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深夜发送的电子邮件中,一些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驻香港高管惋惜自己失去了一项赚钱的业务。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的一名高管对同事说,“今天我们把一桩生意输给了DB,因为他们今年夏天聘用了董事长的女儿。”这里使用的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首字母缩写。
丢 失前述业务是2009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与摩根大通竞争的一些银行还拿到了其他一系列业务,这让摩根大通的高管深感刺痛。金融危机爆发后,华尔街的银行 业务放缓,中国成了最后一个淘金之地。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国有企业利用各家银行发行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票和债券——摩根大通却在争夺这个商机的 竞争当中进一步落后了。
最后,高管通过电子邮件决定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采用对手所使用的看似十分有效的策略:雇佣中国执政权贵的子女。
摩根大通的一名高管在2009年的邮件往来中写道,“我赞成实施我们自己的”雇佣策略。
电 子邮件和其他机密文件显示,在随后的数月和数年间,摩根大通加大了所谓“子女”雇佣项目的实施力度,增加了数十名人脉深厚的雇员,并对雇佣这些人与和中国 政府达成商业交易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跟踪记录。此前未报道的电子邮件和文件——其副本已经《纽约时报》检视——解释了摩根大通加大该雇佣项目力度的动机,并 且表明,是竞争压力导致了摩根大通的许多决定,这些决定正在接受联邦调查。
此外,这些电子邮件提到了其他一些银行,首次让人们看到了问题的 全貌,即其他在中国做生意的华尔街银行也存在成问题的雇佣行为——有些银行雇佣了同样一些拥有家庭背景的雇员。今年春季开始对摩根大通展开贿赂调查以来, 官方已将调查范围扩大到了其他大银行的雇佣政策。此前有报道称,花旗(Citigroup)、瑞信(Credit Suisse)、德意志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都在接受调查。对一些华尔街现职和以往雇员的采访表明,瑞银(UBS)也在接受调查。摩根大通或任何其他银行都没有受到犯罪指控。
然而,前述雇员称,这些调查还是让华尔街提高了警惕。这些人无权公开发表言论。他们说,有些银行已经对人脉深厚的中国应聘者采取了非正式的冻结雇佣政策。
采访显示,此次调查还对摩根大通在中国争取交易的活动产生了冷却效应。由于希望向联邦官员表现出合作态度,该银行已在考虑放弃中国的一些交易,并彻底放弃另一项业务。
前 述撤退行动发生之际,摩根大通已经重新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市场。对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数据的一项分析显示,自2009年加大实施子女项目的力度以来,摩根大通争取业务的成绩在几年之间恢复了生机。2009年,在各家银行当 中,摩根大通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所获业务量排名第13位。到2013年,当其他银行缩减它们在中国的业务时,它已经位列第三。其他数据表明,摩根大通在 2009年所获业务量排名第八,目前则排名第四,尽管它在2011年和2012年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虽然雇员的增加与业务量的增长发生在同一时期,但相 关数据并未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然而,主持摩根大通调查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和布鲁克林联邦检察官正在调查,摩根大通是否曾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的不正当手段获取与中国国企的部分交易。SEC和检察 官最终可能会得出结论,这些雇佣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他们并未就此置评。
正在配合调查的摩根大通也拒绝置评。没有迹象表明摩根大通纽约总部的高管知晓这些雇佣策略。面临SEC调查的其他六家银行也拒绝对调查置评,调查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经济力量也助长了华尔街银行雇员急速增加的现象。
华盛顿实施金融自由化之时,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这样一来,成问题的雇佣政策就有机会逃脱政府审查。过去20年,这种雇佣政策变得十分流行,各银行纷纷争抢拥有最强大政治背景的大学毕业生,亦即中国所谓的太子党。
