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5 September 2012

從希特拉的鷹巢看民主

鷹巢 (Eagle's Nest)位於在德國阿爾卑斯山脈1834米高的山頂,是一座建於「上薩爾斯堡(OberSalzburg)」山頂的美麗別墅;鷹巢是納粹德國眾高層為希 特拉所準備的 56 歲生日禮物,前往鷹巢須通過五條上山行車隧道,再下車通過一條極度陰森的隧道,轉乘一座完工於 1939 年的升降機, 爬到 124 米上的山頂才到達,孤高的山頂四面懸崖,一邊是童話仙境般美麗的國王湖,另一面則是希特拉的出世之地 - 奧地利的薩爾斯堡,亦是莫扎特的故鄉。

這 個地方叫做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是希特拉的最愛,雖然位於德奧的邊境山區,交通極之不方便,但無論是英國的首相張伯倫,意大利的 獨裁者墨索里尼,都曾經來到這個山區和希特拉會談;而奧地利的舒施尼格總理,亦在這兒被強迫接受「世界上只有一個德國 - 德奧合併」的現實,完成希特拉把兩個薩爾斯堡歸一的鴻圖。

為什麼這個偉大的民族會產出一個魔鬼般的人物?為什麼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會培育出一個殺人如麻的魔王?

唯有認真看待歷史才可持出真相 - 希特拉是如何成長上台的?

德 意志帝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快速成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以一個獨裁的君主政體,在幾近無權的國會陪襯下,經濟急速發展,工商業超越 英國,成為世界的超級強國,然而經濟強國政治卻沒有寸進,國內問題無法解決,保守勢力遂以「愛國主義」為大旗,期望透過對外戰爭去解決國內的衝突,結果帶 來大戰戰敗的絕對毀滅。

希特拉在大戰中以下士身份為德國效力,戰後德國成為了威瑪共和國,希特拉加入及改組了德國工人黨成納粹,於1923 年嘗試在慕尼克發動「啤酒館政變」失敗而坐牢,出獄後則改為想以議會選舉上台,民主可以選出希特拉嗎?

威瑪共和國和今日的香港一樣,是行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這個制度的先天弱點就是會選出大量的少數黨,而無法選出一個多數黨,於是政黨多、散而無力,政黨惡鬥令人民厭惡選舉制度,渴望得一強人去「強政勵治」,去結束「不成熟」的政黨政治。

威 瑪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八條更給予總統「緊急」權力,當國會沒有一個多數黨時,可由總統去委任總理以及各級部長的內閣成員,此法本為「緊急情況」而用,但在 1930 年代面對世界經濟大蕭條時,國家的總理卻一再由總統「緊急」委任,而非由國會多數黨選出,於是小圈子的利益交換控制了政局,一條為保護國家而設的「愛國緊 急法」,卻為有心之士大開方便之門,於是希特拉於 1933 年透過這個方式,蒙騙垂老總統的委任,取得總理的職位。 

納粹黨的領袖既成 為了國家的總理,在民主選舉可無往而不利了吧?以國家各級的選舉機器,政商勾結幾近無限的政黨經費,派衝鋒隊打手去搗亂其他黨派的集會,謀殺政敵,甚至假 扮為共產黨人放火燒掉德國的國會大樓,再通過一條「防共惡法」,假借防共之名監察人民的自由,偷看郵件電報偷聽電話,任意箝制及逮捕其反對者。

一 九三三年三月五日,德國人民在希特拉一生中最後一次民主選舉那天,用他們的選票說話了。盡管經歷種種恐怖和威脅,他們大多數人仍反對希特拉 - 納粹黨雖然以一千七百二十七萬七千一百八十票領先,比上次大選多了五百五十萬票,但仍只佔有全部選票的百分之四十四;希特拉仍然無法贏得半數,加了其盟友 民族黨的選票,雖有了十六席的多數,但距離要達到希特拉的「邪惡政改」所需要的三分二的多數,還相差很遠。

希特拉無法以選舉贏取政權,唯有用更卑鄙的手段 - 解散其他政黨,禁制其他議員出席等 - 日後共產獨裁政權常常模仿的手法,通過把全國的權力集中於希特拉手上,絕對的獨裁元首就此誕生了 - 不是靠民主選舉,而是靠恐嚇勒索謀殺等非法手段。

從鷹巢向下望,詩情畫意人間仙境;但願將來同樣美麗的維多利亞港添馬艦旁,莫讓假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的竊國者,以虛假的歷史蒙騙市民 - 希特拉,可不是民主選出來的。

from 每日一膠.荒謬的香港 http://plastichk.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_11562574558577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