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中国!”这是瑞士钟表业自金融危机以来经常会说的一句话,而中国豪客也同样在过去数年被视为欧美奢侈品牌及澳门博彩业的收入增长极。但现在这种趋势正在改变,因经济下滑、政府反腐力度加大,内地豪客在奢侈品乃至博彩消费方面开始不再大手大脚。境外消费的中坚地位,正在被中产阶层乃至草根阶层的日用品消费取而代之。比如内地豪客在香港扫货名表、珠宝的情景已经不再,最近一个十一长假,内地旅客在香港消费人均只有5000元左右。
即使是移民海外的中国富人也逐渐变得低调。本周浙江省富商高平因涉嫌洗钱12亿欧元在西班牙被捕后,当地多名华人商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高平家族此前热爱炫富,其妻此前在接受当地电视媒体专访时,曾把记者带到家里,将放在床底下的爱马仕提包一个个拎出来介绍说:虽然打拼得很辛苦,但每天晚上能躺在这些奢侈品上睡觉,也觉得很幸福。在高平案发后,西班牙华商团体在当地华文媒体上发布倡议书,其中一条就是要华人老板们“保持低调,不要炫富”。
本月中旬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宣布,9月份的出口额为17亿瑞士法郎,比起去年同期下跌了2.7%, 这是两年来的首次下滑。其中瑞士对中国的出口额下降了27.5%, 对香港的出口额就下跌了19.9%。新加坡同比下降21%。美国区的销售额下跌了5.4%。
按价值计算,背倚大量内地自由行游客市场的香港,其进口量占瑞士手表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大约是全美购买量的两倍。目前多个香港的主要钟表零售商,比如在香港上市的亨得利、东方表行(Oriental Watch)和英皇钟表珠宝(Emperor Watch & Jewellery)等都承认,最近几个月出现库存水平攀升的情况。太子钟表珠宝行政总裁朱继陶坦承,来自内地的大豪客数目减少,令贵价手表的销情放慢;公司上半年营业额更减少逾20%,相信全年计营业额最多仅能持平。
即使在金融海啸肆虐的2009年,来自中国的需求也没有像今年的下降幅度那么大。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瑞士手表的2009年出口总值降幅达22%,直接来自于中国大陆的需求量仅下降了15%,而美国的需求下降了38%之多。
另一方面,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对十一黄金周自由行旅客寄予厚望的香港零售市场也失望了。香港零售管理协会在十一黄金周过后透露,,今年黄金周大部份零售类别录得单位数或低双位数升幅,而针对内地旅客的珠宝及钟表类别,录得按年单位数至双位数跌幅,与预期的低双位数增长有差距。因此将原本预计今年黄金周的销售额增幅,由8%下调至5%。零售业协会的管理层更认为,对于中高端商品如珠宝名表等来说,这可能是2003年sars以来气氛最差的一个黄金周。
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更指出,黄金周假期有96万名内地旅客访港,高于去年的77万名,但内地旅客的消费升幅仅5%。内地旅客已由单一购买奢侈品向多元化过渡,人均消费按年下跌25%。人均消费只有5000-6000元。
黄金周后,香港的珠宝股、钟表股乃至澳门赌业股纷纷下跌,这些都曾经是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中国豪客概念股”。六福珠宝董事兼财务总监罗添福透露,香港业务同店营业额跌幅超过30%。而周大福董事总经理黄绍基则表示,现在售价在20万港元以上的高价产品是销售跌幅最大的类别,至于1-5万港元的产品就有所增长。
券商德银认为,香港“黄金周”奢侈品销售下跌,是澳门博彩收入放缓先兆,他们下调明年博彩收入增长预测,同时调低多只澳门赌业股目标价及投资评级。该行发表的报告指出,澳门高注码博彩收入与香港“黄金周”黄金及珠宝同店销售相关度高达七成,而后者今年料录双位数跌幅,故该行亦看淡澳门博彩收入,料第四季贵宾厅收入的倒退幅度,将较第三季的1%加剧,更将澳门整体博彩收入2013年预期增幅由11%降至7%,及将明年贵宾厅收入预期由上升5%降至无增长。
虽然澳门的博彩业收入仍在继续创造新高,但高增长已难以为继。澳门博彩监察协调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澳门博彩业收入同比增幅最高的时候出现在今年1月份,同比增长了34.8%,但是到7月份同比涨幅收窄至1.5%,与2010年金融海啸后,澳门博彩业收入一度增速达70%,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对比。今年9月份虽然因为黄金周的前期溢出效应,收入同比增长12.3%,但仍环比下跌9.5%,是连续第三个月录得环比跌幅。
