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随想】每周转载:3月3日,缅甸政变经历“最血腥一天”(外媒报道及现场照片,多图) | |
每周转载:3月3日,缅甸政变经历“最血腥一天”(外媒报道及现场照片,多图) Posted: 05 Mar 2021 06:48 AM PST 前一篇博文《"水门事件"以及尼克松下台的经过》发出后,经过热心读者的反馈,俺又补充了若干内容,并更正一处明显的错误。在此,对这些热心读者表示感谢 :) ★背景介绍缅甸在去年(2020)举行大选,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简称"全民盟")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胜利,军方背景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惨败。军方高层指责选举舞弊,要求"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宣布选举无效。而"选举委员会"反驳了军方的指责,认为选举有效。 比较讽刺的是——有多个国际组织指出:缅甸2020年的大选,确实有【不轨】行为,但这些行为来自【军方】。比如:"禁止(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投票",比如:"恐吓那些批评军方的人士"...... 也就是说,军方对大选动了很多手脚,依然惨败。在缅甸议会上院(民族院):"全民盟"赢得138个席位,而(军方支持的)"巩发党"只得到7席;在缅甸议会下院(人民院):"全民盟"赢得258个席位,而(军方支持的)"巩发党"只得到26席。虽然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但"全民盟"的席位(相比2015年大选)继续上升。这个选举结果让军方高层很恐慌,他们意识到:如果让"全民盟"继续执政,"巩发党"更加会被边缘化。于是捏,军方高层就狗急跳墙。 2月1日,就在执政的"全民盟"即将开始第二个任期时,军方发动政变,逮捕"全民盟"的整个领导层,查封"全民盟"总部,宣布国家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军方成立了"国家领导委员会"接管民选政府,该委员会由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任主席,副总司令梭温担任副主席。 政变后,军方改组了"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这个新的选举委员会宣布去年的大选结果作废。同时,军方开始切断某些城市的互联网,并在全国范围内封锁几大社交网络平台(包括在缅甸很流行的 Facebook)。成千上万的抗议者被逮捕,另有多名外国记者被军方逮捕或被军方殴打。 早在2月中旬就传出消息:军方用【实弹】进行镇压。3月3日则是政变以来最血腥的一天,30多人死于军方的镇压行动。 更多的相关介绍,参见维基百科(这里 & 这里 & 这里) ★外媒报道◇《缅甸政变,"最血腥的一天"造成38名抗议者死亡 @ BBC/英国广播公司》(编程随想注:以下是这篇报道的部分摘录)
◇《軍警強力鎮壓:周三一天增38死 @ RFA/自由亚洲电台》(编程随想注:以下是这篇报道的部分摘录)
◇《缅甸军政府血腥镇压,一天镇压死亡人数多达38人 @ RFI/法广》(编程随想注:以下是这篇报道的部分摘录) 目击者和媒体报导,缅甸安全部队3日向反军方统治的抗议民众开火,多人死亡。联合国秘书长缅甸事务特使克里斯汀·伯格纳(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3日表示,自民选政府被推翻以来共有50多名抗议者死亡;仅3月3日死亡人数高达38人。 编程随想注: 近期缅甸军方的血腥镇压,网上很多评论都提到:与当年的【六四镇压】有相似之处。对于当年天朝的"六四事件",俺写了一个很详细的《回顾"六四"》系列博文。 ◇《联合国:38人在缅甸政变以来"最为血腥的一天"中丧生 @ 半岛电视台》(编程随想注:以下是这篇报道的部分摘录) 据联合国方面消息,至少有38人在缅甸3日举行的反政变抗议活动中丧生,这是迄今为止,针对反军事政变和平示威活动所进行的最为血腥的一场镇压。 ◇《瓦城華人少女遭軍警槍擊身亡,緬甸網友哀悼天使 @ 聯合新聞網》(编程随想注:以下是这篇报道的部分摘录)
◇《無懼軍警血腥鎮壓,緬甸民眾持續上街抗議 @ 台灣中央社》(编程随想注:以下是这篇报道的部分摘录)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4日專電)緬甸軍方昨天大規模血腥鎮壓街頭抗議示威者,但民眾無懼威脅今天持續上街,並搭起各式障礙物以阻擋軍警,不過,意外地,今天的抗議多和平散場,未遭遇大規模武力鎮壓。 ★相关照片(比较血腥,慎入)编程随想注: 以下照片是俺从网上收集滴,每张都标注了来源。如果来源是"推特",说明相关照片是推特用户贴出的。由于俺的精力有限,对这类照片无法逐一核实,因此,这类推特照片的可靠性【不一定】能保证。 ◇仰光的民众在街头抗议(仰光出动大批军警,进行武力镇压。照片来源:Stringer/Getty Images) (仰光街头的抗争者与军警对峙。照片来源:Stringer/Getty Images) (仰光抗议者在街头与军警对峙。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仰光抗议者在街头与军警对峙。照片来源:Hkun Lat/Getty Images) (仰光抗议者在街头与军警对峙。照片来源:Hkun Lat/Getty Images) (仰光抗议者守在街头路障后。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仰光抗议者守在街头路障后。照片来源:Hkun Lat/Getty Images) (在仰光,军方向抗议者发射催泪弹。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硝烟弥漫的仰光街头。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硝烟弥漫的仰光街头。