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分析上海这轮疫情防控的背景、缘起、发展及后果。
中国对此轮抗疫(包括上海)定下的总方针,按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曉伟的说法是"科学精准,动态清零",而上海目前的说法,已經把前面"科学精准"四字删去,只讲"功态清零"了。至于八字方针同四字方针是完全一致的,还是有区别的,无人关注也无人解释。在笔者我看来,还是有重大区别的。八字方针优先强调精准,四字方针着重"清零"。所谓"动态",只是模糊不清的,可以各自赋义的概念而已。反正不论如何变化,上海当下实施的是"动态清零″总方针。
首先是动態清零的缘起。它存在着"抗疫方针同疫情真相的矛盾和冲突。
任何主观定下的方案都应該符合客观实际,也就是常说的"实事求是"。这轮奧戎病毒从今年初入侵中国,主要在香港地区,大体上三月开始侵袭上海。面对初期缓慢继而暴发的奥戎疫情,香港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疫情大暴发,从年初发展到三月初,每天感染上的阳性患者已經超三万了。上海还是在百位数慢慢爬升。三月二日,市政府在防疫会议上简要概括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態清零"总方针。
可见,这时已經强调的是"动态清零″四字方针。动态应該是方式、手段,清零是目标、目的。简單的解釋是,釆用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方式、方法来完成清零的任务。不知此解釋是否符合制定此方针的知识产权人的本意,但从语义学上说,基本上是符合该词条的本义了。反正总方針指向是清零,至于何种状态属于"清零″?或者说达标,今后让产权人再诠释吧。
作出"动態清零″总方针是在香港大扩散上海小爬升的背景下制定的。现在的问題是,这种动態清零的要求同奥戎实際疫情,是否是矛盾、冲突的还是合适的?这是抗疫的一个首要要回答的也是关健的问題。
在笔者看来,这个抗疫总方針不符合奥戎疫情的实際,是一个错误方针的。
这个总方针,错就错在夸大了奥戎病毒疫情的严重性、危害性。在本文前面已經陈述过,2020武漢原生毒株的的特性是,传染性小毒性大。经变异,奥戎变异株特性相反,是传染性强毒性弱。这个结论在国家层面却以为奥戎疫情的严重性、危害性並不比武漢疫情低,甚至还严重。至今国家传媒和个别职务专家梁万年、吴尊友都在反复坚持这种论点。甚至官方文件都公开篡改世卫组織有关奥戎毒性降低的文本的原意。以至民众都视奥戎为猛虎谈"阳"色变。
既然真实的奥戎病毒在致重危症率和病死率两项指标上都同流感差不多,甚至许多国家和地区比流感还低,为什么不用正常心态应对,而要用"动態清零"甚至封城的打大仗硬仗来对付呢?也就是我曾比喻说的为何用大炮打蚊子呢?这明明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逻輯啊。
主观认知同客观实际发生如此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一定是事出有因。
国人有多种猜测分析,其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是,这轮上海抗疫实质上是一场训练全民服从的运动,本人却不以为然。
在笔者看来,这是为创造秋季召开二十大所必备的社会氛圍所需要。
人们应該知道,二十大以及"连任"问題,是今年国家政治生活中必须完成的中心任务。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影響这项历史任务完成的事项和工作都得调整、让路。在上层看来,召开时的秋季必须是歌舞升平,风平浪静,红枫尽染的大好形勢,这样才配得上二十大的隆重召开。对此,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曉伟在今年4月18日在《学习时报》上发文谈疫情,在文未特意写上迎接召开,从而点明了"清零抗疫同召开连任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种逻輯是:如果上海不用"封城清零″的快速方式,采用其他比如"共存"的方式,抗疫周期势必会无限延长,如果秋季全国各地仍处在此起彼伏高峰的疫情中,在这种氛圍下,大会还能胜利召开么?连任的程序还能完成么?显然这有违总方针制定人的愿景。故为了二十大召開,更为了顺利连任,所以必须为上海立下军令状,不惜巨损,不計代價也要短时间结束疫情。在中國当代,政治兹大,其它为小。当年武汉病疫是麻痺轻敌的错,只顾及地方两会召开。当下却是夸大过度的错,只顾及二十大召开。两者的根源相同,都是都是为了"政治正确″。
由此,人们就能合理解釋为何坚持动态清零以至封城的决心了。
其次是清零的尴尬。它贯穿着"从严管控同实際运作的矛盾和冲突″。
