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吉 剑: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师注意到我的才华
徐孟南: ”考零分“让我找到了宣传教育理念的希望
网易新闻:“高考考零分”的决定是什么时候有的?
吉剑:大概高三。
网易新闻:当时为什么有了这个想法?
吉剑:因为我觉得跟大家一样去参加高考的话,找不到一种好的大师(来指导我)。
网易新闻:为何要选择”考零分“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方式呢?
吉剑:我这样考之后,会引起数学方面大师的关注,我可以凭借我数学特长进去(大学)。另外一方面的话,我比较反对这种教育体制。当时我也考虑,可能没有人任何接纳我,这方面我也考虑到了。
网易新闻:这个计划没有跟任何人说过?
吉剑:当时的话给我最好的同学说过一下。但是他们以为我是开玩笑的呢。觉得不可思议。
网易新闻:你在决定要考零分以后,有没有对上学有排斥?
吉剑:我对这种教育是比较排斥的,但是也没办法。后期的话会不想上课不想读书。
-------------------------------------------------
网易新闻:什么时候决定高考考零分?
徐孟南:07年我高二的时候,那个时候看到06年蒋多多考零分的新闻。受到了鼓舞。
网易新闻:第一次心里头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
徐孟南:比较兴奋。因为我当时就是一股脑认为很多人关注吧。
决定考零分之前吧,我一直在想方设法宣传我的教育理念。我在网上给名人留言,用我的著作去宣传我的理念。我后来看到蒋多多这种零分的方式,有看到希望的感觉,因为之前我宣传没有什么效果,她零分事件受到媒体的关注,我就想我也可以利用这种关注度来宣传自己的理念。
网易新闻:这个想法有跟其他人提起过吗?
徐孟南:没有。怕他们劝我,尤其是我同学什么的。我同学都是中规中矩的人,而且这种零分事件在别人看来不太好。
网易新闻:但多年后你抱怨当时别人没有“拉你一把”。
徐孟南:对,后来是抱怨的。当时心里不愿意跟别人说。如果有人去劝导自己,自己应该不会选择考零分吧。
网易新闻:你做了这个决定以后就不怎么认真学习了?
徐孟南:对。高二就决定考零分,后来成绩就差了。像简单的一些还听。如果深一点的话,我就不听了,习题我就不做了。
知道(真相)之前不厌学,知道之后就厌学了。因为知道教育弊端之后特别的反感,刚知道的时候觉得被教育体制给骗了,越来越反感了,就产生了厌学。
网易新闻:“被骗”具体指的是什么?
徐孟南:之前我就认为教育挺美好的,但是当我看到别人批评它的时候,觉得自己被蒙在谷里的感觉。
高考时——徐孟南:他们没有给我零分,让我很气愤
吉 剑:我希望阅卷老师发现我的才华并上报
网易新闻:你高考的时候,在考卷上写了什么东西?你的姓名和考号?
徐孟南:对。还有我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看法。
网易新闻:当时监考老师有发现你的异常吗?
徐孟南:没有。我伪装的挺好的(笑),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网易新闻:当时有没有过一些紧张或者不安?甚至后悔?
徐孟南:不安是怕被监考老师看到。已经下笔了,后悔也没有用。我写完之后,心情舒畅,所以更不会后悔了,毕竟你做了,说后悔没有什么意思了。
网易新闻: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徐孟南:想做的事情终于做了,心里挺畅快。
网易新闻:最后的成绩下来不是零分,是143分。对这个成绩会有一些意外吗?
徐孟南:当然意外了。而且还有点气愤,为什么不给我零分。
网易新闻:如果你正常高考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徐孟南:如果当时考试的话,三四百分能考的吧。上一个专科吧。
网易新闻:你考虑过不考大学会带来什么样负面的后果吗?
徐孟南:当时我觉得上大学负担挺大的。父母的经济负担挺大的,不想上大学,想快点毕业,然后工作。因为我家里孩子比较多嘛。我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其实上一个专科也没有。大学生不稀奇。
-------------------------------------------------
网易新闻: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场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吉剑:觉得很释然。不知道会不会被看翁,自己自学不知道怎么样,属于未知的状态。
网易新闻:有没有考虑如果这样做的话会给家里面带来压力?