虽然访澳旅客人数还在增长,但是博彩业的豪客消费额却在减少。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亚洲娱乐资源,是澳门一家专门从事大型赌场中贵宾厅经营的公司,其收入来自于高注码的百家乐(据博彩监察协调局数据,澳门赌场约88%的收入都来自百家乐),旗下的贵宾厅分布在澳门多家大型豪华度假村如威尼斯人、银河、美高梅、新濠、星际酒店内。2012年9月,该公司在澳门贵宾厅的转码数(即贵宾厅vip客佣金收入)为12.4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9.16亿美元下降34.8%;2012年前九个月,其转码数为140.97亿美元(平均每月15.6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3.57亿美元(平均每月15.95亿美元)下降1.8%。而在去年的1-9月,该公司的转码数收入同比增幅是增长113%。换言之,也即2012年前九个月,澳门的博彩总收入同比增长14.9%,但同期澳门博彩业中贵宾厅的月收入增速却在迅速下降。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周婷认为,中国奢侈品销量的增速放缓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有很大关系,而且消费者信心有所下降。原因在于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已经发展了近10年,在一线城市一些频繁稳定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也有一个逐渐成熟和理性的回归过程。还有就是奢侈品假货等负面新闻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周婷任院长的财富品质研究院9月初曾经发表报告,指经过走访全国1200多名富豪后,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七成的千万富豪表示,经济形势的下滑并不会影响其消费水平,半数左右的资产过亿富豪已为未来的奢侈品消费留够预算。但如果从另一个方面解读,也即有3成左右的富豪可能会削减奢侈品购置的预算。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令许多中国豪客削减购买奢侈品的开支:中央反腐力度增强以及严控三公消费开支。在将送礼视为一种文化规范的中国,公务员收受商人的昂贵好酒、珠宝或奢侈品并非罕见现象。但是从郭美美的爱马仕到“表哥”杨达才的21块名表,这两年公务员、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女友的奢侈品配饰曝光成为千夫所指乃至纷纷身败名裂,让公务员们以及富人开始感觉风声鹤唳。
汇丰银行在最近的报告书中指出,中国社会的风气正在发生变化,对富有阶层消费的监督氛围越来越浓重。汇丰银行指出,“为第二位夫人或者女朋友以外的女性购买奢侈品的风气正在消失”。再加上中国正面临着权力的交替,向企业相关人士以及高层官员赠送奢侈品包或者手表的行为也逐渐减少。今年7月,中国政府禁止了政府层面上的奢侈品消费。
不过现在就断言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是否会停止增长还为时过早。我们唯一可以预料的是,在狂热的2010年和2011年之后,大肆挥霍的中国富人会将把钱包捂得紧一些。比如将一次性购入5个lv包的数量减少到两三个,又或是追求一些没有没有商标、稀少价值较高的高端奢侈品,比如以没有商标的低调设计而闻名的奢侈品牌宝缇嘉(Bottega Veneta)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销售增长率高达60%。
相关日志
- 2012/10/10 -- 恒隆董事长曝奢侈品消费减弱 商业地产高端化转型尴尬 (0)
- 2012/10/05 -- 中国大陆游客消费减少 香港奢侈品销售同比下滑10% (0)
- 2012/08/04 -- 调查称中国有钱人开始节制手表珠宝消费 增加国内购物 (1)
- 2012/07/31 -- 浙江到底怎么了?土地卖完大势已去? (0)
- 2012/07/29 -- 石述思: 中国富人集体变穷? (0)
- 2012/03/12 -- 告別「日本第一」傳奇 大國墜落 高素質人民 縱容出最無能政客與政府 (0)
- 2012/10/26 -- 《纽约时报》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温家宝的多名亲属在他任职期间暴富 (1)
- 2012/10/26 -- 广交会二期门可罗雀 我国外贸形势仍严峻 (0)
- 2012/10/25 -- 哈佛教授:对比德国等国 中国真是“市场经济” (0)
- 2012/10/25 -- 《华尔街日报》官员财产申报测试共产党改革决心 (1)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84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