动態清零,严格的组織,严格的指揮,严格的纪律。但是面临中国最大的称为魔都的实际居住超三千万人口的城市,而且这个城市经历过百来年工业社会的洗礼,形成了某种柔性的行事风格。如果釆用的如此严格的管控直至封城的手段,能顺利达到抗疫的目标吗?看来这己經属于先验的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矛盾和冲突可以从封城前和封城后的二个阶段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三月起到三月28日是封城前那段,是市领导指挥,张文宏等专家组业务指导,本着"精准″的原则,推行"切块式网格化″的管控措施。也就是针对阳性患者的活动范圍,实行有限的小闭环防控,不影响民众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当时尽管发生了华亭宾館和市六医院的疫情风波,小型闭环的整治还在常态中进行,疫情也控制在三位数之内。虽然中旬后,每天不断在增加阳性患者,人心也开始有所浮动,但官方依然宣称,"上海没有封城,也不必封城″。张文宏也发文解释抗疫的做法,並要求民众理解配合。在张文宏所称之为的"上海温度"下,抗疫工作还是按节奏在进行。这时严控要求同柔性运作的矛盾还是潜伏着,有磨擦不明顯。三月中旬,国务院有关部門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兴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望各地参照执行。九版的放宽放松的抗疫精神,也为上海柔性的有温度的管控模式提供了政策的支持。三月24日,张文宏仍发微博说上海″不搞一刀切,不走回头路",疫情发展有"向好迹象"。这时候患者总数刚刚过千,无一重症无一死亡。但是,到27号一下子达到3450人,疫情进入快速扩散的阶段。这时,市领导和上面领导都怕了,急了。隐蔽的上下矛盾暴露起来了,在北京看耒,照这样网格化小型闭环的模式,上海病情要拖到何时结束?如果扩散到外省市连环引暴,这轮疫情猴年马月才能制住?!经紧急定调后,马上派工作组进驻上海,组长孙春兰当天宣佈28日起隔江封城,先后各4天,事实上封了8天之后依然没有解封。政府公信力受到置疑。4月4日那天感染者总数已上升到13000多人,累计总数达70000多人。看上去是爆發,其实是不用紧張,因为重症死亡不会多。
但在上层看来,上海原有的抗疫模式遭到失败,必須要扭转乾坤,由柔性改为刚性,小闭环改为大闭环,上海不得不遭遇到开埠以来首次全城封闭。实际上完全是杞人忧天。
严格管控和具体执行矛盾冲突並没有因為强硬封城而消解,本地专家治理团隊虽然败退,张文宏专家组基本被靠边站,但新的管控权力同基层和民众又发生了形形式式,里里外外,明明暗暗的博弈。
比如,体制内疾控中心不滿隔離方式和信息沟通方式,被人称为奥戎疫情"吹哨人"的朱惠萍就公开反对方舱做法,主张居家隔離。朱惠萍的微信语音公开后引起大众的强烈愤慨。
又比如,居委会在封城后变成百管部,居民的生活做核酸等一切都归它管辖。居委干部夹在政府和市民的中间,相当多的干部心力交瘁,精神崩潰,之至多次发生居民向居委干部投诉后,双方都绝望的痛哭!这是何等的悲催!
再比如,东方电視台计划在市中心某广场推出歌颂抗疫伟大成绩的歌舞晚会,后被市民普遍抗议,制作团隊也被迫撤下。当然民众的矛头实際是指向幕后的实际策划者。
在大闭环的封城中,小区的民众每天几乎不是做抗原,就是做核酸,或者当天上下午都做。这种高密度的筛查方式,真是劳民伤财,匪夷所思。不仅医务人员和志願者都被弄的精疲力尽,而且居民也不胜之烦。问題还在于,这种兴师动众的神操作,还不知何日能停止,看來不到解封的那天,这种折騰不会结束。
在封城后的二十多天里,这类不论是极端的,还是激烈的或是深沉的悲剧性故事层出不穷,可以写上几十部拍案惊奇了。这次封城真把上海人打晕了!不仅上海的柔性和温度被封没了,市民社会的雏形也被封没了,最后连做人的安全感也封没了。
可见,上层管控和具體执行发生了本质的异化:专家边緣化,居委干部全能化,民众非人化。一句话,社會全被搞乱了。
再看疫情呢,截止今天4月20日,被感染的已累计超过40万人,重、危症近200人,死亡25人。感染的患者在封城8天后,居然仍然增长了近30万,重危症和死亡也都是在封城后发生的,如此封城的成绩是决策者意料不到的吧。
最后,动態清零的后果。由于错誤的封城清零的做法,已經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巨大的灾難和灾害。
1,经濟巨大损失。据有关专家用模型测算,上海封城一个月,直接和间接的损失约合人民币4万多亿接近于上海一整年的GDP。这种预測数,很可能还没有把无法量化的无形财产损失计算在内。在国際大都市上海封城,它的各方面损失往往是国内其他城市无法相题並论的。
2,民生水深火热。因為仓促被封,或被误导只封4天等原因,相当多的居民没有备够食品和副食品,四月一日后,浦东居民哇哇叫,五日后浦西居民哇叫,政府这时又没有预案及时保供,居委会也没有事先联係供货,导致相當多封在小区内的居民忍饥受饿。只是到了四月中旬政府才陆續发了一些少量的生活资料,基本上还得靠居民线上拼团购,才能在低水平上维持生存。看來上海的当代史上要记上小区这批不穿军装的抗疫"团长"。其他像复旦大学退体老教授,连需要馒头都要向外求救,可见,在封城后,民生是多么的艰难。
3,医院严重瘫瘓。封城大闭环后,医院的医务人员绝大部分去方舱工作,留少量值班,对外门急诊基本停止。许多预约开刀的,需血透化疗的,定期复诊的,加上平时需去看病,统統被暂停。如此只顾上类似流感的奥戎患者,不顾其他病情更迫切的患者,这是何等的荒唐!在封城中由于不能及时挂号治疗,已經死去或加重病情的人,何止成千上万。浦東东方医院一名护土哮喘发作,去多家医院包括东方医院,因拒诊最终停止呼吸。像这样的生命的欠账,向谁追索?
