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5 February 2012

別將台灣帶去中國跳崖

別將台灣帶去中國跳崖                      楊憲宏   2012216
觀察經濟金融市場成敗的不二法則,看的是有沒有比較好的未來〈Better future〉。
最近歐債議題儘管還有信用評等調降問題,可是股市仍然維持向上的格局。原因是投資者心中想的是「大難不死」的歐美市場,經過這一次的折衝,體質調整,會有「比較好的未來」,跟誰比較呢?跟中國比較。
中國的指標上海証券市場還沒脫離十年的底限,經濟的前景一點都不看好,不但外資逃離,連中國官二代、富二代的資金一樣狂瀉而出。許多過去十年在中國得意的台商,現在都在台灣『休假』,因為沒有訂單,工廠早就關門。至於何時再去中國,答案:「還不知道」。這樣的中國市場怎麼回有「比較好的未來」?
根據最近一期Bloomberg Businessweek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最近約見了25名大企業家討論主題是「如何將美國委外的工作拉回美國。」其中一名是工具機大廠GF Agie Charmilles的前總裁Harry Moser
歐巴馬提問美國企業家,如何計算比較海外委託製造的成本與美國國內製造的成本,這個計算與比較十分複雜,而美國廠商往往忽略了智慧財產的成本,還有出差到委外國家的時間與花費的成本,與把工程部門和製造部門分離在不同國家所造成的負面效應成本。Harry Moser為歐巴馬總統分析了十個製造業公司的案例,其中6個案例,詳算了成本之後,發現在美國本土的製造成本比在中國製造的成本平均便宜了22%Harry Moser說:「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遠比大家想像的還更強。」
美國製造業如Caterpillar ,Ford ,還有 General Electric都已經開始把他們部分工廠拉回美國。過去導致美國公司委託中國製造的主因有二,第一油價便宜,第二是人工便宜。也是這兩大因素造就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可是,油價已經從過去做決策時的平均油價2002年的22.81美元,起漲到了2011年的87.48美元。未來的油價則認為會長期停留在100美元以上。這個油價因素已使得在中國製造的成品運回美國的運輸成本大增,從富士康工廠工人接連13跳墜樓事件發生以來,中國的工資上漲的速度,已讓大多數的外資企業受不了。
而美元自2002年以來已貶值了23%這造成了美國本土勞力成本下降,2010年比2002年工資低了百分之11而美國本土生產便宜的天然氣特別對於金屬及化學工廠的節省成本有利,相對於中國天然氣的成本比美國貴了兩倍以上,更增加了美國部份製造業的強大競爭力。根據美國專家的估計,到2014年美國今日在亞洲(主要是中國)的產品將有百分之二十回到美國本土生產,而另一個調查287家製造業的報告,則有百分之六十一的廠商將考慮把工廠移回美國,理由是工廠應該緊靠消費市場,這份報告名稱叫「製造業秘密移轉」(Manufacturings Secret Shift)
對中國的經濟來說,這是一個巨大衝擊,不但工作機會減少,在市場上還將冒出具有競爭力的「美國製」產品,「中國製」將大量被下架。這種情況,在一年來已發生在台灣的夜市,過去幾年逛夜市左看右盼都是「中國製」,現在數量已下降大半,相對出現更多「台灣製」及東南亞國家的製品。
習近平訪美不敢太高調,而歐巴馬雖然禮遇他卻也不假辭色,原因很簡單,現在開始,是中國需要美國,不是美國需要中國,主客易位了。美國歐洲「大難不死,而有了「比較好的未來」,而中國則還是一個未爆炸的壓力鍋,愈來愈不安穩。不知道為什麼馬英九政府如此的執迷不悟,還要把台灣帶去中國跳崖。



