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0 March 2013

美國、西方和世界其他國如何與中國共處?


 
《明鏡》月刊記者柯宇倩/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是第一位能說流利漢語的西方領導人,在中國擁有深廣的人脈。這位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政治家看好習近平上台後帶來的轉變,尤其是經濟改革,他也認為,在中國逐漸強大下,美中之間應制訂五年戰略路線圖,讓雙邊關係持續發展。
 
 
美國、西方和世界其他國如何與中國共處?
 
當中國發展經濟、壯大國力的同時,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陸克文認為面對一個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對美國和世界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美國、西方和世界其他國家最主要的挑戰是,如何在21世紀建構出一個包含中國在內的未來藍圖。
 
奧巴馬將連任到2017年,與習近平頭五年的任期完全重疊。陸克文指出,美國和盟國未來的重點是最大程度地合作、最小程度的衝突、處理好與中國的分歧,並在框架內維持全球秩序、建立亞太地區的安全秩序。
 
另一方面,當中國尋求在亞洲擴大策略影響力的同時,與地區國家的緊張關係也提升了。中國表達了希望成為海洋強國的目標,未來不只計畫在西太平洋發揮影響力,還想跨越印度洋,此外,中國也想改變世界秩序,只是沒說明如何改變。
 
因此,陸克文認為奧巴馬和習近平需勾勒出五年的美中戰略路線圖,如果沒有這樣的路線圖,就將面臨戰略走偏的風險,或者雙邊的議程只停留在議題管理的程度上,沒有進展。
 
有鑑於中國有時抱怨美國的政策不一致,美國則抱怨中國的言行經常不充分合作或符合軍隊的承諾,這樣的路線圖能為美中雙方的政府機構提供一個原則方向。
 
對戰略路線圖的五點建議。
 
陸克文提出了對建立戰略路線圖的幾點建議:第一,目前中美雙方的人員都不熟悉對方,因此習近平和奧巴馬需定期帶著重要政府成員與對方會面,讓雙方熟悉彼此。G20APEC、聯合國大會等國際峰會都提供了定期會面的機會,但這些峰會都在下半年舉行,因此上半年也需要舉行一個雙邊峰會,且雙方需要半天或一天的時間坐下來好好討論長遠的結構性議程。
 
第二,美中雙方都應該有一個不具爭議性的“重點人物(point person)”,這樣的人物最終可成為雙邊都信賴的對象。美國需要另一個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這樣的人應該是國家安全顧問或國家安全委員會(NSC)裡的資深官員,能跨部門發表談話,中國也需要一個基辛格這樣的人物,能夠為政治、安全、經濟議程發表意見。
 
第三,美中應該合作展開實質的項目,讓目前以全球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良好運作。美中在一些全球議題上,比如氣候變化、核擴散、世界經濟失衡,都願意相信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能帶來成效。中美的新戰略合作,也可讓G20更有效率。
 
第四,戰略路線圖應該訂定原則,為東亞建立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新安全秩序,這個原則應該包括基本的地區安全合作規範、以及有助解決爭端和防止衝突的安全措施。
 
第五,距離美中之間出台最後一份公報,已經過了幾乎三分之一個世紀,如今雙方的影響力和關係都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因此美中需要新的《上海公報》、新的美中戰略路線圖。
 
雖然對未來的美中和澳中關係感到樂觀,但陸克文提醒,各國之間仍舊必須一同規劃、一同執行政策,他相信中國、美國和澳洲能共同建立一個太平洋時代。
 
 
 
 
 奧巴馬將連任到2017年,與習近平頭五年的任期完全重疊。


from 明鏡新聞網 http://www.mingjingnews.com/2013/03/blog-post_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