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WSJ
在中国沿海城市大连的东北部,一条高速公路终点处,坐落着中国的一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地门口有警卫把守,外人不得入内。
大门后面的群山遮住了基地的全貌。与该基地油罐一样难以看清的还有中国的石油需求前景。去年,全球基准油价出现暴跌(六个月内价格跌去一半多),中国则大举购买石油。
油价的大跌降低了中国向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油的成本,中国政府和油企建立这些储油基地旨在提高能源安全。这一做法提振了全球的石油需求,也为中国去年9.5%的原油进口量增长作出了贡献:中国从中东、俄罗斯及其他地区额外进口了数千万桶原油。
中国的这一购油举措加大了油企、交易员和别国政府评估中国真实石油需求的难度。此举导致外界无法清楚地了解中国炼油企业的实际石油需求和中国购油步伐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从猪肉到棉花等多种商品,中国政府都建有储备,评估中国的石油需求便是其中的一项典型挑战。在石油领域上,中国正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但有关中国的石油供需的确切数据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中国已经成为巨大的原油进口国,按照一些标准衡量,中国原油进口量甚至超过美国。搞清楚中国可能进口原油的规模对预测油价至关重要,特别是因为当前全球油价下跌主要是源于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情绪。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经济学家皮尤(Thomas Pugh)表示,中国建造了太多油库亟待填满。但中国何时将购买相应规模的原油却不得而知。
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这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步伐构成拖累。经济指标表明,如果不是因为储存了原油,需求增速会更低。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能源市场和安全保障部门负责人Keisuke Sadamori表示,缺乏有关石油储备的可靠数据对全球原油市场来说是很大的盲点。IEA要求其成员国(大多是富裕的发达国家)保持90天的石油储备, 以便应对供应中断问题。尽管中国并不是IEA成员国,但其建立了一个类似机制,数年来一直寻求填补石油储备,同时竭力防止此举推高原油价格。
去年秋季这一努力得到了加强。据驻新加坡的交易员们透露,在奔赴新加坡现货市场采购的热潮中,去年10月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的贸易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China National United Oil Corp.)吃进了创纪录的47船货,合计逾2,350万桶。该公司自那之后尚未再有过如此大的手笔。
过去十多年中,随着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增长进入平台期,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出现大幅增长。全球的新项目投资随之暴增。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EIA),自2000年以来,全球石油产量已经增长了逾15%,而同期美国石油总体消费下降。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大型国有石油公司竞相锁定海外供应,与沙特等产油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而且编织起了接入中亚各油田的管道网络。对于产油国而言,随着美国用本土产的页岩油气替代了进口,中国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
上个月在印度洋,一艘满载中东石油的油船成为了缅甸西南沿岸的一个中国新港口的首艘停靠船。这个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设施是一根输油管道的入口,这个管道将很快会向中国西南部每年输送数千万桶石油,缩短中东原油的运输时间。
同样是在上个月,中国黑龙江当地政府表示,占中国内陆油田总产量约四分之一的大庆油田今年将减产1,100万桶石油。正在老化的大庆油田所生产的高成本原油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廉价原油相抗衡。
尽管中国还在吸纳海外石油,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正在减速。2003年至2012年,中国的原油日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万桶。IEA目前预计,到本10年结束时,中国原油日需求年均增量将减少一半。
IEA在本月的石油市场展望中说,在中国原油需求开始走下坡路之前,全球原油需求每增加五桶就有两桶来自中国,但后来随着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明显减速,这根重要支柱的力量也随之减弱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表观需求(国内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进口量之和)也呈现出类似趋势。IEA与EIA的数据显示,在以每年6%的复合速率增长了10年后,过去两年中国表观需求增速放缓至2%-3%,未来几年预计还将按这一速度增长。
