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我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政圈軼聞:有一次,有人與一位現已卸任的特區政府高層領導聊天,過程中說到「阿爺」最忌的應首推公民黨,怎料這位高層聽後卻搖搖頭,吐出一個「錯」字,並說上面最忌的,其實是民主黨,因為,公民黨靠的是幾個政治明星,要「解決」他們還不容易,上面最忌的,反而是民主黨的地區組織和網絡。
民主黨在高峰期,如在2003年的區議會選舉,曾經贏得95席;在2007年的區選,仍能拿到59席;到了上年,看似日薄西山,但仍能摘下47席,始終「爛船仍有三斤釘」。對比其他泛民政黨、政團,只有寥寥數個區議會議席,這是民主黨今天已經沒有政治明星但仍被不少人視為泛民旗艦的一大原因。
「樁腳效應」
選舉中有所謂「樁腳效應」,那是指一個政黨若然在某個小選區擁有區議員,那麼該黨於立法會選舉在該區的得票率通常都會比較好,因為這些樁腳在選舉中起到一定的「箍票」作用。有樁腳的落力拉票,再加上地區工作日子有功,累積處理了相當數目的居民投訴和求助個案,以及收集了相應居民的電話、地址等聯絡方法,在立法會選舉中為該黨提供地區辦事處作橋頭堡及種種選舉資源等,該黨的選舉工程會事半功倍,選民對有關政黨及其派出的立法會選舉候選人,都較易產生好感。
4年前,民主黨的資深成員李永達曾經說過,地區工作講求的是汗水和精力消耗,在看到一些友好泛民政黨選前民調支持率「高開低收」的情况,他語重心長的說,新政黨總需要一些時間去發展,但如果沒有「樁腳」,當選舉遇上大風浪時,後果便難預料。
4年前,筆者曾在《明報》撰寫了〈樁腳的選舉功能〉一文,透過系統化的票站數據考察,驗證上述的看法。
文中發現,幾個主要政黨,於擁有自己區議員的選區,確是可以在立法會選舉中收到頗為不錯的樁腳效果,尤其是民建聯、民主黨和民協等,都拿到近三成的得票率,優於這些政黨各自的立法會選舉總體得票率。有趣的是,即使在曾派員參選區議會選舉但無贏出的選區,其得票率,都優於其立選總體得票率,顯示仍有一定的樁腳效應遺留。
民主黨樁腳表現出現插水式下跌
那麼4年之後,今屆的結果又如何呢﹖讓我們再次回歸到系統化的票站數據考察。
最讓人詫異的是,民主黨的樁腳表現,竟然出現插水式下跌﹗從附表一可見,在該黨擁有區議員的票站,於今屆立法會選舉中的平均得票率,由上屆的30%,急跌至今屆的20.2%﹗
這不是出於大環境和政治氣候的整體變化,從附表一可見,擁有全港最多區議員、本港樁腳的大戶、上屆區選共贏得136席的民建聯,在該黨擁有區議員的票站,於今屆立法會選舉中的平均得票率,由上屆的29.9%,下降至今屆的26.8%,跌幅相對輕微。
泛民地區小黨樁腳效應反更突出
更讓人擔憂的是,從附表三可見,一些泛民的地區小黨,如派出范國威參選的新民主同盟、派出梁耀忠參選的街坊工友服務處、派出譚國僑參選的民協,其樁腳在今屆選舉仍然發揮相當顯著的效應,相應得票率有21%、37.3%及26.8%。(新同盟、街工、民協上屆區選贏得的議席分別是8席、5席、和15席)
驟眼看來,新同盟的表現似乎較為遜色,與民主黨相若,都只是兩成左右,但如果大家記起范國威的整體得票率只有6.2%,那麼充當樁腳的現任區議員為范開出21%即3倍多的得票率,那麼便會知道范的那些樁腳,表現實在突出。
從中可見,建立了近20年,曾經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一度讓民主黨在選舉中所向披靡的那部選舉機器,如今已經出現了生鏽的現象,齒輪和螺絲亦開始鬆脫,讓人不禁為該黨擔憂。是該黨的地區組織已經日漸鬆懈﹖是民建聯和工聯會在地區層面的步步進逼真的讓該黨喘不過一口氣﹖還是有其他原因﹖這是該黨迫切要檢討的課題。
如果前述的軼聞為真,民主黨選舉機器開始生鏽,那就是「阿爺」最希望見到的結果,又抑或是,一個處心積慮的結果呢﹖
from 香港雜評―梁文道 http://www.google.com.hk/search?q=%E6%B0%91%E4%B8%BB%E9%BB%A8%E9%81%B8%E8%88%89%E6%A9%9F%E5%99%A8%E9%96%8B%E5%A7%8B%E7%94%9F%E9%8F%BD%EF%BC%88%E7%AB%8B%E6%B3%95%E6%9C%83%E9%81%B8%E8%88%89%E7%B3%BB%E5%88%97%E4%B9%8B%E5%8D%81%E4%B8%89%EF%B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