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改造、人體冷凍技術(cryonics)、機械義肢(
robo-prosthetics)或聰明藥這些超人類主義(
Transhumanism)相關研究成果,雖可免去人體入侵(
body-hacking)的風險,成本仍十分高昂,
口袋不夠深絕對玩不起;但如果有個有錢人決定要打造完美後代,
結果又不如預期,該由誰買單?
而科技要發展到多普及才能稱為常態?
社會學家Steve Fuller說:「最大的問題不在於這些發展是否超越人類天性,
而在於社會正義。」Fuller進一步表示:「未來,
這類科學進步的成果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而會進一步納入醫療保險的項目。」
他認為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人類整體認同感也將受影響,因為科技會如何進步,跟我們對於生理、心理何謂「正常」有一定關聯,並會進一步影響歧視與正義相關的討論。
例如2010平等法(Equality Act 2010)規定企業行號若服務範圍涉及一般大眾,
其營業場地必須調整到讓殘障人士可通行無阻。
如果具夜間視力的人工視網膜或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變普及,國家健康保險局(NHS)
是否也該將這些新技術提供給沒有管道取得的弱勢族群?
Fuller指出,如果把人種改造主義視為簡單的個人選擇,
那就錯了,因為這對公共政策與社會福利可能都會有極大影響。
他表示:「我們必須持續了解大眾做的各種選擇,
如果要鼓勵某種選擇,也必須確保人人都有機會。」
因此,他特別提到能強化認知功能與長壽的
混合藥物,
其中有一些已能達到生長激素的功能,
部分年長的好萊塢明星會服用,以維持肌肉。
其他研究發展如報章上看來特別聳動的「訂做嬰兒」(
designer baby),他強調未來不大可能可以選擇特定智商、眼珠眼色、
髮色:「這需要改造跟某些特徵相關的基因,
但如果真的發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後果。」
「要擔心的不是有錢人可以藉此創造優勢人種,
而是整體社會將面臨的風險與不確定性。」Fuller說:「
這就像是純種狗一樣。我們的社會有辦法承受這樣的後果嗎?
這樣一來鼓勵的其實是更多的風險。」
當然,要能打造完美基因的運動員還有很長一段路,
但人體入侵與聰明藥已持續在開發,
相關的社會影響卻尚未受到重視。Fuller表示:「
如果社會正義會是問題,那政府就必須要為此買單。目前而言,
人種改進主義者認為這純粹就是個人行為,
但事實上卻會對整體社會有影響。」
Fuller相信未來需要訂定全球共同遵守的策略來處理這類問題
,但我們不需要制定過度嚴格的道德方針,
把研究人員逼出特定國家,該做的是嚴格監控各研究實驗。「
如果只是在一國禁止,這類研究會轉往其他地區,
最後也無從得知其發展。」
from WIRED.tw http://wired.tw/2012/09/26/
societal-risk-of-super-race/
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