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设立东海识别区和朝鲜的张成泽被处决为标志,东亚的秩序正悄然发生转变。而讽刺的是,东亚的新秩序,正是无秩序。
第一,东亚的两个核心国家——中国和日本——之间关系已经跌倒冰点,这不仅不是新鲜事,也丝毫看不到缓和的迹象,中日之间的对抗已由领土对抗上升为战略性的对抗。中国设立东亚识别区之后,日本反应最为强烈,立即建议国内的民航公司不必向中国申报飞行计画。日本首相安倍、参议院和众议院都明确提出要求中国撤销识别区。日本还在刚刚召开的东盟峰会上游说东盟国家,试图联合对抗中国。
无秩序的第二个方面则是扮演“离岸平衡手”的美国暧昧不明的态度。在识别区问题上,美国一直在玩着左打一巴掌,右扇一耳光的游戏,持续发出含混的信号。美国一方面认为要中国撤销防空识别区已无可能,一方面又拒绝承认识别区。是美国首先建议国内民航申报飞行计划,也是美国率先在识别区范围内派出军机巡航,最近还爆出在南海派出军舰与中国航母对峙的消息。副总统拜登在北京大谈“新型大国关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和国防部长哈格尔则在之前召开记者发布会,大批中国“要求所有航空器都要报批”和“事先并没有和其他国家做好通报”。
各个中小国家各行其是,东奔西走,没有统一行动标准。韩国时隔62年来首次扩大自己的识别区,正式方案已于上周日生效,并开始派军机巡航。澳大利亚积极跳出来和美日统一战线,以半个东亚国家的身份,采取召见中国大使抗议的不寻常举动,中国外长王毅则在会见澳外长的时候当面斥责。菲律宾在东盟峰会上倒是积极回应日本,指责中国,可其他东南亚国家谁也不愿得罪,最后东盟峰会的声明使用语气温和的“确保飞行自由”云云,不点名指代中国。
在张成泽事件后,东亚乱象群生的局面看得更加明显。各种相互矛盾的传言和意见在中日韩之间漫天飞。有的说这是金正恩权力达到巅峰的标志,有的说是金正恩背后的军方保守势力施压的结果。有的说朝鲜权力收紧,会更专注内斗,无暇挑动区域局势,有的则说朝鲜会更加一意孤行,预计会加快核子试验。有的说金正恩整肃张是为了摆脱中国影响,也有人说金正恩经济已经完全破产,只能更依赖中国。政治上来看,几个大国之间也没有对这一事件形成共识。中国外长王毅表示“希望并相信(朝鲜局势)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美国国务卿克里则表示“这是政局不稳,存在危险的不祥之兆。 ”
东亚错综复杂的局面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东亚和其他大洲比起来,无秩序的特点特别明显。无论是欧洲,美洲,非洲还是南亚次大陆,都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将所在国家集团一分为二。西欧与东欧,美加与拉美,北非与南非,印度与巴基斯坦——幕墙两边的国家集团,在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皆天差地别,这使得很多时候评估各国外交政策和区域外交形式没那么困难。
但东亚不同,这里更像是春秋战国,或是工业革命后的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程度迥异,有像是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像是经济相对落后国家。政治制度千差万别,有成熟的民主制,有众多转型国家,甚至还有家族独裁。东亚还有一个不在本区域,但是所有问题都与其千丝万缕的玩家——美国——的存在。种种国家利益的复杂性使得外交上东亚各国充满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纵横捭阖,朝秦暮楚的故事时时发生。在之前我们看到过越南与中国美国都曾交好交恶,中美从八十年代的蜜月期到九十年代的反目成仇,朝鲜从中国的同志到力图摆脱中国影响。
东亚各国也不是没有努力建立一种长期的,类似欧盟的合作机制,比如“东盟+3”,亚太经合合作组织,六方会谈机制。但这些看起来美好的理念在东亚的丛林体系下要么昙花一现,要么流于清谈。
再回到最近发生的两件事,东海识别区背后的新趋势是中国崛起,朝鲜问题则是区域共同威胁。东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这样,中国和日本交恶,美国隔岸观火,区域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国家各自为政。面对这样一种人人自危的局面,大国加强军备,重整武力,小国两面下注,选择性抱团,各个国家都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力求自身安全。在这种令人担忧的丛林体系中,东亚各国能否将战略目标定低一点,建立防治武力冲突的机制——比如危机协调机制、军事联络机制——乃是决定新时期东亚命运的关键所在。
作者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from 香港南华早报 http://www.nanzao.com/sc/opinion/18125/wu-xu-de-dong-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