4,外事严重受损。因為封城,不仅影响了领事馆的日常工作,还造成工作人员基本生活的困難。这种限製外交人员自由的做法,引起美欧等不少国家的不滿和指责,美國及时安排领事館人员撤回本国,欧盟国家发函要求中國政府撤销部分限製,以保障正常生活和出行。总之,封城在相当程度上毁坏了自身形象,在当下本来就有裂縫的双边关系,封城后更趋紧張。
上述四方面的后果,並没有穷尽封城清零的全部的灾情。深入调查后,人们一定能析分出更多更严重的后果。
究其所以有如此大灾大难,根本原因无非一句话:权力傲慢所致。
四,上海目前疫情应该如何改进
接下,笔者要对已經"患病不轻"的上海,提供相应的药方,以便去邪扶正,尽快恢復城市健康。
目前上海仍处在封城清零中,从疫情周期看,已經进入最后即缓解消退的阶段,今天新增17000多名阳性患者,离最高峰时3月13日27000人减少了10000人。按连续下降计算已经4连降,看来拐点确实出现了。笔者认为,当下应该强调执行国务院的新九版的抗疫方案,以及最近关于九城市试点优化抗疫的措施,並参照香港的抗疫的经验,同时也考慮到执政者接受的可能性,提出如下的建议。
首先学习香港的做法,果断停止封城措施,取消全市的大闭環。全面复工复产复交通复营业,使城市的功能正常运转起来。
其次,坚决取消全员做核酸的错误,因为小区居民做核酸,往往引起交叉感染,据专家统计有3%一4%的感染比例。积極推荐抗原自愿自測,不作强制规定。鼓勵老年人三针接种疫苗。方舱医务人员除留少数留岗,其余大部返回医院正常上班。
再次,取消三块防控区域的划分,不封小区也不封楼。明确实行阳性感染者居家隔離的政策,有困難的可申请方舱或特别旅館。发现病情严重的,可送定点医院治疗。对密接和次密接人群,不再要求隔離。
最后,对上海全体民众发放现金或购货券,並对因疫情遭受损害的企业,团体,个人酌情给于减免税费、租金和相应的赔偿、补偿。
上述这些举措许多也是笔者前面论述过的,而香港在抗疫过程中也先后实施过的,且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香港当初也曾被要求全员核酸,实施变相的封城,后在港人的抵制下,取消了这一清零的要求,既然在香港防疫上可以收回错誤的指令和要求,为何不可以在上海同样改正错誤呢?应該说在香港行的通,在上海也应该行的通。有人会说,香港是一国两制,不具有可比性。笔者认為,这明顯站不住脚。抗疫是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关系大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上述举措既不涉及制度,也不涉及意識形态,具有保障人类生存,恢復生命常态的社會共识,是基本底線,谁也不能愈越。所以,必須抛弃不必要的政治偏见和陈见,尽快结束本轮奥戎疫情。
笔者根據当前疫情的发展,同樣参照香港的经验,大体推测如下,香港在不封城,采取类似国際上共存的抗疫模式下,从高峰拐点后,约用了一个半月时間,达到目前三位数的水平,可以说进入了尾声。目前看来,上海不论解封与否,差不多也可以在五月中下旬初步结束,封城最多争取了半个月的时間,但同付出的巨大代價相比,那简直是天大的败笔。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2/04/blog-post_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