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德国之声
本土意识导致港大学生会退出学联,也在澳门和台湾的政治与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时评家李怡在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港大退联应引发所有民主政团思考》认为,如果说雨伞运动是香港争取民主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的话,那么香港大学学生会公投退出学联,则意味着给民主政团的一次体质转变的契机。
李怡说,就指导思想来说,学联在纲领列明“建设民主中国”,加上从反高铁开始,所有争本土权益的社运,学联都不见踪影,令越来越多持本土意识的同学 不满其主导意识形态。尽管在雨伞运动中掀起街头抗争,又标举“命运自主”,较前大大跨进一步,但越受关注就越多学生质疑学联的主导意识。
李怡认为,民主的本土化思潮已不可逆转,过去对香港或中国民主有过贡献的政团,纵有历史光环和累积有一定的社会资源,若不检讨路向,被淘汰恐怕是迟早的事。
不要赌城要澳门
香港网络媒体《立场新闻》发表文章《把我的澳门还给我》,作者萧家怡回忆九十年代的澳门,是个悠闲的南欧小城,是个路上除了手信店以外还有其他店 舖、是个俯瞰行人路时还可以看见路而不非只有人的城市。“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我所认识的赌城,不叫澳门,而叫拉斯维加斯”。2003年以后,自由行、赌 权开放、外资赌场落户、赌博收益超越拉斯维加斯⋯⋯澳门早已击败拉城,将“赌城”这个名字拿到手。
萧家怡说,也许澳门变成“赌城”,代表澳门变繁荣了、富有了。但“作为一个见证着'变改'的九十后而言,经济成果不由得我来分享,但我们已然奉上那 过去的美好,不是因为我是废青、愤青而对今天心生怨怼,而是在经济之外,我们还有自己想坚守、珍惜的东西”。他将这些东西总结为:我不要赌城,我要澳门!
谁是英雄谁是汉奸?
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乱世浮生》,其主角雷义方的原型是国军十大抗日名将之一的张灵甫,他在影片中的正面形象在台海两岸引发政治争论。《环球时报》 发表文章,指拥护张灵甫的人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甚至把张灵甫比喻为汪精卫。台湾马英九政府要求中共正视抗日史实,不要再歪曲成共军才是抗战主力。 《温哥华星岛》报发表评论《太平轮与张灵甫》,作者苏赓哲指出,上海也有大型活动纪念淞沪战役83周年,如果把参加了这战役的勐将张灵甫丑化为汉奸,其荒 谬处便尤甚于日本右翼将侵略中性化为进出。
苏赓哲认为,中共的尴尬在于,如果照近年来,大陆比较开明而敢言的史学家勇于承认国民党将领的抗战功勳,可是这些英雄人物在国共内战时又是中共必须抹黑的死敌,这个形象上、评价上的矛盾问题,始终是他们过不了的关。何况他们底气不足,说到底是假抗日、真扩张。
台湾“第三势力”如何“超越蓝绿”?
