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篇是分析18大,但还是得先从前几届政治局的执政思路说起,其核心是两点——政府财政和社会保障。各位放心不会扯远,贫道向来是拿着文章当电报写的。不过还是先感谢柳叔和wmang两位,本篇完全是在他们启发指点下抄袭出来的,抄错了与他们无关。
上世纪80年代是国企的好时候,虽然企业管理一塌糊涂,但依靠国家拨款还是过得很舒服,当时人们希望进工厂而不是机关。国家之所以要养着国企,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基本盘,给改开留的一道保险。但是国企整体亏损,乡镇企业养活不起全国,钱从哪来呢,只能是印钞。这时国家的思路就是以印钞透支未来收入,填补大量社会保障导致的财政空缺。
大量印钞导致80年代末的通货膨胀和64事件,乡镇企业就此消亡,不得不停止,那么没有钱的财政怎么办?TG的答案是下岗,同时伴随着停止福利分房、企业转制、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措施,通过削减社会保障的方式减少财政支出,这也是朱镕基给前几任擦屁股说法的由来。与此同时,国税地税分开正式施行,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03年本届政治局上任之时,386交给他们的是一个基本稳定平衡的财政,但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社会。改开利益集团基本成型,南方私企势力极大,已经到了影响省级政府决策的地步;国企和政府内贪腐分子希望能够像苏联一样和平演变,以使自己的收入合法化;底层民众因政府推卸义务而导致抗风险能力极低,继续压榨油水不足以满足前两者需求,也会让他们过不下去。于是486坚定的选择了花钱买平安这一思路,对各阶层广撒资金,基层确实得到了好处,虽然他们很少上网来说。
花的钱总要有来源,486的钱从哪来呢?除了386打好基础的国企和外贸,土地财政和银行借贷就是资金来源。486的思路和80年代一样,通过透支未来财政收入来承担社会保障义务,换取当前的社会稳定。而现在,就是透支做法又到了国家无法承受的阶段,10年、11年的连续通胀就是证明,这和80年代末也是相同的。
几届政治局都不是傻子,对自己行为将导致的结果是有清晰认识的,决策是国内外各种势力博弈的结果,而不是什么个人喜好。80年代末双轨制没人反对吗,286何必92年跑到深圳去发言?朱镕基搞下岗没人反对吗,何必趟什么地雷阵?大势如此,不得不为尔。
TG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TG国没有影子政府,谁在那个位置谁就有决策权,不在位置的,286也不过给儿子争取一个残联主席,更勿论其他人了。政治局常委是TG国内最高权力宝座,每一个常委都是由一大堆中央委员和各级干部支撑起来的,也都提拔保护着自己派系的成员,上级靠下级推行政策来获取政绩,下级靠上级赏识提拔获取晋升的机会。支持谁的政策、拖延谁的政策、反对谁的政策,自己掌握的资源到底用在哪一方面,这就是TG党内的站队。
11个符合年龄限制的政治局委员、两百来名中央委员,这就是18大的组成人员。政治局委员里不过2、3人有望登顶,中央委员里也不过几十个能直接抱住这2、3人的大腿,其他的都是酱油众,谁能取得他们的支持谁就能登顶成功。酱油众根据什么选择支持者呢?那就是谁能解决当前国家的主要问题,毕竟大家还要在这个国家内混几十年,把摊子彻底砸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要让人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起码思路必须能服众,放到现在来说就是要在维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解决收入透支的问题。
17大后的路线试验
有80年代的经验,TG党内各派系对当前的经济危局是有很明确预知的,因此各接班人早早就开始思考自己如何来解决这个局面。不过当时大家还没想到美欧经济问题会这么快爆发,因此对处理问题想得难免乐观了点,这就导致现在的结局和预计的不同。
486思路的拥护者就是打算撒钱之路走到底,真不行了就搞大通胀抹平账面,这些是现在通过土地财政获得巨大收益的既得利益者集团。如果不是08年欧美出问题,也许他们可以迷惑大部分人。
