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4 October 2012

馬來西亞大選觀察系列(一):大選前瞻


圖: 可以肯定的是,今屆大選會將在社會問政意識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舉行。也許最後國陣成功保住執政地位,但這很可能是激烈選戰下的結果。

新加坡《聯合早報》曾有一篇文章這樣說:「在德國,你知道什麼時候大選,不過你不知道誰會勝;在馬來西亞,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選,不過你知道誰會勝。」也許昔日確是如此,但預料在明年四月前舉行的全國大選結果卻不易估。很多人還在猜測, 究竟今屆大選過後會否變天;結局會是執政黨巫統繼續一黨獨大, 還是反對派人民聯盟(民聯)成功更換政府。

2008年的「政治海嘯」
過去五十年間難以想像的變天現在已非無稽之談。 2008年舉行的上屆大選就被形容為「政治海嘯」。以巫統為首的國民陣線(國陣)長期壟斷國會的局面首次被反對派打破,222個議席中僅得140席,失去佔國會議席三分之二、主導修憲程序的優勢。 在州議會選舉中,反對派勢力也有駐足增長。2004年,反對派在13個州政府中僅贏1個州;四年後,他們已成功拿下5個州政府。

對國陣執政的不滿,主要集中於國家犯罪率上升、 生活成本愈來愈高、貧富懸殊、貪污與黑金政治醜聞不絕等問題。種族、 世代與城鄉是三個有助理解國陣支持度變化的切入點。相對民聯而言,國陣更鮮明的「馬來人優先政策」色彩,令它失去華人與印度人的支持。有學者分析, 08年大選華人與印度人對國陣的支持度急劇下滑,分別從04年的65%、83% 跌至36%、48%。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沒有跡象顯示, 馬來人優先政策已失去馬來選民支持,他們對國陣的支持度亦見下跌,從04年的65%跌至58%。另外,25-40歲的選民傾向票投反對派,國陣支持者則相對多是較此年輕或年老的選民。因為城市資訊流通更便捷、 鄉郊居民更依賴政府援助, 城市選民比鄉郊選民更傾向投反對黨。

變天將臨?
不過,儘管反對派的政治實力成功壯大, 今屆大選仍然充滿懸念, 理由有三: 一. 上屆大選中, 國陣與民聯各有相當高比率的國會議席靠險勝得來。 國陣140個議席中,得票率比對手僅高出10%或以下的議席有56個;民聯82個議席中,同樣的議席有54個;二. 有論者指,08年的大選結果雖然顯示有更多選民對國陣感到失望,但不等如他們真心期望變天。事實上, 民調顯示,儘管反對派領袖安華民望相當高,沒有多少受訪者真正期盼他當上總理; 三. 從08年至今新增了二百萬選民, 當中大部份是35歲或以下,他們的投票意向會為今屆大選更添變數。

首相納吉的選舉工程
2009年4月,前首相阿都拉因為國陣選舉失利成為眾矢之的, 受壓下台。納吉接任, 成為現任首相。分析指,國陣內部期望納吉能帶領黨重奪國會三分之二的議席 (即148席),至少要比上屆所得的140席多;又或者比上屆多贏一個州。

為滿足黨內期望,首相納吉積極打造銳意改革的型象來爭取支持。剛上任他就提出「一個馬來西亞」的政治理念,強調種族共融、國家團結,試圖挽回華人與印度人的支持。 2011年7月, 5萬人參與、爭取公平選舉的淨選盟2.0人民集會被政府以武力清場。 為回應輿論壓力,納吉在同年9月出人意表地宣佈廢除聲名狼藉、 類似香港23條的內部安全法, 以顯示政府維護公眾自由與民主的決心。改革幅度之大不單令馬國人驚訝,更掀起鄰國新加坡對本國內安法存廢問題的爭議。另外,在今年剛發表的2013年度財政預算案中,納吉著意為大學生提供各項新的支援政策, 以討好年輕選民。 原因是有投票權的大學生佔全國約1300萬選民中近12%,而且他們大都是中間選民。更重要的原因,是國會今年四月修改法例,容許21歲或以上的學生參與政黨活動,推翻自七十年代起壓制學生運動的政策。大學生將會因此成為各政黨競選中的重要人力資源, 進一步左右大選結果。

國陣面臨的三大挑戰
這些改變是否足夠為國陣挽回支持仍屬疑問, 因為納吉與其政黨目前面臨三大挑戰:

一. 公民社會愈來愈關心政治,既預示選民對國陣有更高期望,也反映他們對國陣的不滿正在浮面,這使國陣的選舉工程更艱鉅:
隨著城市中產愈趨重視意識形態立場,近年馬國政治辯論文化開始普及,政客需要有更強的論述能力才能贏得支持。反對政府決定、要求讓國民在政策制定過程有更大參與權的社會運動亦逐漸壯大,當中包括保育與綠色運動。2011年底, 國家基建公司計劃在被稱為吉隆坡唐人街的蘇丹街地底興建車站。在缺乏咨詢、通知期短、處事不透明的情況下,基建公司征用地面三十四家百年老店,不單令當地華人震怒, 更觸發社會保護「集體回憶」與社區的意識。為阻止政府計劃,保育人士發起一連串運動, 包括聯署、 開研討會與講座、 搞社區藝術計劃等來營造民意向政府施壓,迫使納吉在今年三月與保育人士進行閉門會議來拆彈,並於數日後公開承諾發展不會犧牲保育。

在關丹, 政府經濟至上的政策同樣不受歡迎,更引起全國性的抗議運動。上年,政府批准澳洲萊納斯公司在關丹開設稀土提煉廠, 令社會非常擔心工廠會污染環境與泄漏幅射危害公眾健康。 事實上, 這種憂慮並非無的放矢。 早在八十年代,村民與壓力團體極力抗議日本三菱在霹靂紅泥山開設稀土廠。 雖然最終成功使該廠在1992年關閉,但仍難補傷害。後來有測量結果顯示, 工廠附近的輻射水平超標25倍,使當地有嬰兒先天殘障,更有人罹患血癌。今年2月, 就有15000人在關丹參與綠色盛會2.0反稀土廠,是大馬歷史最大型反公害集會。 運動中堅分子包括專業人士, 退休公務員與在關丹居住的商人。集會更得到藝人如光良與梁静茹、身在海外的馬國人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聲援與支持。凍結萊納斯稀土廠臨時營運執照的法律訴訟仍在進行, 11月8日將會有裁决。 分析指,這類環境議題很可能會影響國陣選情。

二. 選民仍然懷疑國陣推行改革、改善執政表現的誠意:
納吉擺出銳意改革的姿態,似乎不足以令民眾相信國陣的執政表現已有改善。從默迪卡民調中心剛發佈的民調可以窺見民眾這種想法。 報告指沙巴選民對國陣州政府滿意度下滑, 認為沙巴走在正確的方向的選民從09年11月的66%跌至今年9月的21%。各大族群與城鄉居民對州政府表現的滿意程度均全線下跌。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理應是政府忠實支持者的回教族群滿意度跌幅最大,從79%跌至62%。非回教土著與華人的滿意度則從69%、 35%跌至58%、29%。今年7月已有學者指,沙巴不再是國陣的票倉;國陣甚至可能會在沙巴大敗,22個議席中輸掉14席。

納吉雖然仍能保住過半支持率,但民望不斷下滑。 2011年8月, 他的民望陷入就任兩年後的最低點59%。其後因為推出「一個大馬人民援助金」計畫,支持率上升至今年2月的69%。今年4月,約10萬人參與的淨選盟3.0集會過後,納吉民望跌至65%. 9月, 他最新的民望進一步跌至58%,反映「一個大馬人民援助金」等派糖政策的效力已減退。不滿政府的主要是高收入, 年輕與華裔選民。

三. 民眾對反對黨的執政能力愈來愈有期望與信心:
分析指,年輕選民可能已對國陣執政55年感到厭倦, 因此會較期望政黨輪替。檳城研究院學者劉鎮東更指,國陣不單失去華裔與印度選民支持,而且其馬來支持者也不斷流失。與此同時,經過四年試煉,民眾逐漸相信反對派具備管治能力。近年更開始有前公務員加入行列,使反對派更具行政經驗。

威權政治的前路
可以肯定的是,今屆大選會將在社會問政意識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舉行。也許最後國陣成功保住執政地位,但這很可能是激烈選戰下的結果。選舉大概會引起更多思考,例如威權政治應該如何自我更新,才能應付社會愈來愈多樣的訴求、 愈來愈強的問政慾望、同時達到善治目標? 又或者問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在現今世代, 何謂善治? 不論對香港還是新加坡而言,這都意義深遠。

鄺健銘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4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