台湾政治学者梁文韬在《自由时报》发表文章,讨论台北市长柯文哲的“第三势力”。梁文韬说,对大部分人来说,第三势力有着“超越蓝绿”的意涵,一般 所谓的蓝绿是以统独立场为区分。但是,他认为后“三一八”的争议主轴其实是在抗共与联共之间做选择。一切关于未来对台湾最有利的政治发展方向的思考重点应 放在如何成功抗共。“超越蓝绿”是第三势力的一种错置,“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只能有抗共及联共这两股势力”。
梁文韬说,柯文哲执掌台北市政也许就是在抗共势力中偏左思维的实现,他近日以高姿态对抗财阀及回应中共可看出端倪。可惜的是,在选制上若不能改变 “有钱才能参选”及“钞票决定选票”的状况,这依然是一个困局。当务之急除要转化部分公民去投入左派抗共政治板块外,更要号召不打算入政的公民投入去改变 选制的公民运动,让民进党以外的新旧抗共政治力量能进佔广大的左派政治空间。
时评家李怡在香港《苹果日报》发表文章《港大退联应引发所有民主政团思考》认为,如果说雨伞运动是香港争取民主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的话,那么香港大学学生会公投退出学联,则意味着给民主政团的一次体质转变的契机。
李怡说,就指导思想来说,学联在纲领列明“建设民主中国”,加上从反高铁开始,所有争本土权益的社运,学联都不见踪影,令越来越多持本土意识的同学 不满其主导意识形态。尽管在雨伞运动中掀起街头抗争,又标举“命运自主”,较前大大跨进一步,但越受关注就越多学生质疑学联的主导意识。
李怡认为,民主的本土化思潮已不可逆转,过去对香港或中国民主有过贡献的政团,纵有历史光环和累积有一定的社会资源,若不检讨路向,被淘汰恐怕是迟早的事。
不要赌城要澳门
香港网络媒体《立场新闻》发表文章《把我的澳门还给我》,作者萧家怡回忆九十年代的澳门,是个悠闲的南欧小城,是个路上除了手信店以外还有其他店 舖、是个俯瞰行人路时还可以看见路而不非只有人的城市。“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我所认识的赌城,不叫澳门,而叫拉斯维加斯”。2003年以后,自由行、赌 权开放、外资赌场落户、赌博收益超越拉斯维加斯⋯⋯澳门早已击败拉城,将“赌城”这个名字拿到手。
萧家怡说,也许澳门变成“赌城”,代表澳门变繁荣了、富有了。但“作为一个见证着'变改'的九十后而言,经济成果不由得我来分享,但我们已然奉上那 过去的美好,不是因为我是废青、愤青而对今天心生怨怼,而是在经济之外,我们还有自己想坚守、珍惜的东西”。他将这些东西总结为:我不要赌城,我要澳门!
谁是英雄谁是汉奸?
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乱世浮生》,其主角雷义方的原型是国军十大抗日名将之一的张灵甫,他在影片中的正面形象在台海两岸引发政治争论。《环球时报》 发表文章,指拥护张灵甫的人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甚至把张灵甫比喻为汪精卫。台湾马英九政府要求中共正视抗日史实,不要再歪曲成共军才是抗战主力。 《温哥华星岛》报发表评论《太平轮与张灵甫》,作者苏赓哲指出,上海也有大型活动纪念淞沪战役83周年,如果把参加了这战役的勐将张灵甫丑化为汉奸,其荒 谬处便尤甚于日本右翼将侵略中性化为进出。
苏赓哲认为,中共的尴尬在于,如果照近年来,大陆比较开明而敢言的史学家勇于承认国民党将领的抗战功勳,可是这些英雄人物在国共内战时又是中共必须抹黑的死敌,这个形象上、评价上的矛盾问题,始终是他们过不了的关。何况他们底气不足,说到底是假抗日、真扩张。
台湾“第三势力”如何“超越蓝绿”?
台湾政治学者梁文韬在《自由时报》发表文章,讨论台北市长柯文哲的“第三势力”。梁文韬说,对大部分人来说,第三势力有着“超越蓝绿”的意涵,一般 所谓的蓝绿是以统独立场为区分。但是,他认为后“三一八”的争议主轴其实是在抗共与联共之间做选择。一切关于未来对台湾最有利的政治发展方向的思考重点应 放在如何成功抗共。“超越蓝绿”是第三势力的一种错置,“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只能有抗共及联共这两股势力”。
梁文韬说,柯文哲执掌台北市政也许就是在抗共势力中偏左思维的实现,他近日以高姿态对抗财阀及回应中共可看出端倪。可惜的是,在选制上若不能改变 “有钱才能参选”及“钞票决定选票”的状况,这依然是一个困局。当务之急除要转化部分公民去投入左派抗共政治板块外,更要号召不打算入政的公民投入去改变 选制的公民运动,让民进党以外的新旧抗共政治力量能进佔广大的左派政治空间。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02/%E6%9C%AC%E5%9C%9F%E6%84%8F%E8%AF%86%E6%98%AF%E5%93%AA%E8%82%A1%E5%8A%BF%E5%8A%9B%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