模式”到“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政策”,共同的主题是中国的大国地位。这种强调中国的大国地位代表了对胡锦涛任内 主流话语——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明显背离。
毫不奇怪,许多西方(尤其是美国)观察家倾向于把中国的外交政策行为视为是越来越自信的表现。他们似乎认为,中国正在积极寻求削弱美国主导的地区和 国际秩序,并最终用以中国为主导的秩序来取代美国秩序。他们经常把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亚信会议、亚太自贸区(FTAAP)以及中国成立或统领的 各种大型银行和基金会——这里仅举几个大手笔的例子——作为中国盛大设计“中国治世”的例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 两个大国”,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想要提升其在亚太地区及以外的影响力。
不管中国领导人在过去的一年做过多少“大手笔”,中国仍然面临着成为东亚地区主导力量的诸多挑战。首先,在中国东海和南海海域持续的纠纷已令中国与数个邻国的关系显著紧张。一个被不友好的邻国们包围的国家难以被称为大国。
其次,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可能是中国试图通过向邻国出口其过度的制造能力——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在海外的基础设施投资(如高速铁路),中国的获益远超受援国,这可能会带来当地人的反感而不是感激。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由于腐败横行,中国军方似乎没有为大展身手做足准备。中国新领导层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惨败。
那么,中国2015年的外交政策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正如Yogi Berra 所说,“很难作出预测,尤其是对未来”。不过,已经有了一些迹象。首先,在2014年11月的对外事务中央会议上,习近平淡化与美国大国关系的新模式,而是强调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政策。
其次,半年多来,中国东海和中国南海一直颇为平静,这可能表明中国有意改善边境安全。
最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的关系正常化的举措将极可能激发中国领导人重新评估对北韩的政策。虽然北韩和古巴在许多关键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美国与北韩和解并非完全没可能。
即将到来的2015年可能不会看到象2014年这么多的“大手笔”,但是也有可能带给我们一些大的惊奇。
(本文译自Xie Tao于12月27日发表在《外交官》上的文章,题为“中国2014年外交政策:‘大手笔’的一年”。译文略有删节。)
原文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2014:A Year of 'Big Strokes'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412/%E4%B8%AD%E5%9B%BD2014%E5%B9%B4%E5%A4%96%E4%BA%A4%E6%94%BF%E7%AD%96%EF%BC%9A%E2%80%9C%E5%A4%A7%E6%89%8B%E7%AC%94%E2%80%9D%E7%9A%84%E4%B8%80%E5%B9%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