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4 February 2012

宋漢生:你今日動了哪一根針?

「創業其中一個陷阱,就是很勤力,做做做做,每天填得很滿,以為就等於很有進度。」

小時候,老竇會說,做事,最緊要分緩急輕重。

不重要的事,就算做得滿分,也是徒勞。重要的事,就算做得不完滿,也是有益。這是廢話,廢過唐唐得金句,廢到,這刻在電腦面前打出來,也自己不好意思。

問題是,知易行難。難到,我們團隊,很怕開會,但每朝總有固定早會,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確保每個人當天會做的,都肯定是最重要的事。

為甚麼行難?當然,甚麼是重要,不容易知道,很多時候,要事後才清晰,這是訊息不足的問題,但就算訊息不足,也可以在有限範圍做好。我懷疑,歸根究底,其實是習慣問題。就例如,當年老竇提醒的時候,聽得進,也明白,但覺得與自己無關。

以前讀書,要抄生字,就是把新學的詞語,兩行兩行的,重複填寫,是最悶的功課。為了不要悶死,我們有時會加點難度,不順序寫,會交叉寫,或打橫寫,因為詞語長度不一,如遊走於地雷陣,所以要專注,一差錯步,就要重頭寫過。故事的重點是,次序不重要,反正最終都要填滿張紙。

做功課也一樣。今日六樣功課,全都明天都要交,哪份先做,哪份後做,沒有分別,沒人管你。考試也是一樣。共識是,你科科都要認真讀,通常是平均分配時間,次序也是沒有所謂,反正所有科都要考,無得避。也是說,讀十幾年書,一天一天過,幾乎從來沒有需要為自己的工作排序,也沒有想過,要犧牲哪科,去換取另一科。所有事情,都是同樣重要。

就算是返工,很多工作,也不想重要不重要。反正都要做完才收工,如果有先後次序,上司也會出聲,不到自己決定。

到自己創業,忽然變得不一樣。每天九小時,是白紙一張,任你填。做甲乙丙,就要犧牲丁戊己。花半個鐘填份強迫金報表,就少三十分鐘寫程式,或落廣告,或解答客人問題,或準備資料見投資者籌款,等等等等。可以選的,數之不盡,空格卻只有幾個。創業其中一個陷阱,就是很勤力,做做做做,每天填得很滿,以為就等於很有進度。

重點不是做,而是move the needle。

你今日忙的事,動了哪一根針?

2012年2月18日刊於蘋果日報


Tagged: 創業, 宋漢生

from 尹思哲隨筆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2012/02/24/greg-move-the-nee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