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8 October 2012

如何通過「提法」觀察18大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2/09/29/cc29qiangang11/zh-hk/

結語:如何通過「提法」觀察18

錢鋼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20929

中國的政治話語隱藏著豐富資訊,可窺見政治博弈,可判斷政治走勢。

沒有電腦和互聯網的年代,一頁頁,一篇篇,檢索60多年來每一天的《人民日報》,點算黨內民主之類提法的出現頻率,要耗費多少體力和時光!而現在,敲擊幾下鍵盤,結果立現。

數碼時代的檢索,突破了物理限制。我們現在可以方便地檢索單篇文章或整本書,可以方便地檢索一份報紙的全部歷史,也可以方便地同時檢索幾百種報紙、幾百個網站。

我們的鑰匙是關鍵詞。每次檢索,電腦會給我們一個結果:某一關鍵詞的被使用次(篇)數。這個結果如同人的體溫、江河水位、股票價格,是寶貴的研究依據。

系列評論《10個關鍵詞語裏的十八大》,使用基於數碼搜索技術的詞頻檢析方法,分析了若干提法的語源、語境、語義、語義變遷、傳播頻率、相互比較;比較它們在歷次黨代大會、特別是文革後7次黨代大會政治報告中的表現;分析十七大以來5年間這些提法在黨報和其他媒體傳播中的最新變化;試圖通過話語體系,對政治形態作模式識別。

提法的變化,有四種可能:棄用啟用沿用”——“沿用包括增用減用。中共建政60多年來的歷史,其政治的激變,伴隨政治詞語的棄用(拋棄)和啟用(新創),如階級鬥爭一詞的關閉政治體制改革一詞的開啟;其政治的博弈和僵持,伴隨提法的沿用,和沿用中的頻率增減(如音量高低)。

怎樣通過提法觀察十八大?簡要歸納各篇的觀點如下:

1四項基本原則(包括毛澤東思想)。這個提法,具有極大的政治風向標意義,如兩者均被棄用,說明政改號角吹響。如任何一個的出現頻率與十七大同或略減(四項基本原則”4次,毛澤東思想”5次),意味政治發展止步不前。出現頻率若再增加,是嚴重的政治退步信號。

2維穩。這個烈性口號如在十八大被啟用,是嚴重的政治退步信號。(以上12點有全局決定性,第1條的頻率增加、第2條的啟用,任意一條發生,都可判斷將有嚴重政治退步,後面各條不能左右這個基本判斷)。

3文革2012年的語境下,這個提法的重新啟用有特別意義。如果十八大報告中出現對文革的反思,是政治改革的積極信號。如果僅在頌揚改革開放歷史背景時被一筆帶過,意義不大。

4政治體制改革。與十七大報告比較,正面信號是這一提法被寫入報告的章節標題(十七大沒有),或出現頻率增加(十七大出現5次),負面信號是頻率繼續下降。注意鼓吹政改的溫家寶式表述制約權力,保障權利這個八字口號如出現,是正面信號。注意反對政改的強硬派表述:如反對西化、分化五不搞出現,是負面信號。

5黨內三權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觀察的關鍵,是要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完善監督機制這段十七大報告中已有的話,是否繼續出現?黨內三權的提法如果被棄用,是負面信號。如果具體闡述中增加了三權各自獨立運行的含義,是正面信號。

6權為民所賦。這是十七大後習近平的新提法。在十八大政治報告中只要出現,是積極信號。

7社會建設。觀察的關鍵,是擴大基層群眾自治範圍這個十七大報告已有的提法。這個提法如消失(也並未代之以社會自治),是負面信息。

8黨內民主。這個提法,十七大報告的出現頻率高(5次),觀察十八大,頻率的變化仍然值得注意,重點是政治報告是否對公推直選差額選舉等選舉制度改革和黨代表常任制提出明確的推進舉措。

9科學發展觀。這一提法在十七大報告中出現21次。十八大報告中,如果其頻率相同或略微下降,是正常的。如果大幅上升,則反應胡在十八大後還將延伸其影響力。值得觀察的,是十八大對科學發展觀是否有新的定義,如果比此前更強調以人為本,使用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中關於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的表述,是正面資訊。

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提法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出現51次。從十八前胡錦濤“7· 23”講話透露的資訊看,它將成為鄧、江、胡的共用旗號,所以十八大它的出現頻率一定居高。這個提法居高,是政治力量平衡的產物,未必是政治發展的正面資訊。值得觀察的,是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要看十八大的定義中,是否還包括四項基本原則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此提法包含了四項基本原則)。如果依然包括,說明前景不樂觀。

觀察以上10個提法在十八大的表現,能夠幫助研究者迅速判斷十八大與十七大的異同,在此基點上,前瞻政治變化。

10個提法的選擇是否得當,須繼續觀察,也請讀者諸君賜教。筆者隨時準備分析研究十八大前和十八大中出現的新的重要提法,也密切關注可能發生的重大政治變數。

作者錢鋼是中國大陸傳媒人,《唐山大地震》一書作者,曾任《解放軍報》記者、《南方週末》常務副主編,現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MP)主任。

本系列評論的英文版,正由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CMP網站陸續發佈,鏈接:

 

相關文章

10個關鍵詞語裏的十八大》引言

深紅色測量尺:「四項基本原則」

「維穩」何時成為常用語?

政改,是否還有一線希望?

「文革」:徹底否定與刻意遺忘

新提法「權為民所賦」

「黨內民主」:改革的切入點?

中共的「三權制衡」

「公民社會」:社會在哪裡?

「科學發展觀」:旗號的命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個筐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myblog.yahoo.com/jkt921/article?mid=1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