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之後,有很多良好的轉變,比如成立了學聯學民思潮佔中泛民和公民團體的五方平臺,但是依然落到如此境地,我們先說說幾點策略性失敗。
=========================================================
1.錯過時機
從928到催淚彈引發20萬人上街,再到10.2日學聯號召包圍特首辦,是運動的最好的時機,可是當時學聯面對梁的對話請求,選擇了同意對話。我當時就感慨,「中圈套了」。也預料到,運動即將走下坡路。後來的形勢果然如此。佔領區數量與參與人數都直線下降,最後連民意(調查)都幾乎翻盤。群衆運動的一個特點就是激情化,你不能要求20萬人都有組織者和骨幹抗爭者者一樣的冷靜與執著,如果總是按部就班,謹守「和理非」和計劃,群衆熱情必然流失。
2.方向錯誤
大型非暴力抗爭運動,應根據人數來選擇策略。當抗議方有20萬之衆(不超過本區域1/10)的時候,因爲支援你的人數不夠多,你影響經濟,必然會遭致民意反撲,所以這時候,就應該對準政權。就如同一個普通人和一個滿身肌肉的專業拳手對打,你的實力無法與其正面交鋒,你的轉機就在於抓住機會和弱點,一擊斃命。
當抗議者超過當地總人口半數以上的時候,可以使用必殺技:罷課罷工罷市。
當人數更少(微乎其微)的時候,應該避免正面交鋒,以遊擊戰和動員爲主,可參考毛主席的策略。
雨傘運動的策略選擇真是讓人焦急,在20萬人的高潮期,有人要衝擊特首府,組織者還在和理非非進行勸阻。後來在長期的佔領期扼殺其他民意(金鍾大台事件),在長達2個月的佔領期間,我曾經幾度懷疑,學生組織們,這是「高級黑」嗎?是被「統戰」了嗎?打算如此消耗民意嗎?直到民意被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發起了圍堵政府和絕食行動,才讓我明白,這只是學生們的策略問題:我們當初計劃了是佔領中環,所以我們就要佔領下去!

3.對中共的「厚黑」沒有足夠認識
借用中共的大佬一句話你們too simple too naïve.
學聯同意對話,學民的義工入境被拒感到詫異,學聯代表北上對話,甚至包括學民絕食等等一系列表現都表明,香港的抗議者們,對中共的厚黑瞭解太少。特別是居然有學聯爲了中央的面子考慮,有打算在APEC之後上京的意圖。
可能對中共的瞭解,還是大陸的維權者最深有體會。我以前文章也寫過,你對中共不要講承諾,不要講正義,不要講什麽「時代的選擇」,他們文化大革命,大饑荒,反右運動,六四屠城,直到現在的體制造成慢性扼殺,比如霧霾,拆遷,加一起能有上億了吧?你和他們講什麽真理,他們只認實力!朋友們,記住,你們沒有實力的時候,在他們眼裏就是nothing,他們可以肆意的玩弄你嘲笑你打擊你….

4.泛民黨派的妥協性
學民思潮提出的「議員辭職,五區公投」,議員們並不贊同,直至衝擊立法會那天,泛民黨派張超雄試圖攔阻,被示威者拉到一邊。之後還斥責衝擊的人太激進,以致後來的大會糾察事件,都證明,有的議員和泛民黨派爲了壟斷政治資源,不惜犧牲內部的團結和對運動可能有益的任何變化。我想問一下議員們,自從雨傘運動開始到現在,你們在議會內發動的「杯葛政府」,能通過調查梁陣英的議案嗎?在運動失敗的背景下,2017年共黨執政香港後,你們以爲你們僅剩的幾個席位不會被蠶食嗎?
5.對話策略失當
非暴力抗爭的有效對話策略是:高規格對抗(高籌碼)和低要求妥協,以及漸進性爭取。在第一波會談時,就要求真普選(包括功能組別和公民提名),這等於什麽?等於6.4時期,區區北京幾十萬人就想要中共放棄960萬平方公里掌控權,每年萬萬億的國民紅利。
我說過,和中共不要談什麽正義理想,那些在他們的話語體系中等同於垃圾。爲什麽要放棄「梁振英下台」這個 要求?你們覺得要「民主」這個要求比梁振英下台更容易嗎?
可以想象,如果你們要求梁振英下台,如果成功,下一個上任的特首不可能延續以前的態度,無論是新官三把火,還是做個姿態,他都深知前者是怎麽下去的,所以肯定會有所進步(讓步)。那麽這不僅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也是群衆運動的鼓勵和獎賞,能夠讓群衆的熱情得以繼續乃至升溫(這和國民性有關,之後會講)。
有人說,魯迅的黑屋子理論,大致是,有人醒來覺得屋子很悶,要砸掉屋子,於是他們就給屋子開了一扇窗。我想,香港人如果要砸掉屋子無非就是爭取香港獨立,能否得到道義上的認同並且能夠得到多少支援我們暫且不論,香港的民衆可以做一個民調,看看民意基礎可以選擇是否去做。
這句話的背景應該是,屋子裏的人具備砸掉屋子的規模和能力,否則,人數過少可以被隔離掉分化掉,實力過小,會被消滅。