吉剑:这个有的。所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煎熬,表面上看上去会比较轻松,实际做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煎熬。
网易新闻:如果是正常考试的话,你觉得能考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吉剑:当时我是想我直接找大师,我不认准某一个学校。高考以后也有大学他们打电话让我去,我觉得我没必要去。如果是二流的话,没必要学。你跟二流学你就是三流或者是四流。
网易新闻:既然你热爱数学和物理,为什么高考时不想认真地去完成这两科的答卷?
吉剑:高考的数学试卷是为了体现我在数学方面的一些特长。比如我在数学方面意见,物理我也有一些见解。因为就算我把数学、物理弄好,我英语太差,生物也不行,化学的话学得很差,基本上是考不上很好的大学。
网易新闻:你希望阅卷老师看到你的试卷以后,能欣赏你并上报”相关部门“?
吉剑:对。其实我数学完全没有按照它那个题目答,他们改卷的老师也给了我一些分。这就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一种悲哀。
网易新闻:假设你因为这个试卷获得了赏识,而且被录取。会不会对其他正规考试的考生来说会有一些不公平?
吉剑:有的。当时我也是凭实力,你有实力就上,没实力就下,这个没办法的。
网易新闻:最后你没有得到赏识是自己实力的问题还是老师们的问题?
吉剑:这个我也不好评判。怎么说呢?一个明摆着的事实,试卷完全没有答题,改卷的老师给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指望他赏识我,我觉得那是一种无知。改卷老师那么一点德兴,他会帮到你吗?这种老师你还能指望上吗?
高考后——吉 剑:出来做了很多体力活,那些体现不了我的价值
徐孟南:同学聚会时会羡慕,毕竟我没有经历过大学
网易新闻:你的父母什么时候知道你故意考了零分?
吉剑:后来成绩下来以后才知道。他们很生气,要求我复读,我觉得没必要,比较年轻气盛,(觉得)凭自学就可以了,拼命看高等数学。后来现实所迫,就没有坚持住。但是怎么说呢,我觉得目前为止(数学)还是一种业余爱好。
网易新闻:你的一个老师曾经对你说:“你以为会创新就了不得,别人只要分数,你就等着读补习班吧。”这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吉剑:他们其实也是觉得我叛逆,希望我好好考试,考一个好的大学,在大学里所谓的“深造”嘛。反正听了他这个话以后,我对体制就更反感了。
网易新闻:在高考结束以后,你就出去工作了?
吉剑:是这样子。刚开始,因为不懂嘛,工作也找不到,当时也吃了很多苦头。
网易新闻:还记得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吗?
吉剑:第一个工作是在餐厅的后厨里面切东西这样子,我干了三个月就没干。做体力活不能体现我的价值。后来就在一考研辅导班,对大学生进行考研辅导,在辅导班里面干了一年多。我在云南昆明那边的大学,基本上每一个大学我都去转过,还到大学图书馆里面看过很多书,对那些大学生也有一定的了解。
-------------------------------------------------
网易新闻:当时父母看到你成绩以后是什么样的反映?
徐孟南:他不相信吧。再差也不能那么差。再差三四百分,也不能考一百多分。说要给我复查成绩。我就告诉他我是故意的。他就要打我,但是没打。他们挺难受的。
网易新闻:你高考的事情被报道出来以后,外界对你的评价是正面多还是批评多?
徐孟南:还是批评的多。
网易新闻:看到别人的批评,心里会不会觉得很委屈?
徐孟南:会有一点吧,毕竟我感觉我自己在做好事,你这样说我。
网易新闻:当时甚至有人批评你,说你是一种“堕落”,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徐孟南:别人看肯定是堕落,我以前成绩好,慢慢变差。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我是堕落。
网易新闻:如果你现在去形容你当时的选择,你会用什么样的词?
