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2 October 2012

新型病毒肆虐沙國,SARS陰霾再現

肺組織裡的SARS冠狀病毒。

 

2003年2月21日,一名住在廣東的65歲醫師入境香港,住進九龍一間旅館的九樓,沒有人確切知道他在香港期間的去處,但他途中與十多人接觸,多數為同樓層的房客,有些住在其他樓層。醫師當時染病一星期,症狀起初近似流感,後來卻演變為肺炎;隔天他離開旅館,前往香港醫院,當天即去世。

之後數日,曾與這位醫師接觸的人員陸續離開旅館,多數皆為旅客,香港不僅是港口與轉運樞紐,亦為太平洋沿岸諸國民眾的熱門商務與購物去處;這些房客之後轉往越南、新加坡、加拿大、愛爾蘭,部分人士也開始覺得自己染上感冒。

一個月內,14國衛生機關共錄得逾1,300件呼吸道疾病案例,追本溯源皆與這間香港旅館有關;五個月內,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共累積8098件病例,在全球26國造成774人喪命。

SARS在流竄全球之前,已在中國蔓延數月,但從未離境;這種病症源於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簡易療法,沒有疫苗,儘管只存在於極少數人體內,卻迅速散播至全球。也因此每當世界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各國衛生機關就相當焦躁,因為無數人都在此交會、互動後,又各自離去。

如今沙烏地阿拉伯當地似乎出現一種新型病毒,其感染途徑與致命症狀都讓人十分憂心, 以下為疫情近期情況:

過去幾個星期,新型病毒顯然只造成極少數死亡案例,一位目前在英國就醫的病患曾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而日前與他感染幾乎完全相同病毒的一名沙國公民已經因此喪命;沙國境內亦傳出第二起致死案例,外界也曾在今年四月擔心,與沙國接壤的約旦恐將爆發呼吸道疾病疫情;丹麥政府亦已隔離五名病患。

世界衛生組織已發布警訊,並整理出初步病例概況,包括發燒、咳嗽、曾前往卡達或沙烏地阿拉伯、曾與這兩國旅客接觸,不過因為事態尚不明朗,故許多案例其實可能毫無關聯,因而暫時高估疫情嚴重性。

各界對新型病毒還很陌生,故尚未正式定名,不過已確認與SARS等其他冠狀病毒有關,英國衛生保護局日前已公布新病毒的相關樹狀圖,以及分子診斷實驗資訊,不過病毒學家兼評論員拉卡尼洛(Vincent Racaniello)已警告,柯霍氏法則並不完備,強調雖已在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體分離出這種病毒,但尚未證實是病毒引發這些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哈特(Gregory Hartl)多次提醒媒體,「這種病毒並非SARS,不會成為SARS,與SARS亦不相似」,不過也未必能令人安心,因為他同時提到,「目前就我們所見,新病毒與SARS明顯不同,會迅速造成腎衰竭」。

至今情勢令人憂心,是因為新病毒主要出現在沙烏地阿拉伯,而伊斯蘭教的麥加年度朝聖之旅又即將舉行,每年吸引逾200萬人前來,處處人滿為患,且信眾之後也將返回世界各地。

各界一直擔心朝聖期間的傳染病問題,例如英國在2005年的文件內,即提到H5N1禽流感病毒為跨國威脅,沙國政府也相當重視,包括要求信徒申請簽證時,必須提出疫苗注射證明新聞報導指出,沙國已開始嚴格篩檢遊客,因為朝聖季節已從9月27日正式開始,不過麥加相關儀式得等10月24日起才舉行。

由於伊斯蘭世界與西方國家關係不時緊繃,例如最近美國大使館在利比亞遭攻擊,衛生單位與政府都不希望朝聖與傳染病產生關聯,但SARS等疾病傳播相當快速,一個月對現代公共衛生顯然是一大挑戰。

以下提供幾項可獲取最新消息的管道:

1. 世界衛生組織

2. 英國衛生保護局資源清單

3. Mike CostonCrawford Kilian的部落格,兩人完全無酬地追蹤國際公共衛生動態

也很推薦各位留意加拿大通訊社記者Helen Branswell的報導,他是目前少數曾報導十年前SARS疫情的線上記者(例如這則消息)。



from WIRED.tw http://wired.tw/2012/10/12/coronavirus-memory-sar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