由于国内工业活动低迷,中国的炼油厂已面临成品油(例如汽油)产量过剩的问题。分析师称,产量过剩将妨碍新产能的建设,而后者又是衡量未来石油需求 的一个指标。Citi Research的分析师什帕科夫斯基(Ivan Szpakowski)预计,今年每日原油加工能力将增加38万桶,而去年为增加63.6万桶。
战略石油储备依然是造成需求难以预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中国政府在过去十年启动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旨在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10多个储备基地。该 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去年11月份非常罕见的公布,第一期建成的储备设施的储量约为9天的全国石油消费量,而目标是使储备能力达到90天 的消费量。
里昂证券(CLSA)的分析师鲍威尔(Simon Powell)预计,在近期大量购买后,中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大约为40天的消费量。投资银行蓝橡资本(North Square Blue Oak)通过贸易和产量数据计算得出,若将商业储备也考虑进去,则相当于50天的消费量。该行估算,在油价大跌时买入给中国节省了数十亿美元。
由于需求增长放缓,预计石油生产国对中国市场业已激烈的争夺可能还会加剧。
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师古普塔(Sushant Gupta)表示,由于需求增速不及以往,原油进口增速并没有过去那么高。他说,产油国必须努力争夺市场份额,在价格上要更有竞争力。
以沙特为例,由于中国从俄罗斯和其他地区进口了更多原油,去年沙特向中国出口的原油数量下滑了8%。市场分析师称,作为回应,沙特阿拉伯向亚洲客户提供了折扣。
此外,由于北美从西非进口原油的规模大幅下滑,尼日利亚和西非其他产油国也把目标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发货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成为非洲原油最大进口国。在非洲石油产量增长的同时,中国石油需求在放缓,前景也不明朗,不足以吸纳全部产量,导致越来越多的石油积压在非洲港口。
全球最大的石油交易商之一维多石油集团(Vitol Group)首席执行长泰勒(Ian Taylor)表示,他很想了解中国的情况。他说,中国能源强度似乎正显著降低。
大门后面的群山遮住了基地的全貌。与该基地油罐一样难以看清的还有中国的石油需求前景。去年,全球基准油价出现暴跌(六个月内价格跌去一半多),中国则大举购买石油。
油价的大跌降低了中国向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油的成本,中国政府和油企建立这些储油基地旨在提高能源安全。这一做法提振了全球的石油需求,也为中国去年9.5%的原油进口量增长作出了贡献:中国从中东、俄罗斯及其他地区额外进口了数千万桶原油。
中国的这一购油举措加大了油企、交易员和别国政府评估中国真实石油需求的难度。此举导致外界无法清楚地了解中国炼油企业的实际石油需求和中国购油步伐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从猪肉到棉花等多种商品,中国政府都建有储备,评估中国的石油需求便是其中的一项典型挑战。在石油领域上,中国正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但有关中国的石油供需的确切数据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中国已经成为巨大的原油进口国,按照一些标准衡量,中国原油进口量甚至超过美国。搞清楚中国可能进口原油的规模对预测油价至关重要,特别是因为当前全球油价下跌主要是源于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情绪。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经济学家皮尤(Thomas Pugh)表示,中国建造了太多油库亟待填满。但中国何时将购买相应规模的原油却不得而知。
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这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步伐构成拖累。经济指标表明,如果不是因为储存了原油,需求增速会更低。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能源市场和安全保障部门负责人Keisuke Sadamori表示,缺乏有关石油储备的可靠数据对全球原油市场来说是很大的盲点。IEA要求其成员国(大多是富裕的发达国家)保持90天的石油储备, 以便应对供应中断问题。尽管中国并不是IEA成员国,但其建立了一个类似机制,数年来一直寻求填补石油储备,同时竭力防止此举推高原油价格。
去年秋季这一努力得到了加强。据驻新加坡的交易员们透露,在奔赴新加坡现货市场采购的热潮中,去年10月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的贸易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China National United Oil Corp.)吃进了创纪录的47船货,合计逾2,350万桶。该公司自那之后尚未再有过如此大的手笔。
