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2 October 2012

路透社:中国政府有意破除大型国企垄断地位 但国企另有图谋(尾大不掉!)

撰稿 朱球/雷大为

路透香港10月17日电—中国共产党正在筹备下月的十八大会议,准备采取一项大胆行动:打破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

但这些垄断国企另有想法.

国家电网公司是实力最强的国企之一,其掌门人是政治头脑精明的电力工程师刘振亚.今年夏季,中国近邻印度饱受大规模停电之苦,刘振亚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召集部下在北京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吸取印度的教训.他的结论是:中国应该保持国家电网公司在输电与配电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电网负责向近90%国土上的11亿人口供应电力.

“反思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多起大面积停电事故,坚持正确的电力改革方向至关重要,”他在7月31日下午召开的会议上对下属表示,当日印度连续第二天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据国家电网公司官员援引一份公司备忘录,刘振亚还指出,维持国家电网公司及其160万员工作为一个单一实体,”将有利於供电安全”.

可想而知,现年61岁的刘振亚希望保持现状.他是山东人,一直在山东电力行业工作并不断升迁.令人瞩目的是,他与政府唱反调.

即将卸任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中国将努力破除垄断.他说,”我们必须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

所有迹象都显示,下届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将基本上遵循上述精神.外界普遍预期,习近平将接替胡锦涛,而李克强将接过温家宝的总理职位.批评人士表示,大型国有企业的庞大规模与市场主导地位,给腐败和浪费创造了巨大的机会,拖累了经济发展,并导致消费者的成本上升.

在十八大召开之前,中共遭遇几十年来最大和最棘手的丑闻: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妻子因谋杀一名英国商人而被判死缓.

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薄熙来事件暴露出中国高层存在深刻分歧和激烈的派系斗争.新的领导人面临打破效率低下的国企垄断的压力,以重现中国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蹟.在经济政策方面,共产党内同样存在分歧.

**政府扶持下的国企**

国企日益坐大,是共产党自己造成的结果.经过了1990年代的萎靡不振後,过去十年来中国国企强势复苏,并控制了广大的经济领域.

十年前重点强调国有制度是维护共产党统治地位之重要基础的决定,促成了国有经济的强劲增长.随後数十家行业巨擘被创造出来并被扶持壮大,而许多小型且低效率的国企则被关停或出售.

虽然私营企业也随之兴起,但许多这些受保护并享有特权的国企在随後的一轮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中获得蓬勃发展.

目前,国有企业及其附属公司占中国经济总量和就业的一半还多.2012年财富全球500强公司中,70家大陆企业榜上有名,其中65家是国企.国家电网是全球第七大企业.石油巨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注: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Sinopec Group)和中国石油(0857.HK: 行情)的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分列第五和第六位.据官方资料,CNPC和中国移动(0941.HK: 行情)2010年的总利润,比当年中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的利润总和还要大.

国有企业变得如此之大,这使得经济学家指责它们扼杀创新并限制私营企业的发展机会.官方资料显示,民营企业几乎占到就业增长的全部.”由於出口增速料在未来几年放缓,中国需要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释放民营经济的增长潜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说.

然而,分析师指出,中共领导人正寻求的国企改革会很有限.他们不会做任何事来动摇公有制主导地位,也不会将国有资产大面积私有化.他们只是想把部分国企拆分,或者在国有企业占垄断地位的领域引入更多的民间投资,其中包括能源、电信、铁路和银行等行业,以期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之际,维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活力.不过,国家仍将在银行、军工、资源、电力、电信和运输等战略性行业保持控制地位.

“新一届领导人可能在目前国企垄断的行业中引入更多的竞争,”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说.”但他们肯定会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保持公有制作为经济支柱的地位.”

在领导人换届之际,国企在中国经济中扮演何种角色的讨论日渐白热化,这预计在11月8日北京举行的十八大後会有定论.

**民企角色**

现在判断未来领导层能否有足够魄力来撼动国家电网等巨型国企,还为时过早.但相关监管部门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由於新领导层的背景以及他们都曾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任职,或会采取措施来扩大民企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他们指出,习近平曾是福建及浙江省的高级领导,後来短暂调上海,而这些地方都是中国蓬勃的市场经济前沿.

刘振亚及其他大型国企高管在这场博弈中处於强势地位:通过几乎无限享有国有银行的金融支援,他们在战略性行业保持垄断.而且,他们还享有强大的政治人脉.他们全部由党中央委派,并且其中很多人本身就处於权力高层.刘振亚是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这些国企的护卫者在改革中不会轻易放手.他们的论点是:大型国企一直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关键推动力,是基础建设和工业繁荣的主要参与者,为经济的长远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共的求是杂志上月一篇长稿指出,国企垄断适合中国国情.该文将外界对国企的批评与西方阴谋破坏中国经济体制及国企的海外竞争力联系起来.

求是杂志还称,不要幻想私有化能解决垄断行业现存的各种问题.

**银行竞争**

改革派在6月取得了一些进展,期间国有银行在设定存贷款利率上被赋予更多灵活性,在竞争存款和客户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中国的存贷利差相当大,在全球排前列.

又是温家宝总理带头呼吁作出改变.他在4月讲话中指出,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不过,就在6月7日人行宣布上述利率决策的前几天,阻力还非常之大.

当时,包括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内的主张这项变革的监管官员,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在一场闭门会议上陷入激烈辩论.中国银行(3988.HK: 行情)(601988.SS: 行情)董事长肖钢是反对这项变革提议的人士之一.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肖钢称这个做法会损害中国的银行业.