6.對國民性的不瞭解
前面說了對中共認識不足,其實骨幹抗爭者,對中國人的國民性也是認識不足。談到中國人的國民性,可能有激進的香港朋友認爲自己不是「中國人」不存在「國民劣根性」,但是如今沉默的大多數證明了,其實香港人也是中國人。
圍堵特首辦一役,讓我感到無力,一個600多萬人的城市,只不過萬人左右抗議者和數千警察PK,而看到黃之鋒絕食發出「只想大家在今晚來金鍾集會,在十二三度的寒風中支援學生」。我流淚了,600萬人中,讓黃之鋒一個剛成年的孩子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躲在家裏的成年人們都在幹什麽?還有一點點人性嗎?
在11.30後學生們承認行動失敗,人數較以前較少。說的很委婉,較少,這不是較少啊,這是20萬人到1萬的差距啊。黃之鋒絕食後事情發生變化了嗎?沒有。
我之前文章說過,沉默的大多數,是喜歡站在贏的一方的。

我再舉個例子,我把香港佔中警察打市民的照片給同事看的時候,他會說學生不會有好下場的。而不是說,警察太可惡了。
我以前認爲真相很重要,但是比真相更重要的是信仰。我說的信仰不是關公保平安,不是在廟裏點上幾柱香求升官發財的信仰。而是足以改變你的三觀的信仰。
你可以翻遍世界歷史,推動社會進步的人士沒有信仰的人寥寥無幾,世界範圍內,民主國家與信仰區域的高度重合也是不爭事實。
因爲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原始性,沒有信仰的人,自然而然會選擇利於自己安全的,這是動物的原始本能。而人一旦有了信仰之後,就會在有限的現實和眼前利益,安全和長遠的利益之間選擇後者。可以付出部分的金錢損失,健康損失,時間損失,乃至生命去追求一些認爲正確的事情。
突尼西亞一個小販的死亡引發了茉莉花革命,如果放在中國呢?被拆遷死,被奶粉毒死,被城管毆打弄死的不計其數,13億人口中最勇敢的人們,也只敢並只能轉轉帖子。

信仰的傳播是一個長期工程,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那麽當下我們是不是就沒有希望了呢?
也並不是這樣的。我之前文章提到過,不要讓核心支持者散佈「沒有希望但是我依然會抗爭」的論調,從那之後,這樣的文章幾乎沒有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除此之外,正如我前文所說,如何利用民意熱情和階段性勝利,讓民意認識到,站到你這面是有希望的。
記住,不要打悲情牌,中國人是不講悲情的,只講勝利和結果。無論是政府還是人民。
有人說,黃之鋒絕食感動了正常的人,但是感動不了特殊材料做成的人。這裏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麻木的看客。=========================================================
在這裏我也想對香港市民們說一下,民主的爭取不是一朝一夕的。韓國用了40年,臺灣也用了十多年,施明德坐了25年的牢。有推文:
韓 國87年6月9日延世大學學生李韓烈被警方射出的催淚彈擊中頭部身亡,進一步引發韓國民主抗爭的高揚。6月10日到26日,韓國有830萬人上街,漢城中 心幾成戰場,催淚彈發射達到令人髮指的35萬發,6000人受傷,300個警察機構被群衆搗毀。爲避免垮臺,盧泰愚接受修憲等要求,韓國走向民主。
大陸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只要有蛛絲馬迹,就會被扼殺。而香港是一個很好的抗爭環境,只要不放棄,一定會成功。(具體前面第二篇文章講過)
=========================================================
下一步應該怎麽辦?
面對現實,承認失敗。
當一個小孩和一個大人打架,被打的遍體鱗傷的時候,你所做的,不是利用僅存的體力殊死搏鬥,你這樣贏不來民意,因爲麻木的民意不會在意你的滿臉臃腫和血迹,只會覺得你很無理取鬧,甚至是「黔驢技窮」,當然了,你也無法戰勝對方,卻很可能把自己完全葬送了。
這時候你應該做的,是走下台來,保存自己的實力,等待時機再戰。
黃同學給媽媽的信中透漏,知道絕食並不會爭取到什麽,只是不甘心就這樣放手。
除了上面拳擊的例子,再打個比方,就如同談戀愛,你追求一個姑娘,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是就是看不上你,這時候你越追求,就越讓人家看不起。你現在應該做的,是讓自己變得強大。直到有一天她對你刮目相看的時候,你就重新贏得了機會。
所以let it go,for now.
=========================================================
如此下去,不僅不能爭取到什麽,還會讓民意大範圍流失。因爲弱勢的學生們,在警察的暴行下,節節敗退,爆頭,流血,甚至有的癱瘓了,會引發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大衆對惡行的容忍底線不斷下降。
爲 什麽大陸人民那麽麻木,這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溫水煮青蛙,今天大家接受了官員包二奶,明天就會接受了嫖宿幼女,今天上調公務員工資,不久就會延長退 休年齡,而無視千萬養老保險金被挪用的腐敗狀況。我一個朋友在幾年前還說許志永被抓,她一定會有所行動,時至今日,她已經不關心了。
補充一句,旺角的購物團是個不錯的形式。
《你們已退無可退-爲了不變成我們的世界》
《希望始於改變-大陸寄語之二》
《雨傘運動即將失敗的幾種原因》
(在前面三篇文章提到過的,我就不再重覆了,希望沒讀過的朋友讀一下。本篇文章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延伸一下我的觀點。)
原文連結
from 港文集 http://hktext.blogspot.com/2014/12/recogni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