高盛的雇员花名册中一度包括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孙子,只不过雇佣时间不长。而美银美林(Merrill Lynch)的前雇员冯绍东则是一名共产党高官的女婿。
然 而,最近几个月,联邦当局已经对涉嫌以工作机会换取政府业务的华尔街公司采取了更加强硬的立场。SEC与布鲁克林的检察官已经加强了《反海外腐败法》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项下的执法工作,该法有效禁止美国公司在维系业务的过程中为获得“不当优势”而向外国官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摩根大通从事了带有“腐 败”意图的行为,那它就违反了1997年颁布的前述法律。
摩根大通提供给联邦当局的邮件里最频繁提到的是德意志银行和高盛,不过,其他一些银行可能也为摩根大通的雇佣行为提供了启发。《纽约时报》查阅了这些邮件。例如,摩根大通和瑞信(Credit Suisse)都与时任总理温家宝的独女经营的咨询公司Fullmark有过业务往来。另一名颇受摩根大通重视的雇员是中国一家国有金融集团董事长的儿子,这名雇员之前曾在花旗集团(Citigroup)和高盛实习。
前述文件和邮件显示,摩根大通驻香港的高管还研究了那些在中国立脚更稳的银行的雇佣行为。摩根大通的一名高管在给同事的一封邮件中写道,“从GS那里学到了经验”,这里指的是高盛的雇佣行为。
摩根大通不只是在中国面临法律纠纷。11月,摩根大通承诺缴付130亿美元(约合789亿元人民币),就出售存在问题的抵押证券一事与一些政府机构达成了和解。
前 述抵押证券协议针对的是该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业务,与此不同,与中国相关的调查针对的是持续到了今年的雇佣行为。摩根大通支付的130亿美元包含与各个 机构达成的民事和解费用,而贿赂调查可能会带来刑事处罚。采访显示,摩根大通驻香港的一些高管已经雇佣了刑事辩护律师。
调查带来的后果还可 能会影响该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随着最近几个月调查的不断加强,摩根大通已经退出一项交易,不再为大型国有食品公司中粮集团提供咨询服务。证券备案文件显 示,摩根大通曾在2011年为该公司董事长的女儿提供了短期实习岗位,并于2012年再次提供实习岗位。“我们真的得让她回到公司,”摩根大通驻香港的一 名高管在一封邮件中写道。“她父亲给我打了电话,还发了邮件。”
摩根大通于2006年设立了“子女项目”(Sons and Daughters),目的是确保雇佣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但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后,摩根大通的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失去中国的市场份额。2009年,摩根大通把一桩生意输给了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驻香港的高管们由此断定,自己的银行需要加强招聘工作。
“我们今年丧失了一个机会,”得知摩根大通败给德意志银行之后,一名高管在邮件中写道。“你们能设立一个有助于我们工作的项目吗?”
投资银行部门尝试开展了一个项目,准备给关系过硬的雇员提供价值7万至10万美元的一年期合约。内部文件称,这个项目或许可以带来“通往商机的清晰门径”。
然而,一些香港高管迫切要求雇佣更多他们所谓的“客户推荐”员工,以便赶上竞争对手。
一名摩根大通员工在2010年发给一名同事的邮件中写道。“我们的此类雇佣行为太少太少,我一直在跟中国团队说这个项目,已经说了一年。”在同一封邮件中,这名员工还写道,“保密,只管把中国重汽二号人物的儿子弄进我的团队。”中国重汽隶属于一家国有汽车公司。
他还写道,“我这儿有位子,还可以雇佣很多这样的员工(高盛雇了25个)。”
唐 小宁(音译)受雇于摩根大通的时候,该银行的加强版雇佣项目取得了明显成功。唐小宁的父亲是金融集团中国光大集团的董事长。这次雇佣发生在2010年, 《纽约时报》曾予报道。雇佣此人之前,该银行一再错过光大集团的业务,其中一项业务由摩根士丹利获得。然而,调研服务公司标普资本智商(S&P Capital IQ)表示,自唐小宁受雇以来,中国光大及其子公司至少三次将业务交给了摩根大通。
为了获得非国有人寿保险公司泰康的一项业务,摩根大通高管也采用了类似的雇佣换交易策略。邮件显示,摩根大通希望获得为泰康首次公开募股提供咨询服务的机会,试图雇佣该公司董事长的侄女。但是,这一次的竞争非常激烈。
摩 根大通的一名银行业务人员在邮件中写道,“因为这次募股规模可观,现有的每一家活跃银行都试图进行游说。”这封邮件不太可能成为联邦调查的重点,因为邮件 涉及的是一家私人公司。高盛集团雇佣了泰康董事长的儿子,并在该公司拥有直接投资。这名银行业务人员写道,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试图接近”该公司董事长的侄女,“以便与我们竞争。”
