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4 March 2021

中共建党百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两会

中国每年一度的两会今天(3月4号)拉开帷幕。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别于周四,周五开始。超过5000名政协和人大代表聚集北京与会。根据大会公布的日程,中国全国政协会议4 日开幕,至10日闭幕发布政治决议,会期7天。

在世界各国依然陷入新冠病毒危机导致的健康卫生和经济危机中难以自拔之际,中国官媒对两会的前瞻报道指出,中国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显然对中国当局而言,今年在历史时间点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中国官媒的话说,就是目前正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上: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而今年两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查、讨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而这个纲要是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台之前曾报道,或许出于同样疫情严峻和“建党百年”的原因,今年两会前北京各部门“如临大敌”,各类安检层层加码:进京邮件快递要“二次安检”,“两会”用车必须过37道安检等等。今年的中国两会也不会邀请境外记者进京采访,仅邀请部分在北京的中外记者,通过网络、视讯和书面方式进行采访。有报道指,两会前,北京周边的河北、山西、内蒙等地设立防线,不准外省人进入北京,特别要拦截外地来京的访民,已有哈尔滨访民在途中被拦截。

政协会议开幕 

对于周四下午开幕的政协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将针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等开展调研协商,还将举办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活动。他还提到,全国政协将坚定支持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并就加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调研协商,也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汪洋都曾在最近的讲话中强调“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评论认为这是中国的“定力和底气”、“决心和信心”所在。对中国领导人来说,现在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中,虽然机遇和挑战对中国都前所未有,但“总体上机遇要大于挑战”。这些讲话将如何通过两会的纲领性文件中来体现和实施也自然是关注的焦点。

机遇还是挑战?

评论认为,尽管中国比大多数其它国家更早、更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经济得以迅速恢复,但短期内的发展前景依然有诸多未知数。北京两会前肃杀气氛或许是内部压力和习近平多次强调的“斗争”的体现方式,而从国际局势上看,美国拜登新政府上任后依然对北京采取强硬的对策,而且一改特朗普的单边主义风格,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希望通过与盟友的结合来共同应对北京的挑战,两会开幕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三指出,美中关系是拜登政府在海外的主要关注点,并表示中国构成本世纪“最大地缘政治考验”。拜登称北京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他的政府表示将继续采取特朗普所采取的强硬对华政策。中国是唯一一个被布林肯列为八项优先事项之一的国家,其他事项还包括努力避免另一场全球大流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在海外促进民主。

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特朗普时代开始的恶化,中国似乎也开始将重点转移到其他地区,就在新华社公布的两会前瞻中并未提中美关系,而是更加强调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成就,包括在过去一年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国同非洲联盟签署共建 “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国吸收外资的全球占比大幅提升等,中国官媒总结指出,中国向世界表明了支持经济全球化、实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今年或不设GDP增长率目标

在全国人大会议将于周五(5日)开幕之际,新加坡大华银行发表报告预期,中国预料将和去年一样,不对今年经济增长设订具体目标;路透社报道指出,因低基数效应,新加坡大华银行预测中国2021年GDP增长将达到8.5%,而长期隐含GDP增长目标相信在4.5-5.0%之间。报告并预期,全国人大将会重申中国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政策运作上不会“突然掉头”,且货币政策必须灵活及精准。至于货币供应及社会融资增速应与名义GDP增长相符。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8%A7%A3%E8%AF%B4/20210304-%E4%B8%AD%E5%85%B1%E5%BB%BA%E5%85%9A%E7%99%BE%E5%B9%B4%EF%BC%8C-%E5%8D%81%E5%9B%9B%E4%BA%94-%E8%A7%84%E5%88%92%E5%BC%80%E5%B1%80%E4%B9%8B%E5%B9%B4%E7%9A%84%E4%B8%A4%E4%BC%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