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硝烟弥漫的仰光街头。照片来源:Hkun Lat/Getty Images) (硝烟弥漫的仰光街头。照片来源:Hkun Lat/Getty Images) (仰光大批军警追赶抗议民众。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仰光一名抗议者被抓。照片来源:Stringer/Getty Images) (仰光一名医护人员在给受伤的抗议者输氧。照片来源:Stringer/Getty Images) ◇曼德勒(瓦城)的民众在街头抗议(在曼德勒,抗议者与军方对峙。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在曼德勒,军方向抗议者发射催泪弹。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其它地区的抗议活动(在缅甸西北城镇羽衣甘蓝的抗议活动中,军方向抗议者投掷爆炸物。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在缅甸西北城镇羽衣甘蓝的抗议活动中,军方向抗议者发射水炮。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华裔少女邓家希——抗议者心中的天使3月3日,在曼德勒,年仅19岁的华裔少女邓家希被军方枪杀。2月28日,她在 Facebook 上说:如果死于镇压,愿意捐出自己的器官。 (邓家希生前的照片。照片来源:推特) (躺在担架上的邓家希。照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躺在担架上的邓家希。照片来源:推特) (邓家希身上的胸牌。照片来源:推特) (照片来源:推特) (照片来源:推特) (在邓家希的故乡曼德勒,民众为她举行悼念活动。照片来源:Reuters) (在邓家希的故乡曼德勒,民众为她举行悼念活动。照片来源:推特) (悼念的民众高举【三指礼】;该动作源自电影《饥饿游戏》,象征反抗专制。照片来源:推特) (天朝的网友评论邓家希。截图来源:推特) (天朝的网友评论邓家希。截图来源:推特) ◇其他死伤民众(仰光,某不知名的抗议者中枪死亡。照片来源:Stringer/Getty Images) (仰光,某不知名的抗议者中枪死亡。照片来源:Stringer/Getty Images) (仰光,某不知名的抗议者中枪死亡。照片来源:Stringer/Getty Images) (仰光,某不知名的抗议者中枪死亡。照片来源:Stringer/Getty Images) (缅甸密宁延(Myin Gyan),14岁的初中生被军政府射杀。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密宁延(Myin Gyan),14岁的初中生被军政府射杀。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密宁延(Myin Gyan),14岁的初中生被军政府射杀。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密宁延(Myin Gyan),14岁的初中生被军政府射杀。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密宁延(Myin Gyan),14岁的初中生被军政府射杀。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蒙育瓦(Monywa)的一名女老师,死于军政府的实弹射击。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蒙育瓦(Monywa)的一名女老师,死于军政府的实弹射击。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蒙育瓦(Monywa)的一名女老师,死于军政府的实弹射击。照片来源:推特) (伤势严重的抗议者。照片来源:推特) (伤势严重的抗议者。照片来源:推特) (伤势严重的抗议者。照片来源:推特) (曼德勒市区,死亡及受伤的民众。照片来源:推特) (曼德勒市区,死亡及受伤的民众。照片来源:推特) (曼德勒市区,死亡及受伤的民众。照片来源:推特) (遇害的民众家属。照片来源:推特) (遇害的民众家属。照片来源:推特) (遇害的民众家属。照片来源:推特) (部分遇害者生前照片及遇害年龄。照片来源:推特) (曼德勒的大学生被子弹击中后,在等待救援。照片来源:推特) ◇其他照片(父亲为女儿整装出发。照片来源:推特) (一些在缅甸的国际公司宣布:不会解雇参与抗议的员工。其中包括 ZARA 母公司 Inditex。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著名演员 Paing Takhon 发公开信,呼吁各国领袖干预缅甸政变及血腥镇压。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国防军中将 KyawSwarLin,下令开枪者之一。其女儿在东京东洋大学就读。 缅甸抗议者希望日本取消她的签证。照片来源:推特) (缅甸国防军中将 KyawSwarLin,下令开枪者之一。其女儿在东京东洋大学就读。 缅甸抗议者希望日本取消她的签证。照片来源:推特) (镇压现场的催泪弹弹壳,有简体中文标注。照片来源:推特)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回顾"六四"》(系列) 《处在历史转折点的小人物们——回首80年代的几则往事》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编程随想的博客.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1600 Amphitheatre Parkway, Mountain View, CA 94043, United Sta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