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晚南丫島的海難,引起關注和討論很自然。無論對災難死者及失去摯親的人,這都是一場慘痛的悲劇。悲劇過後,尋找真相,汲取教訓,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是對死難者及其親屬最起碼的責任。
海難發生以後,除了傳媒不停發放消息,facebook上不斷有貼文貼圖及留言,有人以「港殤」來形容這場悲劇,有人願望港人更團結守望相助,看得出不少港人生出本土意識,哀悼亦著意身份認同,特別在中港矛盾日深的今天,越來越多港人尋找這種身份認同。灰記理解這種心理,只希望這種認同不會發展成一種中心主義便是了。
的確,從後過渡時期,甚至是中英談判開始的八十年代,中國因素便是香港人不能逃避的政治現實,災難也不能「倖免」。灰記還記得後過渡時期的一九九二年除夕夜,蘭桂坊發生人踏人的致命慘劇,當時上月只有數月的末代港督彭定康深宵到現場了解災情及熨問傷者及死者家屬,而當時的新華社副社長張浚生亦不執輸,差不多時候亦做著差不多的事,正是中英各有各做。灰記當時看到這些電視畫面,也覺得怪怪的,覺得英國人仍是有效管治著香港,新華社是否有必要高調地顯示其存在,顯示其對「香港同胞的無限關懷」,是不是發個聲明便足夠?打從六四血案以後,灰記對中共民主改革已沒有信心,對中共承諾遵守一國兩制亦沒有信心,相信這亦是很多香港人的想法。
二十年過去,對英國人尚且不講究「規矩禮儀」的中方,對香港特區的不「講究」就不在話下,所謂香港已回到「祖國」懷抱,那種家長式心態只會變本加厲。這次海難發生後,中聯辦副主任李剛是在特首梁振英「陪同」下到醫院探望傷者,還主動向記者說會要求廣東派打撈船協助救災,說話時梁振英站在他身旁。然後十月二日,中新社作了報道︰
「…记者2日15时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获悉,中国专业救助船舶在香港撞船事故现场已成功救起95人,证实有36人死亡。搜救行动仍在进行中。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员介绍,目前内地方面派出的交通运输部所属“南海救116”、“南海救169”轮等4艘专业救助船舶已抵达香港撞船事故现场开展搜救。同时,现场还有香港方面15艘水警船、3艘消防船及6艘海事船和政府飞行服务队的2架直升机也正全力开展搜救。…
内地方面接报后,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部海事局高层对此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要求交通运输部并海上搜救中心要全力协助特区政府组织搜救。交通运输部高层立即亲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导搜救,要求全力协助香港方面搜救失踪人员,并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船舶的安全管理。…」
facebook有人指這篇報道造假,矮化香港。灰記不知中新社記者是否故意寫上「中國專業救助船舶事故現場已成功救起95人」,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除非採取即時拯救行動,否則被困在被水淹沒船艙(被撞船隻一大半在海面之下)的人不可能捱得過數分鐘。換言之,只有利用泳術和及時穿上救生衣或救生圈的人才能浮出水面等候救援。有生還者便說喝了很多海水,以為自己沒有生還希望,但身旁朋友用力把她拉上來,再靠救生衣浮上水面獲救。她哭著說不少當時被困船艙的人已生還無望。
當時能最快到現場的只能是附近船隻,然後是水警及消防船隻,遠在珠江的中國專業救助船根本不可能及時抵達現場救援。這種誤導引起不少香港網民憤怒。灰記理解網民的心情,就是北京有意無意製造香港事事皆有求於大陸,否則甚麼也做不了的形象,對香港殊不公平。再加上李剛先前那種「喧賓奪主」的「表演」,令原本抗拒「西環治港」的香港人,更「理直氣壯」。
熟悉香港海事的人士,接受獨立媒體訪問時便指,這種意外,香港有能力自行處理,中方的做法實屬多餘︰
「問:就中聯辦官員昨晚說,要求救援船從廣東駛來協助救援的安排,你有何意見?這是否尋常的做法?
答:當然好不尋常。理由很簡單,一來附近的船隻會即時參與救援工作,二來消防處只要打破下沉船隻的玻璃便能做到救援,三來這不是甚麼大郵輪和大型運輸船,雖然香港政府部門沒有處理大型海難的經驗及良好裝備,但對此次撞船意外,也應可以應付得來。要求搜救船來港處理這只消兩三分鐘便全部入水下沉的小船,是沒有必要的,對事件也沒有幫助。」
當然灰記也不鼓吹凡是內地官方的協助一概不受,如果香港政府不能獨自處理的災難事故,請外援便理所然,不單止中國內地,外國人也可加入救援,關鍵是主導權應在香港政府,而不是中聯辦。此外,也希望這些香港網民留意,內地不少網民對香港的海難表達了同情,這些來自內地的民間心意,應該受到歡迎。
看來,盛傳由中聯辦「扶植」上位的梁振英,無意也無能力排除這種十分著跡的「太上皇」舉動,即使明知「太上皇」是在踐踏基本法,破壞一國兩制。看來,在中共不節制,特區政府自我矮化下,中港矛盾不會有緩和跡象,這是中共設計的鳥籠一國兩制的必然結果。看來,梁振英政府會在中港民間矛盾激化,如發生港人抗議水貨客的「光復上水」行動後,高調取締走水貨活動,以賺取政治本錢,提升民望,而不會在事情未爆發成中港衝突前及時處理。只是這種管治手法,只會助長右翼民粹,令民粹主義者認為只有利用激烈口號和行動,政府才會「做嘢」。如果說社會撕裂、兩極化、激進化,政府助長右翼民粹也要負一定責任。
回到海難,其實不只港人的生死才值得香港社會關心,香港人曾經對南亞海嘯的受難者押出援手,對內地地震水災表示無比關注,對日本地震海嘯也表達過關懷與同情。但願這種普世關懷也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即使面對越來越激烈的中港矛盾。
from 灰記客 http://greyreporter.wordpress.com/2012/10/02/oct-1-trag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