薄熙来在重庆的路线,是通过打黑获取资金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这才是唱红的本质内涵,而不是什么主流官方文化),这和建国初的米粮之战有些相似。薄去重庆不是随意选的,他强化控制的路线越在小范围搞越容易出效果,因此一定要去直辖市而不是省,北京上海不能乱折腾,天津距离北京太近易受牵制,也就是重庆合适,还能打掉汪洋的后路。
汪洋的路线是从上到下的彻底放权,把大部分权力和责任交给社会组织——比如文强的黑社会——来处理,通过减少社会保障的方式减轻财政压力,这和90年代的做法有些相似,区别在于汪洋同时削弱了中央集权。腾笼换鸟搞产业升级,蛋糕论下放手分权,都是汪督思路的体现。广东这个南方省份是国内国企力量最弱、民企或者说资产阶级力量最强的地方,在花帅的庇护下还一直不怎么听中央话,正是试验放权路线最合适的地方。
18大前的路线斗争
到了18召开前半年的现在,三路人马已经基本分出胜负。
第一个被按倒的是卖地派,李克强11年主持经济工作以来把房价控制住,3600万套保障房是釜底抽薪之举。但是卖地收入是政府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没了这块就得有其他的填补,或者削减财政支出,否则迟早走回老路,因此只能说赢了一半。
第二个翻盘的是汪洋。12年初汪洋高调主持广东三打两建,表示“现在广东受考验的不是经济而是社会矛盾”,否定了过去放权发展的思路。汪的转变说明,薄执政路线已经得到新一届政治局内多数人的认可,不然汪绝不会自己打自己嘴巴子,硬着头皮走下去都比半途改弦更张好。
薄的唱红打黑打出上千亿元资金,政府财政收入也大幅增加,这和雍正官绅一体纳粮的效果是一样的,特权少了自然公权受益。近期汪洋的转变已经说明了薄路线的胜利,这是最确切的证据,各种小道传闻与之比较起来不值一提。
顺便猜测下委员们18大前的时间安排。汪洋是12年初布置三打两建搞转变,那么11位下届政治局委员们应该是在11年下半年进行路线讨论,并于11-12月达成共识,确定走薄的路线,这一阶段基本决定谁进常委。进入12年后,大家讨论的会是具体人事安排,谁进政治局谁进中央委员,这些到18大召开前半个月基本搞定,然后大会召开。从这个进度看,国家大事很简单,还是人事工作比较耗时间。
薄熙来朝不保夕吗
如果只看网络,薄熙来在重庆完全是发了神经病一样搞文革。近期的王立军事件,宣传系统几乎没对传闻做任何限制,外交系统煽风点火提“一天”,让很多人觉得薄毁灭在即了。南方系就不用说了,恨不得薄王被千刀万剐了才好,凤凰网体现的最直接。只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薄的遭遇其实很容易理解的。
薄的路线是唱红打黑。打黑,打的不只是黑社会,还是捞取特权维护暴利的种种社会组织,那些大都屁股不干净的民企也包括在内,所以资本家们痛恨他。唱红,唱的不仅是红歌,更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调子,是未来敌我斗争的战斗组歌,所以地方山头的官僚们痛恨他。这么招人恨,当然会被各方齐心协力的摸黑。
实际上薄不过是07年新晋的政治局委员,重庆模式就算是他的主意,有人会认为他能在18大上成为586吗?这种到处得罪人的路线如果没有强力支持,他能执行的下去?就算他是太子党,可薄一波已经在07年初逝世,TG党内谁在位谁有权的规则下,不是现任政治局常委能给他足够支持?好吧,我说的就是习太子,他最像是薄背后的盟友。
前面说过,TG党内入常是要有路线服众的,李克强在国务院打击地产党大家都知道,那么作为586第一热门的习太子是什么路线呢?没有吗?难道他支持的是汪洋?或者他想继续当地产党?TG党内有过多次路线斗争,路线获胜人却失败的,我对党史不熟,还真想不到有谁。
到这里本文终结。全篇的论据都是过去的资料和新闻,没有任何内幕消息。政治嘛,阴谋诡计固然必不可少,但堂堂正正的阳谋才是根本,捕风捉影笼袖谈,不如秉烛夜读,翻翻主席讲话的好。
—
听起来很鼓舞人心,只有一点疑问
靠打黑得到是不少,正义也得到伸张,虽然伸张到哪些人头上还是很有讲究的,真正的窃国硕鼠我很怀疑会被动到,因为打黑的自己就是他们的一部分,牵扯太广动摇国本,也就是打打境外敌对势力与境内勾结的秋千,解燃眉之急吧。
这都放下不提,大海同志那套还可勉强说是国策实验田,不厚这种打土豪分田地属于搞运动的,也能作为长期国策的实验?总不会是说重庆成功了,全国就来个二次文革,干个两届任期十年啥的吧。
