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的普選議程,出現了一些戲劇性的變化。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Hugo Swire)藉著國際民主日,在報章撰文指香港作為亞洲一流的國際金融中心,明確的政制方案對企業和投資者信心尤為重要,英國願意提供任何支援。
那篇文章出街之後,馬上惹起中方的反彈。中共官方喉舌《環球時報》反駁,施氏對香港政制發展說三道四,自是不在話下。連毫無民望的梁振英,忽然也走出來發言,指出「任何外國官員就這個問題(香港政改)想參與或是幹預,過去的經驗是十分清楚,對香港的政改,包括他們想在政改這個問題上他們想支持或是想影響的人,作用是適得其反。」一個離地政府的首腦,平日沒有代理好本土利益,卻在這個敏感時刻放出上述言論,旨在說明自己正在代民攝政,有著正統的地位。那當中就有一些貓膩,看官就要留意一下。
錯誤解讀,醞釀民意
在施維爾的文章〈選舉、民主和香港的未來〉裏,他關心一下香港的民主進程,並不是如李柱銘所猜想的,準備捍衛普世價值,履行《中英聯合聲明》。施氏在國際民主日借題發揮,其實動機在文中已經表露出來了,那是由於商貿關係之故。文章中不正是開門見山,說明了「1000家英國企業以香港為基地,當中有許多更在此設立地區總部」的重大原因嗎?說得坦白一點,那只是問你香港有無保持繁華的能力,維持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如果不能,英國企業馬上打道回府,撤消投資。
正常的外交辭令,不外乎穩定投資者的信心,保證本地的法治制度健全,並如期推出政改方案。然而,大家看到所謂的行政長官,乃是如何失禮於人前嗎?他不知厲害的口出狂言,劈頭就講「普選行政長官是在《基本法》內訂定的一個最終目標。『普選』這兩個字,是沒有在《聯合聲明》中出現,英國政府並沒有在1984年簽署的《聯合聲明》中提『普選行政長官』」,一幅得勢不饒人的樣子。梁氏彷彿忘記了,其口中的「最終目標」,限期只有短短幾年而已,就要兌現承諾。否則諾言一旦成空,各國會當作香港行憲失敗,那時施維爾口中的1000家英國企業,包括本地銀行支柱匯豐在內,會否一夜撤資,還真是未知之數!
假如梁振英沒有閱讀障礙的話,那不得體的外交辭令,正正講明其心虛的底蘊,故意製造敵我矛盾。剛上任的美國駐港領事夏千福,操一口流利的廣東話,足以高調遊走香港。夏氏頻頻約見香港各界大談政改,並大打親民牌,暗撐香港的「本土意識」,高調到灣仔茶餐廳品嘗雞批、到中環舊式茶樓歎茶等,簡直化身成為一位理民官。相比梁振英自己落區,居然形同過街老鼠,要勾結黑社會來造勢。民心所向,一目了然。一個不得民心的長官,給外國使節搶了風頭,如何混得下去?何況本屆行政長官也得來不易,毫無人脈可言的梁振英乃靠紅色勢力支持下,方可僥倖當選。是故上任之後,馬上推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此等割地賣港的政策,勒令政府部門,推行本地政策同時評估大陸社會的觀感。至於與紅色資本家暗通魚款,亦不在話下。然而梁振英要向大陸輸送利益,也得要有一定的威望才成。外國領使的民望比自己更高,對於其搖搖欲墜的管治威信,更見雪上加霜。梁氏孤家寡人,不惜賭上香港的經濟前途,與大陸的維穩喉舌同一鼻子出氣,意圖苟延殘喘。
由於行政長官的立場與中共連成一氣,並附和這種武斷的詮釋,使政改的談判因素不明朗,恰恰製造一場公關災難出來。首先,香港首富李嘉誠馬上飛撲出來,表明反對佔領中環。他直指「佔中」只會傷害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又未必能達到民主目的。遙想近日李氏撤資傳言,是次雖曰反對,卻間接承認「佔中」的震懾力:可以癱瘓香港的政經中心,色厲內荏之舉。同時,這種官方表態亦為反對派打下了強心針。素來主張政改立場妥協的民主黨,一反常態強硬起來。何俊仁表明,民主黨只會接受符合或高於國際標準的特首普選模式,其他方案絕不支持。何氏言論不外乎泛泛之談,亦聊勝於無。這可以見到「誤讀」的後果,乃是加強反對派的士氣,同時令地產財閥怯場,不敢過份與民意相佐,導致人心思變。
唯有夾實佔中,方有普選可言
是次誤打誤撞,暴露出資本家的怯懦,以及暫時令泛民口頭上一致爭取普選,對於形成政治改革的風氣,當然有所幫助。然而,反對派裹隱藏著一些不利的客觀因素,一直未曾解決得到。那是各黨派的立場不一致,民主黨隨時向政府妥協,出賣香港人。
要知道反對派毫無從政經驗,其最為厲害的武器,不在於他們能否提出一個有效的普選方案,而是他們能否推動佔領中環。換句話說,就是反對領袖他們的道德立場,是否可以堅持公民抗命。只有這樣的決心,方會號召大量市民上街,迫使政府重開談判桌,盡快安排如何落實普選。但是「佔領中環」的倡議者戴耀庭的構想中,當中強調以「商議性公義」﹝deliberative justice﹞由各界人士商議出一個普選方案,與現實有些出入。這亦使泛民政黨及團體聯合成立的「真普選聯盟」,勉強形成彩虹聯盟。該組織名曰爭取民主,卻是民主黨重新奪取龍頭的場所。民主黨的底牌昭然若揭,就是接受提名委員會,保證其黨員可以「入閘」參選。從該組織月前假借公眾諮詢,乘機推出三個不民主的方案,可見一斑。反對派沒有道德底氣,故此未能將佔領中環化為形勢,向特區政府施加壓力。
這些影子談判者各懷鬼胎,無法代表港人出頭,注定失敗。解決的方案,就是「夾實佔中」,放棄以民主黨為首的「真普選聯盟」為代表,並與之區隔。同時各個小黨應當聯手發起五區總辭,令普羅大眾利用選票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同時宜應採用本土議題,混合佔領中環宣傳,方可令港人相信,泛民政黨與港人同心同德。當五區公投發起後,由於那些辭職的議員不能參選,卻可以組成委員會,作為發動佔領中環的司令部,即可挽回該運動的公信力。到了真正佔領中環的時候,只需要仿傚反國民教育示威,自會有大量群眾參與,無須自設上限。撤退與否,則需要那五位辭職議員投票作實,避免重蹈覆轍。有了持久的對抗力量,使佔領中環成事,香港市民方有與極權政府談判之本錢。
from 城邦論壇 http://www.hkpolis.com/criticism/lai-chi-hang/%E9%BB%8E%E5%BF%97%E6%81%86%EF%BC%9A%E6%B0%91%E4%B8%BB%E5%BD%A2%E5%8B%A2%E5%8D%B1%E9%9A%AA%EF%BC%8C%E5%94%AF%E6%9C%89%E5%A4%BE%E5%AF%A6%E4%BD%94%E4%B8%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