David Barboza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的一名高管对同事说,“今天我们把一桩生意输给了DB,因为他们今年夏天聘用了董事长的女儿。”这里使用的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首字母缩写。
丢 失前述业务是2009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与摩根大通竞争的一些银行还拿到了其他一系列业务,这让摩根大通的高管深感刺痛。金融危机爆发后,华尔街的银行 业务放缓,中国成了最后一个淘金之地。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国有企业利用各家银行发行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票和债券——摩根大通却在争夺这个商机的 竞争当中进一步落后了。
最后,高管通过电子邮件决定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采用对手所使用的看似十分有效的策略:雇佣中国执政权贵的子女。
摩根大通的一名高管在2009年的邮件往来中写道,“我赞成实施我们自己的”雇佣策略。
电 子邮件和其他机密文件显示,在随后的数月和数年间,摩根大通加大了所谓“子女”雇佣项目的实施力度,增加了数十名人脉深厚的雇员,并对雇佣这些人与和中国 政府达成商业交易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跟踪记录。此前未报道的电子邮件和文件——其副本已经《纽约时报》检视——解释了摩根大通加大该雇佣项目力度的动机,并 且表明,是竞争压力导致了摩根大通的许多决定,这些决定正在接受联邦调查。
此外,这些电子邮件提到了其他一些银行,首次让人们看到了问题的 全貌,即其他在中国做生意的华尔街银行也存在成问题的雇佣行为——有些银行雇佣了同样一些拥有家庭背景的雇员。今年春季开始对摩根大通展开贿赂调查以来, 官方已将调查范围扩大到了其他大银行的雇佣政策。此前有报道称,花旗(Citigroup)、瑞信(Credit Suisse)、德意志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都在接受调查。对一些华尔街现职和以往雇员的采访表明,瑞银(UBS)也在接受调查。摩根大通或任何其他银行都没有受到犯罪指控。
然而,前述雇员称,这些调查还是让华尔街提高了警惕。这些人无权公开发表言论。他们说,有些银行已经对人脉深厚的中国应聘者采取了非正式的冻结雇佣政策。
采访显示,此次调查还对摩根大通在中国争取交易的活动产生了冷却效应。由于希望向联邦官员表现出合作态度,该银行已在考虑放弃中国的一些交易,并彻底放弃另一项业务。
前 述撤退行动发生之际,摩根大通已经重新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市场。对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数据的一项分析显示,自2009年加大实施子女项目的力度以来,摩根大通争取业务的成绩在几年之间恢复了生机。2009年,在各家银行当 中,摩根大通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所获业务量排名第13位。到2013年,当其他银行缩减它们在中国的业务时,它已经位列第三。其他数据表明,摩根大通在 2009年所获业务量排名第八,目前则排名第四,尽管它在2011年和2012年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虽然雇员的增加与业务量的增长发生在同一时期,但相 关数据并未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然而,主持摩根大通调查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和布鲁克林联邦检察官正在调查,摩根大通是否曾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的不正当手段获取与中国国企的部分交易。SEC和检察 官最终可能会得出结论,这些雇佣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他们并未就此置评。
正在配合调查的摩根大通也拒绝置评。没有迹象表明摩根大通纽约总部的高管知晓这些雇佣策略。面临SEC调查的其他六家银行也拒绝对调查置评,调查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经济力量也助长了华尔街银行雇员急速增加的现象。
华盛顿实施金融自由化之时,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这样一来,成问题的雇佣政策就有机会逃脱政府审查。过去20年,这种雇佣政策变得十分流行,各银行纷纷争抢拥有最强大政治背景的大学毕业生,亦即中国所谓的太子党。
高盛的雇员花名册中一度包括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孙子,只不过雇佣时间不长。而美银美林(Merrill Lynch)的前雇员冯绍东则是一名共产党高官的女婿。