徐孟南:青春期的叛逆吧。那个时候的自己太封闭了。和别人交流一下,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听一下别人的建议,这样会好一些。
网易新闻:08年结束高考以后,你外出打工了?
徐孟南:对,到上海打工了。做销售,做卫浴的,做售后的,做了几份工作。做了两三年吧。
网易新闻:当时的工资收入每个月是多少?
徐孟南:我第一份工作是1700,后来2000、3000,后来就3000。
网易新闻:你们同学聚会的时候,看其他人在上大学,心里会有一点羡慕吗?
徐孟南:是的。因为我毕竟没有经历过高考。
面对教育——吉 剑:大学需要一个选秀平台,谁都能去
徐孟南:如果我是韩寒,就有人注意我说话了
网易新闻:2007年大学也有自主招生,当时你有没有申请过?
吉剑:我把平时写的数学小的论文,我平时的一些观点,我对数学的看法装订成小册子,也挨个投了很多(高校),比附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包括中科院我也投过,但是他们的回复,我记得当时北大是说,现在没有这个规定。
网易新闻:这个挫折给你的打击很大?
吉剑:我当时也有这种(心理)准备,准备大学靠自学嘛,当时其实信里我也提到了,说到了以后只是听老师教学,不需要毕业证。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很受打击的。甚至说话也有点偏激。
网易新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失败?
吉剑:这个东西我也是考虑的。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反正容易抱怨这个社会。
网易新闻:你当时会不会有对自己有怀疑,觉得是我的数学水平的确不够格?
吉剑:没有,我从来没怀疑过我的数学能力这一块。
网易新闻:但是网上看到很多人批评你,说如果一个高中的学生也可以做出和你一样的数学推理的话,只说明你的水准还不足以进入到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
吉剑:这个很难说。如果你是一个创新突破的话,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在中国这种教育体制里面,没有这种平台,所以说也没有办法。当时的时候,我这么做也是“剑走偏锋”了。
比如说它有一个平台,大学或者是教育部直接搞一个平台,某方面你有特长的学生,他可以让你在他这个平台上展示,像选秀一样谁都可以去。但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平台。
-------------------------------------------------
网易新闻:你高二的时候看了韩寒的《通稿2003》,受到影响开始非常反对应试教育。第一次看到韩寒那些文章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徐孟南:看完之后觉得很兴奋的。觉得心里比较舒服。觉得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网易新闻:你当时觉得自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韩寒?
徐孟南:当时有这样想过。在高考期间,我一直在宣传我的教育理念,但是没人搭理我。如果我是一个像韩寒一样的名人,这么一说肯定会有很多人关注的。当时想像韩寒一样获得话语权,对社会起到一点好的教育。
网易新闻:你曾经给韩寒写信,希望能引起他的注意。你给他的信里面都写了什么?
徐孟南:博客里提一下我的教育理念。写过一回。之后在网上给他博客留言。但他没有给我回信。
网易新闻:他没有回复——会让你觉得有一些失望吗?
徐孟南:有一点失望,但是也知道会没有回复的,他干吗要理我呢?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销售工。
面对现状——徐孟南:考上了大学可能还不如现在
吉 剑:我比大学生们起步高
网易新闻:你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
徐孟南:有事干,我现在上班时间不长,上午上班没有什么活了,就休息了。每月三千块钱,在一家小猪毛厂里工作。
网易新闻: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
徐孟南:挺满意的。主要还是想找一些其他工作吧。因为我喜欢坐办公室的工作,脑力的工作。比如互联网的工作。现在这种生活,觉得没多大意思,没有那种或者说不精彩,或者说没有那种闯劲吧。
网易新闻:如果你要是考上了大学,那样的生活会比现在好吗?
徐孟南:生活应该是差不多吧。生活水平可能还不如现在高呢。现在人刚毕业找工作不好找,工资又死低,混几年才能起步。
-------------------------------------------------
网易新闻:你现在做了自己的网站?
