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11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经济会崩溃吗?短期不会,但有的企业会崩溃。
大规模的投资将持续,直到填平各地的经济洼地。新一轮的城市轨道交通蓝图出台,建设周期最长延伸到2020年,现在,我们已经为未来8到10年的轨道交通立下了规划。
轨道交通是城市群的先导。地铁加快城市的运转速度,城际轨道架构未来的城市群。把发改委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图与高铁轨道放在一起,中国的城市化图景跃然纸上。大城市成为城市群的中心节点,如东部地区的深圳、广州、上海、天津、北京,中部地区的武汉、郑州、长沙等城市,西南地区的成都、昆明等城市,西北的西安等城市。
令人瞩目的是,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城际铁路规划与江苏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前者的的建设工期从2012到2020年,远景可展望到2035年;后者的建设期限从2012年到2020年。建成之后,资源城市群与消费城市群南北呼应。这远不是终结,在中西部大城市真正崛起后,各地城市群也将应运而生。
轨道交通似乎天生就是挨骂的。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着资金与效率双重难题,笔者虽然支持轨道交通,却担心政绩压力下的地方官员过于亢奋,以大干快上的劲头,把轨道铺向每一个三家村。
更让人担心的是,财政匮乏的地方政府将以虚假出资或者抽逃资金的方法规避出资,并且以最有效的土地收入弥补亏空,土地是最重要的顶梁柱,屡试不爽的土地套现模式,将让中国经济在土地依赖、行业垄断上越走越远。这是一条不归路,诸多的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而更多的资金源于更多值钱的土地,为了让土地值钱,轨道交通越修越多以拉抬沿线的土地价格。
美国这块他山之石可以提供借鉴。基金之神彼得林奇在投资书籍中,惟妙惟肖地展示了美国铁路发展的历史画卷。从1864年到20世纪初,整个美国人口翻了一番,铁路网增至7倍,人足迹所至之处,都能听见火车的汽笛声。有意思的是,投资铁路股票的人大多伤痕累累,而铁路大亨与垄断企业主却独得暴利,并且理直气壮,建设纽约中央铁路的老范德比尔特一毛不拨从不分红,把全部财富传给儿子,他的儿子有句名言:公众该死。翻译成当下中国的大白话,我的铁路公司不是为普通人开的——这句话似曾相识吧?
在1873年经济崩溃后,美国的公债被视为废纸,欧洲把美国视为骗子国度。1893年情况更糟,1/4的铁路公司被迫宣告破产,投资者大部分投资打了水漂。那是一个镀金的混乱时代,工业化进程加快,美国从19世纪初家家自己动手缝制服装的农业社会,过度到世界末的工业社会,贯穿美国的运河、铁路网络齐备,而后进入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时代。
美国之所以能够安然度过当时的混乱,归功于有实力的新经济的崛起,铁路公司倒闭,1900年世界版图上的半数帝国消失,但好时、桂格燕麦、箭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杜邦、波士顿银行、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众多从标准石油分离出的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美孚、阿莫科等)却在迈向兴盛的明天。而汽车作为铁路的替代物应运而生,轨道交通伴随着好公司、新技术、知名品牌的诞生,这才是让美国度过二十年一次经济大恐慌的经济。
最难的莫过于打击垄断势力。美国的钢铁、石油等基础行业的拖拉斯轻松获得垄断利润,不必操心技术革命、降低成本。此时公众的呼声、媒体的揭黑、独立的国会与法院、持有基本价值观的政府官员,联手成立反托拉斯阵线。
1890年,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但新泽西州依然通过自己的法律,以“控股公司”名义避开联邦政府的监管。1904年,美国最高法院重拳出击,宣布一家最大的钢铁公司不合法。特迪·罗斯福当时担任美国总统,他重新严格推行《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起诉了44家主要的托拉斯公司。1914年,国会通过了第二部反托拉斯法,即《克莱顿法》。垄断危机过去了,美国不至于成为阿根廷式权贵经济的翻版。
假设,通过高负债的办法中国最终建成了先进的轨道交通,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轮轨上的国家,未来是什么?
基于高负债与低道德,投资者无法从轨道公司的股票获得红利,现在炒南车、北车等股票是击鼓传花游戏的第二幕。轨道交通上运营的是什么,承载的是什么,至关重要。如果鄂尔多斯有雄厚的实体经济,拥有煤炭的新技术中心、羊绒产品的设计基地,此轮民间债务危机不至于拖垮这座草原城市。更可怕的是,如果轨道交通是建立起一个个垄断的独立王国,并且被赋予长子的称呼,轨道通向一座座失去创新能力的空城,轨道盛况就是昙花一现。
基于国人对房地产的热衷,基于中国经济存在的内生动力,基于轨道时代的来临,中国经济暂无崩溃之忧。但想想前苏联,傲视群雄半世纪,最终还是倒在了低效与权贵上。
注:在绥芬河边境口岸
看着100米外的俄罗斯边境,一个人为做成的小土丘
这头想要重新进入亚洲的北极熊
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无数的基础设施,以及不够开放的狐疑的内心
东北一望无际的玉米地
平缓的丘陵,开阔之极
连云朵都飘慢了
懒散地在麦垛上,满眼的绿色,金色与间或穿过的白桦林
是现实版的俄罗斯古典油画
这样的开阔,可以让人忘倦
这座安静的小城
人口才16万(加上常住)
城市中心是俄罗斯商人的贸易小店
女孩们用俄语交流
据说,比贸易高峰期冷清多了
经济危机席卷,覆巢之下完卵少之又少
大买一番,用去了一年的预算
算是补上平时不逛街的课
如果可以有免税政策
如果成为安静的带有特殊风情的后花园
如果各色人等在此安然长住,发呆
此地日后的东北亚国际物流、深加工、自由贸易政策
将是经济顶梁柱
大家都在做,有时候垂拱,让市场去做
反而别开生面
中午吃的米饭,是吃过的最香的米饭
感谢当地的朋友,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情,不同的经济
from 叶檀的和讯博客 http://ytyetan.blog.hexun.com/79676418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