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28日「雨傘運動」破空誕生,香港社會以至每一個香港人都已經不再一樣。「雨傘運動」在此時此刻,以這種規模及形態出現,不是無因。
過
去30多年上兩代的香港民主派人士,努力在香港不斷耕耘播下民主的種子。經濟發展帶來世代價值觀的轉變,孕育了港人對民主的強烈渴求,超越純看經濟利益的
思維。中共政權在香港民主普選的問題上,不單寸步不讓更要收緊香港所享有的高度自治。香港警察無理地使用超乎比例的武力,以催淚彈驅散爭取民主普選的和平
示威者。最後引爆了佔據了主要交通要道(而不是廣場或公園),及為期75天的大規模佔領行動。在世界的抗爭史上也屬罕見。「雨傘運動」是香港民主運動的新里程碑,也因「雨傘運動」所帶來的轉變,必會影響香港民主運動以至香港未來的政治及社會發展。
一、 與「雨傘運動」一起誕生的,是新一代的民主派人士——「雨傘新世代」。大部分的「雨傘新世代」都能堅守和平非暴力的精神,但較之他們的前輩,「雨傘新世 代」顯得更堅韌、進取、靈活、而且有創意。香港的民主運動並不會因佔領行動結朿而完結,反而因注入了新的民主力量,爭取以至抗爭的行動必會堅毅地繼續下 去。
當權者不要以為清除了街道就是解決了問題。到現在為止,當權者對引發佔領街道的根本原因仍沒有實質回應。一天中共不能對港人的民主訴求 有積極及正面的回應,和平抗爭必會持續下去。佔領街道的抗爭行動或會再次出現,但抗爭也可以是議會拉布及其他公民不合作的行動。支持真普選的香港市民,更 可以在區議會及立法會的選戰,以選票踢走建制派議員。
二、由於特區政府並不是由真正的民主選舉產生,管治一直欠缺認受性。特區政府因而缺乏 足夠的認受權威去推行能妥善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政策,令特區政府不時陷入管治困難甚至危機中。解決不了管治上碰到的各種問題,令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不斷 受損,進入惡性的循環。抗爭及不合作的行動也必會令管治更加困難。
按現在的發展,特區政府將提交的政改建議,差不多肯定會被立法會中的泛民 主派議員否決,那麼2017年的行政長官就會繼續以不民主的選舉辦法產生,特區政府的認受性就會進一步受到質疑及挑戰。一天制度的基本規則還是不公平及不 公義,管治危機只會持續下去。若要讓特區政府能有效管治,中共不可能不改變其治港思維。不然,就只能看著香港的管治繼續爛下去。
三、「雨傘 運動」後的香港的民主運動會變得更加多元。香港的民主運動包括了各方力量,不少更是在「雨傘運動」中新生的力量。他們對具體的政制方案及爭取的策略、步伐 及手段都有不同的看法。怎樣才能協調好這些不同的民主力量,以組成相互配合而非互相攻擊的聯合陣線,來增強抗爭的整體果效,將是香港民主運動當前最大的挑 戰。但多元的性質也令中共更難處理香港的民主運動。即使中共想提出解決當前危機的政改方案,若不能同時滿足得到各個派系的訴求,或是以一個具公信力的程序 去讓港人共同決定,也不可能化解危機。
四、因為價值觀的差異,「雨傘運動」的確激化了社會的分歧。上一代成長於社會資源貧乏的時代,故較重 視物質富足及生活安穩。但新生的一代成長於物質遠為富足的時代,導致他們所重視的價值,超越物質的需要,更看重個人表達、可持續發展及公民參與經濟及政治 決策的權利等。在佔領時期藍絲帶與黃絲帶之爭,正反映了這一代人價值觀之間的衝突。
但兩代人之間的差異不一定要變成衝突。上一代人未必反對 制度改變,而只是擔心制度改變而帶來社會動蕩。新生一代覺得這種社會動蕩是不可避免的社會代價,但長遠來說卻能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大的得益。如何妥善處理由 「雨傘運動」所引發的社會衝突,把紛爭化解,是香港未來發展能否走向美善的關鍵所在,各方都有責任。但若中共能展示善意,接受香港可以實行真普選,能重建 真正的和諧社會關係的機會將大大提升。
(責編:路西)
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12/141213_ana_hk_occupy_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