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微生物製劑與化學治療跨領域(ICAAC)
研討會的一則新聞顯示,超級細菌NDM-
1首次於美國某地的某隻寵物身上出現。NDM-
1其實是一酵素基因,轉譯出的酵素,
可使細菌對目前絕大多數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先想想看你跟寵物的親密接觸,像是親親寵物的頭、
讓寵物舔我們或睡在床上,之後就可以知道,為什麼這個消息很糟。
此項
發現由Rajesh Nayak博士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國家毒理研究中心合作發表
,研究人員從大腸桿菌中找到該基因(正式名稱為bla
NDM),
菌株由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的Dawn Boothe博士提供。
2008年,NDM-1基因與轉譯出的酵素,
首次於瑞典一名印度藉男性身上發現,病患尿液裡的克雷伯氏桿菌(
Klebsiella)對諸多種類的抗生素都有抗藥性,
甚至連用於極嚴重感染的抗生素碳氫黴烯類抗生素(
carbapenem),都無法抵禦。
這支菌株僅對兩種抗生素不耐受:一種為舊型,毒性強;
另一種為新型,但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組織感染。
NDM-1基因可藉質體(plasmid)在不同生物體間傳佈。
2009年,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在英國出現,
英國健康防護局發佈全國警報。2010年,
美國境內有三名居民體內有NDM-1基因的細菌,
且三件個案都在不同州發生。
多數病例相似之處,就是病患與印度或巴基斯坦有關,如:
家庭關係、接受醫療處置(緊急或常規手術)、
往返印度或巴基斯坦。
NDM-1為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酶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之縮寫。
把NDM-1跟南亞相提並論,激起印度境內之政治風暴;
印度立委聲稱印度醫療觀光正在蓬勃發展,西方國家十分嫉妒,
因此才發佈超級細菌的警報。最初研究人員發表南亞的病例報導,
證明帶有此基因的生物體並不僅限於醫院內,
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流布,另外研究團隊也分析新德里的水,
發現細菌會隨供水散播。在此同時,NDM-1仍在傳播,
截至目前為止,已散播到十餘國。
NDM-1的故事很長,且爭議不斷,
但從一開始就有兩件事顯而易見。
這個基因讓生物體幾乎對抗生素無反應,
感染症就跟抗生素問世前相似,變得難以醫治,
因此無論政治爭議如何,醫療界都把這個基因視為災難。
又因帶有這個基因的細菌快樂地住在腸道裡面,並不會造成症狀,
入院及出入境時都不會測得,所以NDM-1是隱形版災難。
根據Nayak的發現,或許NDM-
1也已同樣悄聲無息地進入住所及家庭。
Nayak說他對於細菌樣本來源的資訊,包括來源貓隻與家庭,
所知甚少:「這些樣本是由獸醫採集的,所以我們不知道這些資訊。
採集情況就像是有一家人走進診所,說:『我的貓不太舒服。』
然後獸醫就替貓抽血驗尿等,之後就把樣本寄給實驗室,
沒有留下相關紀錄。」
另外Nayak強調不知是貓隻將NDM-1傳播給飼主家庭,
或是飼主家庭把細菌傳給貓隻。細菌在飼主和寵物間傳播,
使另一方生病,也不是頭一遭了。
有長篇幅的文獻報導抗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cocus aureus, MRSA)於人類和貓狗寵物間互相傳染,有時是人類染病,
有時則是寵物生重病。
Nayak的研究團隊同時也在追蹤去年的研究;
去年該研究團隊發表兩則研究,與寵物體內生物體有關,
發現超廣效乙內醯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的抗藥模式,雖說ESBL很棘手,
但依舊對碳氫黴烯類抗生素不耐受,所以還沒NDM-1那麼難搞。
Nayak跟我說:「抗碳氫黴烯類抗生素的問題十分重要。
碳氫黴烯類抗生素是最後一道防線,而且寵物跟人類很十分親近,
如果NDM-1會於人畜間交互傳播要怎麼辦?我只能說,
人畜共通很有可能,十分有可能。」
from WIRED.tw http://wired.tw/2012/09/26/
ndm-icaac-3/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