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 文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可能是中美重新走向对抗,“次冷战”在亚太已然拉开。
出于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中美在冷战中期结束了敌对关系,结成特殊的盟友关系,用基辛格的话说是“心照不宣的结盟”。这是打破冷战期间的世界均势,从而全面构建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优势的关键性事变,甚至对促成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也发挥了隐秘的作用。
在此之后,中美因八十年代后期的某些事态关系恶化。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并确立战略伙伴关系。布什接任后,降低了两国关系的调门,建设性成为两国关系的主调。奥巴马任上这一关系进一步向着“积极合作全面”发展。尽管美国始终对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保持警惕和距离,但长久以来,中国并未被美国视为敌人和对手,尤其是军事意义上的,两国虽然存在诸多分歧,但伙伴关系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这一切在2015年发生了质的变化,对此我已在《次冷战和中美关系的未来》一文中进行了详述,并将中美新型关系定义为“次冷战”。这一关系的本质是两国关系开始走向对抗,美国明确、清晰地将中国视为对手或潜在对手,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在这一年,奥巴马领导的美国政府开始认真地应对中国在亚太的崛起和日益咄咄逼人的外交态势。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最终朝着缔约取得关键进展。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各参与谈判的国家于这一年10月就TPP内容达成共识(2016年2月4日在新西兰正式协定正式签署)。美国主导为TPP设置了高标准,将中国排除在外,并明显针对中国掌控区域贸易规则制定权的努力。中国首次牵头成立的实体性区域经济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同一年由有关国家签署协议,并在今年初正式投入运营。中美各自主导以亚太为核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并在实际上互相排斥对方,是双方在经济领域全面拉开次冷战的标志性信号。
美国领导的遏制或“围堵”中国的亚太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去年以前,我从未认为美国对中国实施遏制政策,或者围堵中国,对戴旭的C形包围圈理论嗤之以鼻,但这一情势在2015年发生了明显变化。美国自觉地在亚太积极构建遏制中国的体系。这一态势包含了政治、安全和外交上的。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为分野,美日安保同盟明确向着遏制中国的方向发展。在此访期间,安倍晋三发表了堪称具有“铁幕演说”同类意义的演讲。为了应对中国,美国和日本更强调美日韩在亚洲的协作,甚至,在美国的斡旋下,由于历史和领土问题而陷入停滞的日韩政治关系也得到显著改观。在这一体系中,美澳、日澳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和重要。
以南海为重要纽带,东盟和东盟中相关国家也正被美国纳入遏制中国的体系中。尽管美国一再声明它发展同东盟的关系与中国无关,这一明显的外交辞令并无法阻挡人们对它们遏制中国的想象。由于地缘上接近,东盟不愿公开与中国为敌,但即将在美国举办的美国-东盟论坛被舆论普遍认为针对中国的意味浓厚。以南海问题为突破口,美国以此平台在东亚共同牵制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更令中国不爽的是,美国亦对中国的“老朋友”或传统伙伴进行拉拢和分化。比较典型的是,美国与越南的关系战略升级,而美国国务卿克里刚刚对柬埔寨和老挝进行了访问,这两个国家由于跟中国传统关系深厚且没有领土纠葛,所以一向是中国的“铁哥们”。美国此举无异于是要攻克中国周边最坚固的堡垒。
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中美“次冷战”更显突出。奥巴马政府一改温和基调,在派遣军事力量进入中国声称主权的海域和售台武器两大问题上采取了积极措施。美国驱逐舰、航空母舰、远程战略轰炸机以及侦察机全数通过靠近南海敏感区域,炫耀武力。中国针锋相对,改变沉默态度,公开向外界展示自身在南海填海造岛以及修建军事防御设施的情况。
在中美次冷战格局中,除了美国在亚太遏制中国的体系引人注目外,中俄关系更加密切无疑也意味深长。冷战早期中苏结盟共同对抗西方的历史令人记忆犹新,但在西方集体缺席时,中国领导人与普京并肩站在红场上检阅两国军队的情形富有刺激性。但更直接反映两国关系巨变的背景因素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已全然改变了自邓小平晚期以来奉行的“韬光养晦”策略,变得更“勇于担当”,更积极和深入地参与国际规则制订和国际斡旋。就在前不久,中国领导人刚访问了正处于敌对中的伊朗和沙特,意欲幕后对两国关系进行调和。而吉布提总统亦强调,中国首个海外军事基地将在该国建成。在中国年度报道中,国际影响力提升,被置于新一代领导人施政成绩单上。
在次冷战中,意识形态色彩虽然不像冷战时期那么泾渭分明,但仍然是斗争的重要方面。中国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全面收缩正是它影响的结果,也说明两个阵营的对抗将是长期的。
正像冷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而冷战结束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谢幕一样,中美次冷战也具有相似的历史意义。2015年可谓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关系变局和新时代的元年,如何发展将深刻改变相关国家,并将改变世界。
from 丁咚 http://dingdong805313676.blog.163.com/blog/static/12722224720161510293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