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拒絕中港融合、捍衛港人利益的示威行動今年遍地開花,尤其多由網民自發、非社運常客組織的街頭聚集,例如圍拍D&G、反自駕遊、光復上水站等。網民對中港矛盾反應激烈,不惜直接行動來到衝突現場宣示主權,《香港城邦論》及陳雲於facebook上的言論導向發揮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擁躉眾多,但不少知識分子和社運人對其操弄民粹、挑動中港矛盾的方式不以為然,面對「希特拉」、「右翼大魔頭」等指控,陳雲一笑置之,「無呀,我無變質,我以前的論政文章一樣係講現實政治」。反高鐵時仍與左翼青年一同快樂抗爭,他說萬人圍立會之役失敗,對他來說是重大挫折,「咁多群眾都做唔成事?以後一定要改變方法」。從此向族群政治發展。
「出唔出事係政府話事」
陳雲說,無論高鐵、新界東北,很多關於中港融合和被規劃的項目,骨子裏其實是地產財閥、內地地方政府與港府官員等利益勾結的結果。這點不是跟左翼青年有共同語言?「但講呢啲無人聽,一定要講族群政治啲人先會明。直接去逼大陸人,大家嘈起上嚟,政府驚出事咪要改善囉,這是好實際的民間運動原理,左翼班傻人覺得咁樣唔道德,做乜去恰個水貨客,係地產霸權唔啱點解唔搵李嘉誠?你試吓,你見都見佢唔到啦。要恰梗係恰細,影響大嘛,佢哋又唔係咩善男信女,走水貨話『我唔落嚟買你食屎啦』都講得出。」但用族群矛盾做反抗工具不是很危險?肢體衝突出事怎辦?「出唔出事係政府話事,佢快手快腳搞掂(打擊水貨客)咪唔會出事囉。」
「要取悅所有人就做唔到事」
陳雲認為,在港搞成功的群眾運動要簡化論述──雙非人是蝗蟲、一簽多行來香港打黑工搶飯碗,他似乎很知道自己在以偏概全,「一定要簡化先會有人行動,思想精密都可以有行動,但這要高度組織和政治教育,香港的政黨唔願意做,又唔係我可以做到,無時間,無錢,網絡上講嘢一定要簡短。」但言論煽動族群仇恨,部分網民見到雙非孕婦出了醫療事故歡呼喝采,認為「蝗蟲最好死晒佢」,變得幸災樂禍無人性又怎樣?「咁講只係情緒發泄,香港人唔會見佢入緊醫院專登絆跌佢、見死不救,一路鬧佢抵死一路都係會救。」他反指部分衛道者虛偽,「真係要救弱勢,驚水貨客嚟唔到,大陸細路要食三聚氰胺,你咪過關送去畀佢囉,打咗稅合法架。唔見佢哋愛心爆棚到咁?得個講字喳嘛」。
「我預咗畀人鬧,要取悅所有人就做唔到事。壞名我擔之嘛,或者班高登仔擔之嘛(笑),又唔係佢哋擔,怕乜?其他香港人咪繼續講仁慈呀、普世價值呀、公共理性呀、平等呀咁囉,一班人做壞事另一班人補鑊,係正常社會操作、做政治運動要有這個默契。」
-------------
Vic:2012年9月11日,陳雲在facebook寫了一篇在我看來相當沉痛的網誌〈反雙非人、反國民教育、反東北殖民〉,文中說:「反高鐵之後,我自己反省了一會,之後我用我自己的民粹方法,自己處理中港融合的衝突,此後,我便與八十後社運人分道揚鑣。用民粹還是不用民粹,簡化論述還是堅持全部真理,要成功還是要失敗,要保護香港人的生存還是要保護自己的聲譽,我在二〇一〇年做了個抉擇。之後,好多人覺察到我改變了,不再善良了。」
愚見認為,就政治而言,陳雲已從commentator變成了player,這是很大的轉變。落場搞現實政治,難免會弄髒自己;民粹與簡化論述,必定會傷害陳雲作為評論者的信譽。
我曾在網上看到感覺可信的留言,該網友稱:「我曾與陳雲私下談過2次。他表明自己是深知有些言論是不合理的。他說有些言論確實是故意扭曲、誇大,他認為這也是『現實政治』操作的一部分。我猜度,他是希望藉著這些偏激言論喚起多數人的關注與情緒(當然也包括建立自己的名聲),再利用這些人對抗他最憎恨的土共。」
看來陳雲大概是從反高鐵運動受挫之後,急於利用族群政治來鼓動香港人,抗拒「中港融合」,遂提出「城邦自治論」,自此從文人逐漸變成現實政治的操作者,文章不再嚴格求真,道理不再求全,而是以煽動情緒為上。以真誠標準而言,他的許多文章無疑已不合格。
早在1992年8月,陳雲就有一篇〈捷克文人總統--哈維爾落選的啟示〉(發表於《開放雜誌》,後收入《留德隨想錄》),文中即提出:「唯道德論的政治家未必造福於人民,哈維爾為一例……目前中國在野的民主運動者中,文章之士甚多,而謀略之士則少有。這實是中共的巧計使然,他們將謀略之士困於獄中(如任畹町),而釋放無礙於政權的文章之士(如劉曉波)……」
由此看來,陳雲顯然不滿足於做一個唯道德論的文章之士,而是希望成為成就香港民主自治的謀略之士。作為他的忠實讀者,我為他這番轉變感到可惜,甚至是悲傷,因為近一兩年讀其文章,確實看到不少無法苟同的偏激之言。但是,作為香港人,面對中共暴政,我又希望陳雲在他的現實政治中成就一番事業,捍衛香港的自主性。族群政治無疑凶險,操作不當,後患無窮。但是香港如果像現在這樣淪落下去,遲早是雖生猶死。只希望陳雲理智清明,不要走火入魔。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_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