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1 January 2013

羅永生 港式「自由主義」告急?

近幾年來,香港人都喜歡談論香港的核心價值。香港核心價值的內涵雖然人言人殊,但大體不出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包容、開放等等。雖然一直以來,用嚴謹的理論推證這張價值清單的論說不多,但很顯然的是,它們都從屬於自由主義的思想體系。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這一系列的價值明顯是自由主義的產物,然而「自由主義」的旗號卻是隱而不彰:既沒有與其他的意識形態體系作辯論疏理,也沒有深入地在理論上闡發論述。

這一方面好像符合了自由主義的包容精神,不先存價值定見,但另一方面,也揭示着這套自由主義的價值,並沒有被很認真的看成一種信仰。換句話說,它們更像是一種「重疊的共識」,多於一套嚴密的意識形態。

事實上,香港自由主義之所以成為此城的「核心價值」,更多是因為一些有待實現的願景,遠多於一種它的經驗提煉和總結。

在過去,它是「殖民」環境下造就的「現代性」一部分,它的前提,更多是殖民商埠所需的法治秩序及自由經濟底下附帶的文化寬鬆。它是一種放任狀態,多於一種進動的主體精神,所以才能與不民主的殖民政治體制並列。

然而,80年代英國撤退在即,卻帶來自由主義文化發展的黃金機遇,使其吸納成為香港主體性的重要部分。一邊是英國需要「光榮撤退」,一邊是新宗主國需要安撫懷柔的「平穩過渡」,兩相合力,給予香港這一段筆者稱之為「虛擬自由主義」的美好 30年。

港人無權設計自身的自治方案,遑論自決自己的前途,惟有畫餅充饑。不管它是假情還是真意,香港人還是把虛擬的當作真實的,發展出自身一套獨特的自由主義政治文化,號之為「核心價值」,以作自我文化認同的標記。

30年來,追求民意認授的政府、官民互動的文明潛規則、對程序理性的尊重、多元性的公民社會等,一直佐證着香港「雖無民主但有自由」的口號。可是,這一年以來,這套虛擬自由主義的假戲急速走向終結,烏雲蓋頂的是傳統的敵對政治,癥兆着將臨的急風暴雨。

一國兩制的承諾不斷「跳票」,人民耐性已抵極限,愈來愈少人甘願自困於過去 (自由主義 )紳士風度下那套「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自我約束,加入嗆聲吶喊。

這些年來,構成這道噪動城市風景的,是無日無之的官民對立場面、新興激進黨派向「溫和」泛民無休止的「追擊」、以及反對派陣營內無止無盡的分裂與再分裂。在有如革命前夜般的不安氣氛中,少不了的是人民之間的內戰。

但是,分裂運動並非反對力量這邊獨有的風景。建制派內的「唐營」與「梁營」也互相結仇。再者,今年頻頻走上街頭,再也不僅僅是反建制派的專利。例如,港珠澳大橋的司法覆核案、外傭爭取居港權官司以及大陸孕婦來港產子的幾起事件中,也孕生出一批「反泛民」的力量。

他們一樣集結示威,甚至也像「激進反對派」一樣干擾競選活動。「反國教運動」期間出現了與「撑國教」者同場示威的場面。元旦之前,為針對「倒梁」遊行也出現了「挺梁」遊行。而在這個月中旬,保守派的基督教會,也將帶頭去政總集會反對為性傾向平權立法,雖然政府還沒有落實立法的計劃。

這些保守力量,公然反對人權、法治,並以自由主義者為敵人,或稱之為「反中亂港」,或貼上「世俗主義霸權」的標簽。箇中一方面有傳統親中系統幕後操作的影子,也有新興的本地反自由主義力量。他們方興未艾,同樣激進,也是一種社會運動,只是立場屬於保守、右傾和反動。

戰後香港的自由文化空間,是在嚴峻的國共相爭,「左」鞭「右」打的環境下慢慢掙扎出來的,可是在今天,自由主義卻在更為錯綜複雜的左右夾擊的情况下受到嚴峻考驗。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from 陽光時務週刊 · iSunAffairs Weekly http://www.isunaffairs.com/?p=1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