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才跟Bill說我並不相信戴燿廷有能力作出有效的政制改革方案。話剛說完,戴燿廷就跑出來以行動證實我的擔憂並沒有錯:
(「終極」普選???普選是一部港產片嗎?看起來香港的傳媒並不可以認真地、嚴謹地報導一件事。如果我是審判生死輪迴的神祗,我會把這個記者與編輯打入文字地獄。在文字地獄中,記者與編輯在世期間所用過的文字會每天浮現在他們身邊並不斷叫嚷:「我在你的筆下死的好慘~嗚~」)
在這裡普及一下政治知識。議會政治的目的是讓議會匯集公民意願並作出政策決定。因爲不可能每個意願都應該要實現,所以少數人要服從多數人的決定,如果沒有「多數人」,議會就會出現僵持不下的局面,沒有人能做決定,因爲沒有人能說他能代表多數人的意見。「多數人」一般是由在議會選舉中的獲得過半數席位的黨派所組成,如果沒有黨派能獲得過半數議席,各黨派就可以組成聯合議會-如果政制採用議會制就是聯合政府,又稱少數政府。因爲少數政府非常不穩定,倒臺會影響政府運作,恢復僵持的局面,故此每個政制都有機制去鼓勵多數政府的組成:政黨政治就是圍著這個目的而進行,議會是個決策機制,不少聊天遊空談。
觀乎戴燿廷的方案,它並不鼓勵多數議會的產生,甚至阻礙少數黨派組成聯合議會的可能。將議會分成三個不同的選舉過程,政黨為取得大多數票源就必須做出三個選舉策略去討好三種不同的選民。因爲「客源」不一,黨内針對不同選民的候選人會產生不同意見:功能組別比例代表制、地區選舉產生的議員為爭取自持者而分別三個不同的政綱。這等於是鼓勵政黨分裂,無助達到成熟的議會政治的目標。請問分裂的議會怎樣有效的議政、立法或監察政府?
另外,爲什麽還是這麽迂腐的要提議「一人n票」?我看不到戴燿廷跟梁美芬有什麽分別。議會是一個機制,它的作用是匯集主流意願,用一種方法選舉得出就可以了,爲什麽要弄得這樣複雜?戴燿廷就像是個「反梁美芬」(好像物質有反物質一樣),他與梁美芬在本質上都是由同樣的愚蠢粒子所構成,只是正負極不一樣而已。物理學家應該研究一下當戴燿廷碰撞梁美芬時會釋放出多大的能源。
又一不明白的是爲什麽普選了還要保留功能組別?民主政制的基礎是所有公民皆有同樣的議政權,他們的意見是同樣的受尊重,因爲他們全都是同等的公民。在議會中,每個議員都是以公民代表的身份去議政,爲什麽還要爲某些人的身份或工作而為他們在議會裏安置專屬的席位?他們的其他身份比公民身份更重要,更值得尊重?殖民地政府設立功能組別的目的就是要分化議會的力量,顯高某些人的地位同時壓低某些人,尤其是代表公衆意見的人,使獲顯揚的為著該界別的利益而背逆主流意見。在政制上,這將使某些界別的人獲得更多的議政權力,主導政策偏重某方。我不明白爲什麽到今時今日戴燿廷居然可以不明白這道理。
戴燿廷對他的方案有這樣的回應:「我的意見是這個方案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要求…如大家不認爲這是最好的普選方案…萬人大會可以得出終極普選方案」(在2分20秒左右;順便把戴燿廷也打進文字地獄):
哈哈哈哈哈。我從沒聼過:1)民主選舉有國際標準;2)「一人n票」符合民主選舉的要求;3)世界上有哪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是這樣選舉的。戴的方案是垃圾自然不在話下,但不管這方案是否「終極」(看來我也得去文字地獄走一圈),自稱為「憲制學者」的戴燿廷居然有顔面提出這樣的方案,也可算是世界一奇。更甚的是,他只討論投票的方法而不要討論政制的影響力,這連「方案」都不是。所謂方案必須要對症下藥,看出政制的毛病在哪裏在作出適當的選擇:戴的腦袋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香港的議會有什麽問題,可以做出什麽行動去補救。
看了戴的方案,我想我三個月不需要看喜劇笑話。
from 山中雜記 http://montwithin.wordpress.com/2013/03/06/%e6%9c%89%e6%88%b4%e7%87%bf%e5%bb%b7%e9%80%99%e6%a8%a3%e7%9a%84%e6%9c%8b%e5%8f%8b%e4%bd%95%e9%9c%80%e6%95%b5%e4%ba%ba%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