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SIPRI称,中国在2010至2014年间超过了德国。中国在该时期的出口份额只占世界总额的5%,远远低于美国的31%,或俄罗斯的27%。
该组织表示,虽然中国的销售在整体份额中占的比例仍然很小,但中国在2010至2014年间的出口总额比前一个五年期间的总额增长了143%。(斯 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为将年与年之间销售额的突增曲线平滑化,以五年为单位统计军火销售量。)美国的武器出口比前五年间增长了23%;俄罗斯增长了 37%。
据该组织的报告,全球武器销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多数时间呈下降趋势,但近几年有所增长,2010至2014年间的销售总额,与前五年间相比,增长了16%。
中国销售额增长的同时,德国和法国在武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有所下降。报告称,2005至2009年间武器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德国,一定程度上因政府 在2014年宣布的武器出口限制,份额有所下降。报告补充说,法国原本会成为2010至2014年间的第三大武器出口国,但出于对俄罗斯卷入乌克兰冲突的 担忧,法国推迟了去年向俄罗斯出口两栖攻击舰的计划。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武器出口在全球所占份额一直不高,那之前,中国曾向两伊战争的双方出售武 器,年度出口份额在全球的排名一度高达第四位。近年来,中国一直试图从销售低利润的小武器向出口更昂贵的军事设备上转型,但成效甚微。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资深研究员理查德·A·毕辛格(Richard A. Bitzinger)说,“大多数国家不喜欢中国的武器系统,作为武器供应商,中国基本上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中国向一些国家出售相当不错的装备,这些国 家钱不多,但想要些东西。”
中国装备的主要买家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这三个国家的购买量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报告说,中国也向委内瑞拉出口了装甲车、运输和教练机,向阿尔及利亚出口了三艘护卫舰,向印度尼西亚出口了反舰导弹,还向18个非洲国家出口了大型武器。
毕辛格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武器对军事能力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能做些武器交易、一些有利于本国武器工业的交易,但仍很难找到那种从区域实力平衡的角度来看,能让人称之为产生重大颠覆性影响的中国武器系统。”
中国推销复杂军事装备的努力近几年遇到了阻碍。由于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担忧,土耳其暂停了从中国购买价值30亿美元(约合188亿元人民币)的防空导 弹系统的计划。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的J-31隐形战斗机在国外采购者中也许同样引不起广泛的兴趣,因为人们对战斗机的隐蔽性、繁重的维护需求,及其低质量 的发动机存在担忧。
中国在过去五年中也是全球第三大武器进口国,排名在印度和沙特阿拉伯之后。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俄罗斯、法国和乌克兰是中国最大的武器供应国。
这些排名是以实际交付给客户的武器的共同单元价值为基础计算的,这种算法消除了各国政府对销售的不同定义。
2010年至2014年间,全球10大军火进口国分别是印度(15%)、沙乌地阿拉伯(5%)、中国(5%)、阿拉伯联合大公国(4%)、巴基斯坦(4%)、澳洲(4%)、土耳其(3%)、美国(3%)、南韩(3%)、星加坡(3%)。
全球最大的军火市场在亚洲与大洋洲(48%),其次是中东(22%)、欧洲(12%)、美洲(10%)、非洲(9%)。成长幅度最大的地区则是非洲(45%),其次是亚洲与大洋洲(37%)、中东(25%)、美洲(7%),欧洲则遽减了36%。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03/sipri%EF%BC%9A%E4%B8%AD%E5%9B%BD%E8%B7%83%E5%8D%87%E5%85%A8%E7%90%83%E7%AC%AC%E4%B8%89%E5%A4%A7%E5%86%9B%E7%81%AB%E5%87%BA%E5%8F%A3%E5%9B%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