中國的世界工廠已經關門                     楊憲宏
前不久與著名的經濟學家馬凱同台演講,他談到中國的未來時,用加重語氣說:「中國的世界工廠已經關門。」而且不止一次提出警告,他認為台灣經濟若不能脫離這個「已經關門的世界工廠」,前景堪慮。事實上,許多過去十年投入中國的資金都已抽走,而中國官二代富二代的錢已大量外逃。未來一年,世界工廠必然大搬家,新的玩家不是東協就是南美。台商應該趕快打包遠離中國了。
江陳第八次會要簽的「台商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其實都不重要,也不必要了。因為中國的投資環境已經不行,而人身安全更不可能保障,因為動亂的中國,在2012年之後將進入最嚴峻的十年。上海的證券市場大跌還在十年線掙紮,而美國股市卻成為鍍金燙銀的世界大龍頭,就知道未來幾年的大勢,台灣路線前是大錯特錯,還有人主張要向中共要比「最緊密關係」更好的待遇,形同與已經要跳崖的中國經濟褲頭相綁,真是可悲極了。
為什麼同樣都面對危機結果卻如此不同,眼看著2008雷曼兄弟闖大禍的美國市場,在短短三年之內,迅速回穩,並且成為真正的「救市主」。日本在311大難之後,不但沒有不振,反而更用力,日幣勁升,維持強勢,並且與韓國聯手在全球市場上獵食,收穫可觀。歐洲債務問題則在德法兩國古典「手工製造業」的支撐下,穩住局面,現在連標準普爾降等都傷不了歐洲市場那麼中國呢?
中國在每一場災難中都「好像沒事」,現在卻「萬病齊發」,慘了吧!2012年的經濟大勢,焦點在美國,美國對台灣人可是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了讓台灣人在中國大海嘯來的時候,不要慌張,先給台灣人「登機證」─免簽證,美國免的當然不只有簽證,也等於宣告了台灣遭逢重大危難時,依「台灣關係法」,台灣人視同美國人在海外,要一併庇護。
美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什麼可以「超強」到這種地步?最新一期的Time雜誌,特別用封面故事介紹世界第三大首富,巴菲特。雜誌封面是,那個慈悲資本家,白髮蒼蒼,舉起他的左手,向大家「敬禮」,這個在Time筆下是個「苦行僧」的巨富,是個「樂觀主義者」而且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悲憫心資本家,美國市場永遠充滿希望(bullish)
所以重點在「悲憫心」。Time雜誌在深入這個政治經濟哲學議題時,提到了兩個相斥的作為,一個是noblesse oblige,另一個是noblesse outrage。前者是「高貴人物在道德或慈善上應有的義務」,另外一個就是「為富不仁」有錢了反而惡行滿天下。美國「巴菲特現象」所展示的是基督教文明的特有反省,他們不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德行可以不斷的賺取金錢,反而會認為上帝要用他來做工,給他使命。巴菲特可以捐出他大部份的財產行善,然後在他的家鄉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開著凱迪拉克車自得其樂,力行檢樸生活。
中國為什麼不行?從巴菲特現象來看,中國從政府到企業界普徧缺乏「悲憫心」,就連去中國做生意的台商,恐怕大多數是「物以類聚」吧?這樣過度資本主義剝削式經濟發展的中國社會當然是不會得到上帝祝福,不過無神論的共產黨人心中也沒有這種敬天畏地愛人的情懷,連帶一些在中國靠著「政商關係」發展的台商也一樣,常常面露兇光,竟然還有人想用管動物園的方法來管自己的員工。當這些人回台灣也一樣毫無慈悲心的時候,台灣的前景自然會被他們的錯誤判斷拖累。
馬英九政府現在一定已無勝利的喜悅感,因為這回支援他的人中間有一群自認可以當他的「爸爸」的大老闆正開始向馬英九政府下指導棋呢。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經濟首席顧問是巴菲特,從悲憫心出發的謙謙君子基督徒,而馬英九也好、胡錦濤也好,或未來的席近平,他們身邊圍繞的大都是自私自利的虎豹獅狼。
過完年,台灣人真正的苦日子才開始呢!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blog.yahoo.com/mesg/mesg.php?type=error&key=article_not_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