“中行董事长肖钢表达了强烈反对的建议,并在发言中情绪激昂,时不时用手拍打着桌子,”消息人士称.

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1998年开始受到政府的一系列救助,剥离大量坏账,进行了改制并在股票市场融得巨额资金.如今,由於参与政府2008年推出的4万亿(兆)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这些银行再次面临陷入坏账激增的困境.

**丑闻与贪污**

批评人士并以中国铁路垄断产生的丑闻和贪污为例,指出规模与权力不受约束时所滋生的弊病.

今年5月中国以经济犯罪起诉铁道部前部长刘志军,并开除其党籍.据新华社报导,刘志军涉嫌收取巨额贿赂,并滥用职权帮助一家投资公司获取”巨额的非法利润”.

“我们现在大踏步往回走,走向计划经济,走向权贵资本主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

刘振亚曾近距离见证高层腐败带来的结果.

2002年,当他任国家电网的前身–国家电力公司–的副总经理时,他的上司,当时的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在一宗贪污丑闻中逃往海外.北京当局当时称该案涉及损失约10亿美元.

调查发现国家电力篡改帐簿、掩藏收入并夸大成本. 该公司多名官员被捕.高严目前依然在逃.

在高严外逃几个月後,中国当局对电力行业推行全面改革.拥有全国大部分电网和半数发电资产的国家电力公司在这次改革中被拆分.国家电网成为最主要的输配电企业,刘振亚从2004年起出任国家电网总经理.

自那时以来,国家电网就抵制要求其进一步改革的压力.直到去年,它还对包括工程与建设在内的非核心业务保留着控制权. 今年稍早,国家电网才同意向国有煤炭巨头神华集团交出余下的发电业务,总价值约79亿美元.

**强硬的个性**

刘振亚身材魁梧,个性强硬,他对於中国乃至世界将来的电力输送技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并树立自己在这方面先驱的形象.他经常出席各类国际论坛会,乐于在讲演中详细阐述他对於建立新一代高压电网的计划,并论述”智慧电网”的重要性.

据熟悉刘振亚领导作风的人士称,他还效仿毛泽东时代将年轻学生派往乡村基层去学习锻炼的做法,喜欢将年轻工程师派往偏远和艰苦的地区,希望藉此让他们切实了解中国电力行业的现实状况.国家电网未回复路透对其采访的要求.

业内专家预计,刘振亚将会更积极行动,以防止国家电网被拆分.

国家电网的总资产价值为2.21万亿元人民币(3,500亿美元),去年获利534亿元人民币.改革人士认为,如果将国家电网拆分成数个较小型的企业,则可使财务报表更加透明,并可对其作为制定电价重要依据的营业成本做出更清楚的审查,从而有望降低电价.

据一些研究估算,中国工业用电的价格约相当於西方平均电价的75%.但考虑到中国较低的人均收入,电价还是相当高的.

中国政府对於拆分国家电网有两种构想,一种方案是将国家电网分成两家企业,分别负责电力传输和电力分配;另一种方案是按照地理布局将国家电网拆分为数个各管一方地区的企业.中国国务院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要求对输电和配电的分拆进行试点运营,但目前尚不知道此项行动能否以及可能於何时展开.

**越大越好**

刘振亚所提的建议大胆且富有挑衅:他认为国家电网的规模甚至应该更大.

在国内外演讲及演示时,他都推广宣传利用特高压(UHV)技术来解决电力长距离输送的问题.

这项颇有争议、技术上具有挑战性而且成本高昂的技术尚未在大规模电网中进行测试,但它能够明显减少远距离输电产生的电力损耗.

刘振亚认为,利用特高压技术输电是解决中国能源分布失衡的办法:中国煤炭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多位於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而需求则大多集中在东部和南部.

他一直游说政府批准在2020年时建立至多20条国内长距离特高压线路的计划,这些线路被称为电力走廊.业内预计此计划将耗资达到2,500亿美元.

凭藉上述计划,发电站就能建在煤炭生产中心附近,从而降低国内每年通过铁路运输数以十亿吨计煤炭的需求.此外,中国也能有效输送位於偏远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及风能.

“建立特高压输电网将为发展大型能源中心搭建平台,并大规模优化庞大的资源配置,”刘振亚6月在一场典礼上表示,当时他被人民日报旗下的一家刊物评选为”2012中国能源年度人物”.

**官方态度相异**

一些行业专家称,这种庞大的新电网将会巩固国家电网在传输方面的垄断地位.但有迹象显示,刘振亚或面临政策阻力.

“特高压技术尚未在全球普及,因此他一口气提那麽多提案确实不太合理,”大华继显分析师石燕表示.

“如果你只提议先在小范围内试验这项技术,这还讲得通.”

发改委目前仅批准国家电网所提的五条特高压电线路.发改委希望用更多时间对其它特高压项目的经济性、技术性和环境影响方面进行论证.

“这方面存在很严重的冲突,”麦格理证券的亚洲区公用设施、再生和煤炭研究主管Adam Worthington表示.

争论尚未有定论,刘振亚亦继续推广特高压技术利於国家电网和国家的观点.他向中国政府其他高层表示,维持国家电网不分家有助於中国避免印度那样的大停电.印度上次停电的原因之一是输电网络和配电商各自为营,缺乏协调.

“大不大并不重要,”国电一名官员在反应刘振亚的观点时这样说,”关键是健不健康.”(完)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523?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