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2 December 2014

英媒:中國對香港民主漠視引發抗議一代

2014年 12月 12日

香港「佔中」清場後,英國各大報紙繼續刊登文章,發表對香港抗爭的看法。
其中,《泰晤士報》星期五(12日)發表一篇社評文章說,雖然香港的「雨傘革命」暫告一段落,但並不等於抗議學生以失敗告終。
文章說,本次抗議可以說是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對中國政權統治的最有力的抗爭。
無疑,北京當局認為是自己取得了勝利,它不僅避免了像89天安門那樣使用坦克、軍車的鎮壓手段,而且無需妥協就讓學生回了家。
但是文章說,北京應該再好好想一想。 香港學生10周的示威所產生的全球影響。
現在,雖然抗議學生離開街道,但是北京當局面臨的問題是必須處理「雨傘革命」所提出的廣泛擔心議題。
北京應該做的不是派警察驅趕和拘捕抗議學生領袖,而是就香港的未來與他們展開對話。
因為香港學生的抗議不但是針對特首普選問題,同時也是對香港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及不斷加劇的貧富差距的不滿。
香港人的抗議可以說是代表了整個一代人的壓抑和憤怒。香港年輕一代 願意為民主和權益而挺身奮鬥也將會影響中國大陸的年輕人。
與此同時,香港的抗議活動也為香港的民主派增添了活力。
香港民主派給學生的建議是,「問簡單的問題,而且每次只問一個問題」,而正是這些有關香港未來的管理和共產黨宣傳政權之謎等「簡單的問題」令北京不安。
北京雖然視香港為一個「問題」之地,但它又對中國這個新興大國有著重要的商業作用。香港的年輕人和大陸的年輕一代有所不同。
因為香港「雨傘革命者」更不好「唬弄」。然而,文章同時指出,其實也不能低估大陸的年輕一代。
文章說,如果大陸的年輕人不關心政治和政策的話,又如何解釋網絡上經常出現的對政府的批評聲音呢?
文章還說,不能把香港的抗議結束看作是一場「失敗了的起義」。其實,應該把它看作是覺醒了的年輕一代推動政權做自我檢查的嘗試。
中共領導人覺得自己很強大,學生很軟弱,但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
香港學生在抗議過程中通過忍耐和節制顯示了他們有轉變成壓力集團的能力,為未來的變化做凖備。
不僅如此,他們還具有讓西方以及亞洲媒體持續關注的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樣就可以使他們有能力來替大陸出聲,並且他們的雨傘也不會永遠收起的。

編譯:凱露/責編:董樂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4/12/141212_press_review_hk_pro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