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努力戒掉从日本沾染的习惯:依赖出口以及信贷刺激的投资来驱动经济成长。经济学家认为,这种习惯导致中国经济不平衡,对房地产和迅速失去成本优势的那些产业投资过度,其中包括矿业、电子产业、汽车产业和纺织业等。薪资不断上升,投资回报则不断下降。
随着经济成长放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似乎决心避免美国式的金融危机,包括广泛的企业破产和就业岗位流失。
但经济学家指出,为了避免这种危机却可能导致问题产业苟延残喘,从而阻碍实现更加可持续成长的努力,并造成吸走日本经济元气的那类“僵尸”银行和企业。
加上中国人口老龄化步伐要快于日本当年,分析师担心中国可能是缘木求鱼。
“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人们认为人口统计数据影响不大,”摩根士丹利驻香港首席亚洲分析师Chetan Ahya说。“我担心通缩风险。”
对于一个经济增速为7.5%,且消费者物价年增幅达2.7%的经济体来说,通缩似乎不太可能发生。但分析师警告称,中国在许多方面都与1989年时的日本相似,两年后日本经济崩溃。
像日本一样,中国依赖银行将资金引导至出口行业,以此创造就业和为企业发展融资。做为回报,利率受到管制以确保银行获得可观的利润。因为最赚钱的贷款是那些发放给风险最低的借款人的贷款,所以银行贷款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
如日本1980年代所做的那样,中国试图通过部分放松金融行业的管制、创造新的融资渠道和进行债市及其他非银行贷款的方法来弥补。但正像日本一样, 此举反而鼓励银行更多的放贷,而非更为明智的放贷,从而助涨了房地产泡沫。情况在2009年变得更糟,当时中国推出了4万亿(兆)人民币规模的刺激计划, 以抵挡全球危机的冲击。
参看中国和日本经济对比相关图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kuc99t)。
摩根大通表示,日本在1980年至1990年之间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127%提高至176%,而中国也从2000年的105%升至去年的187%。
**信用风险**
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投资每增加1元人民币所带动的GDP增长正在下降。经济成长放缓已导致通缩压力的迹象出现:中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自去年3月跌入负值以来,已连续16个月同比下跌;摩根士丹利指出,8.7%的实质借贷成本超越了工业增长速度。
因此一种风险在于,中国的改革举措可能导致经济增速降至足以促发一波违约潮的程度,进而撼动整个金融系统。
“放缓信用扩张的步伐非常重要,”摩根大通高级中国分析师吴向红表示。“但如果经济放缓及去杠杆化的力度过大,可能会为实体经济带来过大的下行风险。”
她及其他一些分析师警告称,更大的风险是,中国政府为了避免其所不愿看到的社会动荡出现,反而会鼓励银行业者延长处境艰难的借款人的还款期限,以帮 助后者维持运营,就像日本银行业者1990年代的做法一样。这就导致银行无法向有助于重振经济且有盈利能力的新生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外界对中国最近试图缓和经济减速势头的举措看法不一。上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对小微企业减税,并减少进口企业的繁琐程序,外界欢迎这样的调结构举措;但对于支持外贸信贷以及加速铁路投资,则带有“微型救助”的意味。
同样,一些分析师认为,本月央行降低贷款利率下限的举措,是朝着使银行根据风险情况确定贷款利率的方向前进的正面举措。其他人认为,日本式的“监管宽容”有助于银行为其最佳客户进行贷款再融资,这样他们可以将存款贷给需求更加迫切的借款人。
“由于利润率将下降,所以银行将会试图通过降低信贷标准来提高放贷规模,”前日本央行官员、现任大阪经济大学教授的Wataru Takahashi表示。“1980年代末的日本银行业者就是这么做的。”
**日本也可能提供解决方案**
部分经济学家提醒不要夸大二者的相似度。“把中国比作1990年代的日本,有点太过分了,”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Changyong Rhee表示。
Rhee等人认为,中国的开发程度较低,具有需求潜力,而富裕的日本则不具备这点。中国落后的内地省份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且目前看起来没有什么用途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不久以后就会用到。
中国把更多的居民迁入城镇,也是经济成长的一个来源。
但较低的开发程度也使得中国更难以经受就业增长乏力和薪资停滞的压力。而且城镇化的影响可能不如以前那么突出:中国超过一半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农村地区人口的年龄中值约为40岁,不太适合迁往其它地方寻找新的工作。
最终,可能是人口结构把中国拖入日本式的通缩轨道。由于实行一胎化政策,中国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已经在萎缩。这正是日本在1990年代面临的状况,当时导致消费下降和经济增长急剧下滑。
这可能从日本找到对策。日本政府正采取大胆的新举措降低借款成本,以对抗通缩,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消除阻碍经济成长的瓶颈。
“在信贷泛滥之后,需要做两件事来避免通缩,”摩根士丹利的Ahya表示,“第一个是良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响应,第二个是结构性改革。”(完)
相关日志
- 2013/09/18 -- 雁田故事——中国经济的缩影
- 2013/09/15 -- 王建:香港经济增长能力长期衰退的现状与原因
- 2013/09/12 -- 《纽约时报》“腐败泡沫”破灭,印度经济盛筵难再
- 2013/09/10 -- 煎熬温州:是谁抽掉了实业的血?
- 2013/09/06 -- 印度经济衰退暴露国家深层顽疾
- 2013/08/15 -- 你们身边的制造业到底怎样?
- 2013/08/14 -- 郎咸平:“伴随我们走完余生的不是中国梦,是萧条叠加萧条”
- 2013/08/14 -- 高善文:中国经济最坏时候还未到来(内部发言)
- 2013/08/13 -- 中国经济放缓令电网“轻松”度夏
- 2013/08/04 -- 陶冬:7月官方PMI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5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