好,就算大家都认可二次文革了,深挖党内党外的贪污犯,大快人心,这钱肯定也不少,但最多也就是把原来的饼没分好的地方都收回来重分,这么大国家,这样够花几天的?政治局不考虑经济发展的大策,都琢磨怎么玩斗地主了,虽然是那管身后洪水滔滔,可lz这个故事讲到有点超越我的想象力了。
如果非要给三少找点入常的理论基础,其实打不打黑,唱不唱红,三少入常都不是什么不可能事件,太子与三少差不多资历背景,在王出事之前,分析来分析去根本就是多余。三少在重庆这么干,其实从经济上讲,从入常上讲,都不是很有说服力。唯一说的通的是tg如果在重庆试验点什么的话,是在试验如何能够延续tg的合法性,是对民心的试探,是对tg过河模的下一块石头在哪里的搜索。其实,这种事也很简单,饼大了大家都是右派,没饼吃了大家都是左派,自古使然,还实验个啥,这本来就是给全国人民除了春晚外加的个政治节目,让人整天操心这些八卦,也就没人想的太多了。
但是王的插曲破坏了左右互搏的余音袅袅,让天下人猛然间发现,原来除了左右派,除了南方系韩寒孔和尚何新张宏良外,还有美领馆,这个美领馆原来除了供大家出国买LV包,捞学位,或办移民之外,还有个上访直达中纪委与国安的通道,这个可以比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第五大发明,让习惯于看春晚看了三十年的人们,心中某个G点被小小的挠了一下。
春晚,十八大这些节目,不管你们爱不爱看,反正我是不爱看了。
–
至于薄的前途和重庆模式的前途,我倒觉得没有必然联系
18大是权力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混合体,两者相互有影响,但也各具独立性。现在的情形看,TG高层权力斗争的妥协性要小一些,路线斗争的妥协性要大一些。权力斗争主要凭主观,你上我就不能上,个体与个体间这个没什么可妥协的;路线斗争要受制于客观环境,不管你如何想,要不想大伙同归于尽一起做齐奥塞斯库,那该顺应潮流就必须顺应潮流,派系之间这个问题是可以妥协的。
中国历史上,废人存政和废政存人,都是不鲜见的,这个最终看大趋势,不用盲目乐观,也没必要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补充:一个人该叫政治家还是政客,就是看权力斗争和路线斗争对他而言,谁是目的、谁是手段。政客常有,而政治家不常有,有时这是坏事,有时也算是不太坏的事。
–
我觉得是由必然联系的,没有薄和王这样的性格和品格
重庆模式别人推行不下去。就汪洋那样的,你让他像薄和王一样打黑,他自己也说了,要“打出声势”,可见就是表面文章而已,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大家支持重庆模式,可不是停留在口号上,也不是停留在表面唱几首红歌。那是实实在在因为重庆的改变,才会有“重庆模式”这个提法。这种改变,没有薄那样的铁腕,没有王那样的品格,真是推行不下去的。
我不怀疑有别的人也想学习重庆模式,可是有这份心,未必有这份能力和破釜沉舟的勇气。说实话,就算是薄和王,如果薄进了常委之后,是否还能继续在别的地方推行重庆模式,我都表示一定程度的怀疑,更不要说别的人了。
再加上,更有很多人把重庆模式看成蛇蝎,恨不得大家都把这个模式忘记,怎么可能会愿意主动推行呢?
所以,如果薄和王这次被搞下去了,重庆模式是肯定完蛋了。不用再痴心妄想了。
{lang: 'zh-CN'}
相关日志
- 2012/02/13 -- 王立军案幕后真相:令计划入常
- 2012/02/09 -- 聯合報:「重慶模式」斷條腿 18大布局亂了套
- 2012/02/08 -- 逆向淘汰,悲乎
- 2012/02/08 -- 红二代千人聚京 要求反腐 勿让父辈事业夭折
- 2012/02/06 -- 金融时报:中国资本外逃暗潮
- 2012/01/17 -- 中共十八大中央政治局9常委2.0版
- 2011/11/01 -- 围绕十八大的主要人事看点
- 2011/08/26 -- Emyn:我有时候觉得,老曾十七大搞的这一手过与强势,反倒弄巧成拙
- 2011/08/12 -- 十八大人事部局爭奪激烈 各路人馬陣營歸屬大揭秘
- 2011/08/10 -- 十八大大局已定 北戴河最后角力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19496?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