过去十多年中,随着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增长进入平台期,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出现大幅增长。全球的新项目投资随之暴增。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EIA),自2000年以来,全球石油产量已经增长了逾15%,而同期美国石油总体消费下降。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大型国有石油公司竞相锁定海外供应,与沙特等产油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而且编织起了接入中亚各油田的管道网络。对于产油国而言,随着美国用本土产的页岩油气替代了进口,中国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
上个月在印度洋,一艘满载中东石油的油船成为了缅甸西南沿岸的一个中国新港口的首艘停靠船。这个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设施是一根输油管道的入口,这个管道将很快会向中国西南部每年输送数千万桶石油,缩短中东原油的运输时间。
同样是在上个月,中国黑龙江当地政府表示,占中国内陆油田总产量约四分之一的大庆油田今年将减产1,100万桶石油。正在老化的大庆油田所生产的高成本原油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廉价原油相抗衡。
尽管中国还在吸纳海外石油,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正在减速。2003年至2012年,中国的原油日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万桶。IEA目前预计,到本10年结束时,中国原油日需求年均增量将减少一半。
IEA在本月的石油市场展望中说,在中国原油需求开始走下坡路之前,全球原油需求每增加五桶就有两桶来自中国,但后来随着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明显减速,这根重要支柱的力量也随之减弱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表观需求(国内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进口量之和)也呈现出类似趋势。IEA与EIA的数据显示,在以每年6%的复合速率增长了10年后,过去两年中国表观需求增速放缓至2%-3%,未来几年预计还将按这一速度增长。
由于国内工业活动低迷,中国的炼油厂已面临成品油(例如汽油)产量过剩的问题。分析师称,产量过剩将妨碍新产能的建设,而后者又是衡量未来石油需求 的一个指标。Citi Research的分析师什帕科夫斯基(Ivan Szpakowski)预计,今年每日原油加工能力将增加38万桶,而去年为增加63.6万桶。
战略石油储备依然是造成需求难以预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中国政府在过去十年启动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旨在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10多个储备基地。该 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去年11月份非常罕见的公布,第一期建成的储备设施的储量约为9天的全国石油消费量,而目标是使储备能力达到90天 的消费量。
里昂证券(CLSA)的分析师鲍威尔(Simon Powell)预计,在近期大量购买后,中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大约为40天的消费量。投资银行蓝橡资本(North Square Blue Oak)通过贸易和产量数据计算得出,若将商业储备也考虑进去,则相当于50天的消费量。该行估算,在油价大跌时买入给中国节省了数十亿美元。
由于需求增长放缓,预计石油生产国对中国市场业已激烈的争夺可能还会加剧。
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师古普塔(Sushant Gupta)表示,由于需求增速不及以往,原油进口增速并没有过去那么高。他说,产油国必须努力争夺市场份额,在价格上要更有竞争力。
以沙特为例,由于中国从俄罗斯和其他地区进口了更多原油,去年沙特向中国出口的原油数量下滑了8%。市场分析师称,作为回应,沙特阿拉伯向亚洲客户提供了折扣。
此外,由于北美从西非进口原油的规模大幅下滑,尼日利亚和西非其他产油国也把目标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发货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成为非洲原油最大进口国。在非洲石油产量增长的同时,中国石油需求在放缓,前景也不明朗,不足以吸纳全部产量,导致越来越多的石油积压在非洲港口。
全球最大的石油交易商之一维多石油集团(Vitol Group)首席执行长泰勒(Ian Taylor)表示,他很想了解中国的情况。他说,中国能源强度似乎正显著降低。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02/%E4%B8%AD%E5%9B%BD%E5%88%B0%E5%BA%95%E9%9C%80%E8%A6%81%E5%A4%9A%E5%B0%91%E7%9F%B3%E6%B2%B9%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