然 而,最近几个月,联邦当局已经对涉嫌以工作机会换取政府业务的华尔街公司采取了更加强硬的立场。SEC与布鲁克林的检察官已经加强了《反海外腐败法》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项下的执法工作,该法有效禁止美国公司在维系业务的过程中为获得“不当优势”而向外国官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摩根大通从事了带有“腐 败”意图的行为,那它就违反了1997年颁布的前述法律。
摩根大通提供给联邦当局的邮件里最频繁提到的是德意志银行和高盛,不过,其他一些银行可能也为摩根大通的雇佣行为提供了启发。《纽约时报》查阅了这些邮件。例如,摩根大通和瑞信(Credit Suisse)都与时任总理温家宝的独女经营的咨询公司Fullmark有过业务往来。另一名颇受摩根大通重视的雇员是中国一家国有金融集团董事长的儿子,这名雇员之前曾在花旗集团(Citigroup)和高盛实习。
前述文件和邮件显示,摩根大通驻香港的高管还研究了那些在中国立脚更稳的银行的雇佣行为。摩根大通的一名高管在给同事的一封邮件中写道,“从GS那里学到了经验”,这里指的是高盛的雇佣行为。
摩根大通不只是在中国面临法律纠纷。11月,摩根大通承诺缴付130亿美元(约合789亿元人民币),就出售存在问题的抵押证券一事与一些政府机构达成了和解。
前 述抵押证券协议针对的是该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业务,与此不同,与中国相关的调查针对的是持续到了今年的雇佣行为。摩根大通支付的130亿美元包含与各个 机构达成的民事和解费用,而贿赂调查可能会带来刑事处罚。采访显示,摩根大通驻香港的一些高管已经雇佣了刑事辩护律师。
调查带来的后果还可 能会影响该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随着最近几个月调查的不断加强,摩根大通已经退出一项交易,不再为大型国有食品公司中粮集团提供咨询服务。证券备案文件显 示,摩根大通曾在2011年为该公司董事长的女儿提供了短期实习岗位,并于2012年再次提供实习岗位。“我们真的得让她回到公司,”摩根大通驻香港的一 名高管在一封邮件中写道。“她父亲给我打了电话,还发了邮件。”
摩根大通于2006年设立了“子女项目”(Sons and Daughters),目的是确保雇佣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但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后,摩根大通的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失去中国的市场份额。2009年,摩根大通把一桩生意输给了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驻香港的高管们由此断定,自己的银行需要加强招聘工作。
“我们今年丧失了一个机会,”得知摩根大通败给德意志银行之后,一名高管在邮件中写道。“你们能设立一个有助于我们工作的项目吗?”
投资银行部门尝试开展了一个项目,准备给关系过硬的雇员提供价值7万至10万美元的一年期合约。内部文件称,这个项目或许可以带来“通往商机的清晰门径”。
然而,一些香港高管迫切要求雇佣更多他们所谓的“客户推荐”员工,以便赶上竞争对手。
一名摩根大通员工在2010年发给一名同事的邮件中写道。“我们的此类雇佣行为太少太少,我一直在跟中国团队说这个项目,已经说了一年。”在同一封邮件中,这名员工还写道,“保密,只管把中国重汽二号人物的儿子弄进我的团队。”中国重汽隶属于一家国有汽车公司。
他还写道,“我这儿有位子,还可以雇佣很多这样的员工(高盛雇了25个)。”
唐 小宁(音译)受雇于摩根大通的时候,该银行的加强版雇佣项目取得了明显成功。唐小宁的父亲是金融集团中国光大集团的董事长。这次雇佣发生在2010年, 《纽约时报》曾予报道。雇佣此人之前,该银行一再错过光大集团的业务,其中一项业务由摩根士丹利获得。然而,调研服务公司标普资本智商(S&P Capital IQ)表示,自唐小宁受雇以来,中国光大及其子公司至少三次将业务交给了摩根大通。
为了获得非国有人寿保险公司泰康的一项业务,摩根大通高管也采用了类似的雇佣换交易策略。邮件显示,摩根大通希望获得为泰康首次公开募股提供咨询服务的机会,试图雇佣该公司董事长的侄女。但是,这一次的竞争非常激烈。
摩 根大通的一名银行业务人员在邮件中写道,“因为这次募股规模可观,现有的每一家活跃银行都试图进行游说。”这封邮件不太可能成为联邦调查的重点,因为邮件 涉及的是一家私人公司。高盛集团雇佣了泰康董事长的儿子,并在该公司拥有直接投资。这名银行业务人员写道,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试图接近”该公司董事长的侄女,“以便与我们竞争。”
David Barboza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31230/c30jpmor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