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2 October 2012

數碼廣播電台停播 政府被動角色令表達自由受損(人權監察10.10新聞稿)

數碼廣播電台停播 政府被動角色令表達自由受損
香港人權監察新聞稿 2012年10月10日

香港數碼廣播電台 (DBC) 在多名股東表明不再注資下,宣佈今晚正式停播。香港人權監察關注事件發展,認為事件嚴重影響香港的言論平台及表達自由,同時亦關注到DBC大股東兼台長鄭經翰早前指有股東有政治任務,打壓反對聲音,藉商業理由結束數碼廣播電台。

人權監察認為,DBC停播令聽眾即時失去收聽其廣播的機會,社會亦喪失一發展中的言論平台,影響香港的言論空間,其工作人員和本地亦失去了寶貴的職位,更令日後私營投資數碼聲音廣播更形艱巨,為公營推展聲音數碼廣播增添困難,嚴重窒礙了今後香港聲音數碼廣播的進一步發展,長遠地損害本地的廣播事業,障礙開拓大氣言論渠道,損害整個社會的表達自由。因此,DBC停播明顯涉及和有損重大公眾利益。如果其間牽涉政治打壓,更是公眾利益攸關。

儘管公眾利益攸關,人權監察注意到政府卻企圖置身事外,任由DBC面臨停播而未能履行廣播牌照中提供廣播服務的責任,既未有就鄭經翰提出的指控進行調查,又以『政府一般都不會參與私營機構內股東之間的糾紛』為由, [1]拒絕介入協助股東間的溝通,以增加DBC繼續廣播的可能。

DBC停播明顯涉及重大的公眾利益,情況特殊,斷非政府說的『一般』情況,政府既有責介入協助股東間的溝道,更有責任調查上述鄭經翰提出的嚴重指控,否則當局就是不負責任,令人質疑政府的最終目的是否希望DBC停播,又或樂於減少社會上的廣播服務。

人權監察亦留意到傳媒報導,指拒絕注資的股東並無接受鄭經翰以半價向對方購買股份、或鄭經翰以半價出售股份予對方的建議。如果報導屬實,人權監察對這決定感到十分奇怪,難以相信這是個合理的商業決定,因為對拒絕再注資的股東而言,買股或賣股似乎更符合其經濟利益。人權監察促請DBC股東就其決定向公眾清楚解釋,包括當中是否有政治考慮或有否受到政治壓力,抑或有更多的其他內情,以釋公眾疑慮。

人權監察促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等政府官員盡力保障表達自由等公眾利益,把握這最後機會即時介入協調各方股東,盡最大努力繼續讓DBC為市民提供服務。

註釋:
[1]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與傳媒談數碼聲音廣播,2012年9月27日。蘇錦樑在回答傳媒查詢時又說『支持數碼聲音廣播服務在香港的發展,也希望香港數碼的各方都有共識,讓香港數碼繼續提供服務,讓香港市民有多些數碼聲音廣播的節目選擇,我希望鄭經翰先生和有關人士能夠達到共識。』http://www.cedb.gov.hk/ctb/chi/press/2012/pr27092012d.htm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