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美国之音
2014年9月11日,在菲律宾举办的有关南中国海岛屿主权历史问题展览上,菲律宾外交部长罗萨里奥(左二)、司法部长德利马(右二)和国防部长加斯明(右)在一幅古地图前听取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皮奥的解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时常强调儒家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使用“协和万邦”等传统理念来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学者还喜欢强调中国自古就是 爱好和平的礼仪之邦。同时,中国在周边海域与邻国主权纠纷不断,但中国方面坚称这是保护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历史与现实纠结在一起,到底孰是孰非, 历史专家有话说。
历史站在谁一边?
在南中国海海域,中国与邻国的主权纷争依然不断。本月初,中国外交部严词拒绝菲律宾方面提请的强制仲裁。12月15日是中方就该仲裁案向国际海洋法法庭仲裁庭提交辩诉状的截止日期,直到最后,中国也还是坚持了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
中国外交部12月7日发表的一份文件提到,菲律宾的做法,“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和事实”。
菲律宾也展出中国古地图反击说,历史上,中国最南端领土一直是海南岛。
外交政策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迈阿密大学政治学教授金德芳(June Dreyer)对美国之音表示,一些岛屿在很多情况下不属于任何人,而对于某些岛屿,她说:“在大约1911年前,中国政府拥有的并不是主权,而是宗主 权。换言之,中国对这些岛屿存在道德权威,而不是主权。”
自古爱好和平?
就在大家猜测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是否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强硬的姿态时,中国不断摆明立场,称绝不对外称霸。
本月早些时候,以美国军人为主要读者的《星条旗报》(Stars and Stripes)的一篇报道援引历史专家的话说,中国通过扭曲历史事实,来为增强军备建设辩护。
《星条旗报》的报道引述了《和谐与战争:儒家文化与中国权利政治》一书,认为中国自古修长城以自保而不对外扩张的说法只是个传说,实际上,在国力强盛时期,中国倾向于对外攻击。
该书作者美国西密歇根大学的王元纲(Yuan-kang Wang)教授对美国之音说,没有任何国家会说自己是侵略性(aggressive)的国家,从宣传的目的出发都会称自己是爱好和平的,但是其他国家会不 会同意是问题所在。他问道:对于钓鱼岛和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中国以外的国家会认为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吗?
金德芳教授认为,中国的立场一直以来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宣称对该区域拥有主权,但是避免可能造成对抗中国的敌意,所以中国称自己只是想要和平及其领土。但是她说,当其他国家作出同样的反应,认为领土归其所属,在中国看来,他们就成了扰乱和平的破坏分子。
孔子会感到难过?
孔子曾在毛泽东时代被“批倒批臭”,但后来逐渐恢复了文化偶像地位。从胡锦涛时代开始,中国就常在外交场合引用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习近平则加大了推崇儒家思想的力度。
哈佛大学教授、中国基金会主席、前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柯伟林(William Kirby)告诉美国之音,对于儒家思想,从来就没有什么“正确”的解读,历代统治者都是在这个十分悠久丰富的文化中摘取他们自己的认识。他说,习近平主 席是希望在传统文化遭受了如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近一个世纪的可怕攻击后,给现代中国文化寻求传统根基。
然而,金德芳教授对于习近平摘取部分儒家思想来支撑他的“中国梦”表示不以为然。
她说:“如果孔子能看见习近平对儒家思想做了什么,孔子会感到难过。”
古为今用裁剪历史?
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中,中国喜欢用“自古以来”的说法。王元纲教授说,历史总是被拿来为政治服务。金德芳教授也认为,所有的国家,包括美国都会对历史有所扭曲,但是她说:“中国对历史的扭曲很危险,此举被用来支撑其侵略性的行为。”
与此同时,历史教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手段。作为爱国教育的重要一环,王元纲教授相信这必然影响到中国下一代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教 育中,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日本对华的侵略得到了很大的篇幅。他说,因为历史教育所导致民族主义的高涨是有风险的,容易使人们对邻国采取敌视的看法, 无法从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从而加深矛盾。
疆域之争古已有之,但柯伟林教授说:“尽管亚太地区对于未来中国与其邻国的关系感到紧张,人们依然应感到乐观。这是自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东亚地区时间最长的和平时期。和平一定是繁荣的先决条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时常强调儒家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使用“协和万邦”等传统理念来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学者还喜欢强调中国自古就是 爱好和平的礼仪之邦。同时,中国在周边海域与邻国主权纠纷不断,但中国方面坚称这是保护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历史与现实纠结在一起,到底孰是孰非, 历史专家有话说。
历史站在谁一边?