吉剑:对。目前的话在做品牌推广、网络营销,还有软文,反正就是说文字这一块,包括关健词的排名。我现在的目标不是局限于数学这一块,我觉得人生应该尽可能多姿多彩,所以我会做包括经济学、物理这些,哲学我也会做。我现在是一个综合性的,但是也是跟学者讨论,我比较独立。
网易新闻:你觉得文凭没用?
吉剑:我出来以后,没有因为我没有文凭被老板瞧不起。我工作四年的积累,比一般的大学生要好。我一直都为老板考虑,给他争得效益。其实跟企业搞文案这一块,我基本上一出学校就做,当初做的比较肤浅,现在越做越有经验,现在老板比较赏识我,是这样子的。
网易新闻:你曾经说过要用五年的时间学微积分。现在进展如何?
吉剑:基本上没坚持做。我现在对事情是一种个人的爱好,以后肯定也会有这方面研究的,这个是肯定的。但是也有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有所突破,这是事实。
面对学生——吉 剑:我有底气才这么做,没有的人还是上大学吧
徐孟南:有学生来跟我撂狠话说肯定要”考零分“
网易新闻:有没有其他的学生向你来咨询过高考这件事情,比如"考零分"?
吉剑:有的。我跟他们说,你们要慎重,你出来的话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会比较麻烦,比如说要吃很多苦,我肯定会跟他们说比较残酷。但是很多媒体包括政府他们说我“后悔了”,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解读出来的。
网易新闻:如果你在打拼的过程之中没有得到你今天这样的生活,会不会让你后悔当时的选择?
吉剑:我比较自信老实说,我有底气,所以我才会坚持去做。
网易新闻:你的底气和自信的来源是什么?
吉剑: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自己相信自己。天生的吧,实在解释的就只能说是。
----------------------------------------------
网易新闻:你现在还在继续做“高考零分生网站”吗?
徐孟南:还在做。花时间也不多,就更新的信息和网友聊聊天。
网易新闻:为什么要选择“高考零分”做名字而不是“抵制应试教育”?
徐孟南:因为我的经历吧,而且想延续零分的经历,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
网易新闻:但是很多网友尤其是中学生看过这个网站以后,会被“考零分”这件事情所吸引,而不是有排斥。
徐孟南:我们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他们看了再受鼓舞,再去效仿的话,那就是太笨了。如果当年我看到这个网站,看到这些例子,我就不会考零分了。
网易新闻:有学生过来跟你交流吗?
徐孟南:也有过。他们倾诉最多的就是对教育制度不满,还有迷盲什么的。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也有学生过来,今年高考前还有,撂狠话说要“继续考零分”。
面对零分生——吉 剑:徐孟南说现在后悔是炒作
徐孟南:说不后悔的人,其实都有后悔
网易新闻:其他一些高考零分考生,比如徐孟南现在说,的确后悔了当年的这个选择。
吉剑:我对他的评价是很幼稚。包括他的文章,我也不想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两个字幼稚就是这样子。
网易新闻:你不理解他现在反过来劝别人不要考零分?
吉剑:这个做法我觉得是在背骂名,我很难理解他干这种事情。
网易新闻:在你看来他现在去劝别人不要考零分这种行为是不是一种炒作?
吉剑:有的。一个没有实力的人,怎么炒始终是一个没有实力的人。我之前其实比较排斥媒体报道,尤其是08年之后我比较排斥的。现在的话,我可能状态稍微好一点,我觉得我的经验报道出来的话,对于有一部分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有用,我觉得你上大学不要太自傲,没有上大学不要太自卑。
-------------------------------------------------
网易新闻:你也有和其他一些考零分的学生有过交流。这些人之中对于考零分这件事情觉得后悔吗?
徐孟南:其实说不后悔吧,都是有点后悔的。
网易新闻:他们能理解你现在反过来呼吁不要考零分吗?
徐孟南:理解吧,毕竟我们的做法不对吧。所以他们也理解这样做,毕竟自己走错道路,他们也不想因为其他的原因受到挫折了。
(更多)
from 网易新闻·有态度专栏 http://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