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阿藹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新年前12月28日通過一些法規,以「管理」之名,加強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控制與監控,具體操施主要是全面要求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ISP)和網絡服務提供者(OSP)按法規實行網絡實名制。在南韓,「網絡實名制」的做法已被裁定為違憲;共產黨在新領導習近平和李克強上台後,極速立法之舉,使所謂新政的「清新風氣」頓時化成污煙瘴氣。
根據國內人權律師劉曉源解釋,「網絡信息保護草案」通過後,會直接交由國務院修改「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引進罰則,強制所有 ISP 和 OSP 落實實名制。
微博實名制測試失敗
其實微博在去年,已經按有關部門的要求,落實實名制。譬如說,新浪微博就透過其「微包」的系統,要求他們在國內的用戶,透過系統,輸入真實姓名和身份證字號,進行配對,以確認其用戶身份。換言之,系統與政府的數據庫要互通,才能核實身份;亦即是說,透過實名登記,政府會監控每一個公民於主要 OSP 平台上的一言一行。
至於海外用戶,新浪微博則以手機號碼登記的方法,替代國內的實名制。
雖然新浪曾經揚言說,若用戶在2012年3月16日前未作實名登記,賬號將被設定為「唯讀」,即不能發貼,不能評論,不能轉貼。但限期屆滿後,大部份用戶並沒有啟動實名登記,新浪雖一度限制這些用戶評論熱門貼,但因為流量急降,最終匿名賬戶仍能照常活動。不過,不少匿名賬戶投訴,自己寫的貼子,別人卻看不見,這與新浪限制他們的能見度有關。
但總的來說,過去一年,中共希望透過間接控制企業監控互聯網的手段,因為企業的經濟利益考量而不成功,故此改為以法之名來管治。這些新的法例,不單侵犯了用戶的私隱和言論自由,更可能把中國的絡網與世界進一步分隔開來,拒絕海外 OSP 進入中國市場,除非他們自願把自己系統接入公安系統。至於如何處理海外用戶登記,也是一個大問號。
被扭曲了的南韓經驗
這次中國政府推行實名制,其中一個參考點是南韓,但它對最近南韓憲法法院對實名制違憲的判決卻絕口不提。
南韓的實名制於前總統李明博上台後,於2005年落實的,目的是要去壓制民主黨派支持者於選舉期間的網絡輿論攻勢。2007年,南韓政府透過「網絡訊息傳播法」,要求每天超過30萬名訪客的網站,採用實名系統;2009年,政府再減少網絡語言暴力的名義,把強制採用實名系統的訪客量再降至每天10萬。這些網站也成為了黑客的攻擊對像。
2012年8月23日,憲制法院裁定實名制侵犯了網民私隱和言論論由。當中也有一些經濟因素,就是大量的南韓用戶都遷移到一些不用實名登記的海外 OSP,如 Twitter 和 Youtube,使本地的 OSP 在競爭上處於下風。
違憲的監控與訊息鎖國
相對南韓來說,因為中國政府已把 Twitter 和 Youtube 等網站封死,國內 OSPs 的反對聲音較細,相反,實名制的立法,更可變成確保海外 OSP 不能進入中國市場的護身符。 然而,實名際落實後,海外公司和工作人員的網上活動,亦會被納入監控範圍,對一些重視訊息安全的產業(如金融)進入中國發展會有很大限制。
至於違憲的問題,劉曉原解釋說,因為中國没有憲法法院,公民申訴無門。
參考資料:
China Introduces New Rules to Tighten Government’s Grip Over the Internet
South Korea: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New Net Control Laws
相关日志
- 2010/07/19 -- 华尔街日报:知名博客被关闭,中国互联网监管或趋紧 (0)
- 2011/08/02 -- 纽约时报:在揭开高铁事故的实情方面,微博侵蚀了中国的审查制度 (0)
- 2012/06/03 -- 梁文道:不自由的滋味 (0)
- 2011/07/15 -- 宋石男:我为什么离开新浪微博 (0)
- 2012/12/23 -- 牛泪:互联网反腐的末日来临! (0)
- 2012/06/04 -- 新浪微博在取消蜡烛图标之后,六月四日当天把奥运火炬和点蜡烛的生日蛋糕图标也和谐了(想告诉大家清明不要开火么lol) (0)
- 2012/02/08 -- 月光博客:“微博实名制”即将全面实施 (0)
- 2011/07/15 --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致新浪微博 (0)
- 2012/12/21 -- 中国社交媒体与政府监管:微妙的博弈 (0)
- 2012/05/11 -- 美国之音:新浪微博发布指南将严审内容 (0)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3537?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