在南中国海海域,中国与邻国的主权纷争依然不断。本月初,中国外交部严词拒绝菲律宾方面提请的强制仲裁。12月15日是中方就该仲裁案向国际海洋法法庭仲裁庭提交辩诉状的截止日期,直到最后,中国也还是坚持了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
中国外交部12月7日发表的一份文件提到,菲律宾的做法,“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和事实”。
菲律宾也展出中国古地图反击说,历史上,中国最南端领土一直是海南岛。
外交政策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迈阿密大学政治学教授金德芳(June Dreyer)对美国之音表示,一些岛屿在很多情况下不属于任何人,而对于某些岛屿,她说:“在大约1911年前,中国政府拥有的并不是主权,而是宗主 权。换言之,中国对这些岛屿存在道德权威,而不是主权。”
自古爱好和平?
就在大家猜测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是否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强硬的姿态时,中国不断摆明立场,称绝不对外称霸。
本月早些时候,以美国军人为主要读者的《星条旗报》(Stars and Stripes)的一篇报道援引历史专家的话说,中国通过扭曲历史事实,来为增强军备建设辩护。
《星条旗报》的报道引述了《和谐与战争:儒家文化与中国权利政治》一书,认为中国自古修长城以自保而不对外扩张的说法只是个传说,实际上,在国力强盛时期,中国倾向于对外攻击。
该书作者美国西密歇根大学的王元纲(Yuan-kang Wang)教授对美国之音说,没有任何国家会说自己是侵略性(aggressive)的国家,从宣传的目的出发都会称自己是爱好和平的,但是其他国家会不 会同意是问题所在。他问道:对于钓鱼岛和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中国以外的国家会认为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吗?
金德芳教授认为,中国的立场一直以来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宣称对该区域拥有主权,但是避免可能造成对抗中国的敌意,所以中国称自己只是想要和平及其领土。但是她说,当其他国家作出同样的反应,认为领土归其所属,在中国看来,他们就成了扰乱和平的破坏分子。
孔子会感到难过?
孔子曾在毛泽东时代被“批倒批臭”,但后来逐渐恢复了文化偶像地位。从胡锦涛时代开始,中国就常在外交场合引用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习近平则加大了推崇儒家思想的力度。
哈佛大学教授、中国基金会主席、前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柯伟林(William Kirby)告诉美国之音,对于儒家思想,从来就没有什么“正确”的解读,历代统治者都是在这个十分悠久丰富的文化中摘取他们自己的认识。他说,习近平主 席是希望在传统文化遭受了如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近一个世纪的可怕攻击后,给现代中国文化寻求传统根基。
然而,金德芳教授对于习近平摘取部分儒家思想来支撑他的“中国梦”表示不以为然。
她说:“如果孔子能看见习近平对儒家思想做了什么,孔子会感到难过。”
古为今用裁剪历史?
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中,中国喜欢用“自古以来”的说法。王元纲教授说,历史总是被拿来为政治服务。金德芳教授也认为,所有的国家,包括美国都会对历史有所扭曲,但是她说:“中国对历史的扭曲很危险,此举被用来支撑其侵略性的行为。”
与此同时,历史教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手段。作为爱国教育的重要一环,王元纲教授相信这必然影响到中国下一代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教 育中,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日本对华的侵略得到了很大的篇幅。他说,因为历史教育所导致民族主义的高涨是有风险的,容易使人们对邻国采取敌视的看法, 无法从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从而加深矛盾。
疆域之争古已有之,但柯伟林教授说:“尽管亚太地区对于未来中国与其邻国的关系感到紧张,人们依然应感到乐观。这是自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东亚地区时间最长的和平时期。和平一定是繁荣的先决条件。”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412/%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4%B8%8E%E7%8E%B0%E5%AE%9E%EF%BC%9A%E8%AF%B4%E4%B8%8D%E6%B8%85%E7%9A%84%E5%8C%BA%E5%9F%9F%E6%94%BF%E6%B2%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