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两会”期间,来自山东的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发起的《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条例的议案》,提出全国人大作为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应收回征税的权利。从1985年开始全国人大大部分授权给了国务院,至今已近30年。时至今日,行政权力对税收立法的干涉已发展至无从约束的地步。
1、征税权归谁所有缺乏明确界定
征税必须征得公民的同意并制定法律,是现当代宪政法治国家关于税法的最高原则
现代法律一般认为,征税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征税主体是国家。反之,既然税收是用来保障公民自由与权利的成本,那么未经纳税人同意强制征税,就是侵犯财产权。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宪政体制形成的历史,就是争夺征税权的历史。
1689年,英国议会即通过法律并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美国《独立宣言》列举了英国国王的罪行之一就是“未经我们同意就向我们强行征税”;法国大革命中公布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也明确说明公民对税赋有决定权。一系列历史事件为宪政法治国家的征税权谱写了一条根本原则:征税必须征得公民的同意并制定法律。所谓的“税收法定原则”,也是税法的最高原则。
中国四部宪法均没有关于征税权的规定;从建国后的“统一规定”至1984年至1985年的“人大授权”,税收立法权实质上一直归国务院所有
然而在中国,从1949年后的四部宪法中,皆没有关于征税权的规定。最早在1952年,政务院发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税收立法权归中央政府”,至1977年,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关于税收管理体制的决定》规定税法的颁布与实施、税种的开征与停征都由国务院统一规定。
1984年与1985年,全国人大两次授权国务院行使税收立法权。然而,这两次授权并没有列出明确目的,授权范围模糊不清,只笼统说了授权范围是“改革工商税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并且也没有规定时效,时至今日已有近30年,国务院依然依据这一授权行使税收立法权。
直到2000年3月,全国人大颁布《立法法》,才第一次明确规定税收制度只能制定法律,但由全国人大制定还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却没有明确说明。
2000年《立法法》的出台,与税收立法权授权国务院相冲突;征税权还主要在国务院已不合时宜
2000年制定的《立法法》出台后,第一次对授权立法进行了规范。该法第10条规定,“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范围。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该项权力。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这使得此前的授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成为“空白授权”。
而《立法法》第11条规定,“授权立法事项,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后,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在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后,继续授权无异于全国人大在经济领域中立法权的全面放弃。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价格,如果由政府自行决定征税多少,纳税人无法讨价还价,则无异于卖方定价下的强买强卖,很可能导致定价太高或服务太差。
2、行政机关拥有征税权,政府财政行为无约束
未经民众代表讨论确认的税收程序,很容易导致过度征收和财政浪费
通常说来,税收若不经过法定程序由民众代表讨论确认,容易导致两大问题:一方面是过度征收,比如收过头税时有发生,重复征税大面积存在,税收结构不合理等;另一方面是财政浪费,如果征税过于容易,就不会太珍惜纳税人的血汗钱,比如突击花钱、投资浪费等现象突出,以“三公经费”为代表的行政经费居高不下。
就中国目前而言,政府征税不受任何实质性制约,2012年中国税收突破十万亿大关,宏观赋税水平总体过高
就在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近些年所未遇的困难环境的同时,政府税收却不断攀高,至2009年12月,全国财政还有2万亿元的预算支出没花掉。而国税总局发布2012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情况也显示,去年中国完成税收110740亿元(不包括关税和船舶吨税,未扣减出口退税),这也是中国税收首次突破十万亿大关。
根据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指出,2007年至2009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分别达到31.5%、30.9%和32.2%;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发布的《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则指出,中国的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
总体而言,近20年,政府税收每年均多为GDP增速的2倍,且每年政府财税部门几乎以超过1倍的增幅完成年初所定的收入目标。
3、重复征税、滥征临时税等财政乱象出现
中国现行19个税种中,仅有3个税种“于法有据”,其余除暂行条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文件、通知或罚款、收费
中国现行的19种税中,仅有《个人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车船税法》3种税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开征,其他16项税种皆是由立法机关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70%。而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出的涉税“细则”、“文件”和“通知”则数以百计,其他由中央部委与省级部门发出的成千上万,更低层级政府制定的罚款和收费文件则更是数不胜数。
这种税收法律体系效力层级整体低下的现象,不仅损害了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而且违背了税收法定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立法法》的规定。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在内的全国80%税种,均由国务院以“试行”“暂行”的行政法规发布
在所有的税种中,80%的税收立法均由国务院根据人大授权以条例、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等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即使如增值税、消费税等主体税种亦是以暂行条例形式发布的。而实施细则的制定权则被国务院下放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政府部门,甚至有部分省、直辖市以试点的名义推行税收试点立法。这些暂行条例虽然说是暂行却无严格的时间限制,短则八九年长则十余年,到期又延期,长期不上升成法律,依靠大量的内部红头文件操作实施。
规定二手房征收20%个人所得税的“新国五条”一直由住建部做出行政解释;尽管其既没有立法权也没有税法解释权
两会前夕,国务院出台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对二手房交易所得征收20%个人所得税,而为其作出行政解释的一直是住建部。理论上讲,行政解释相对于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最不被信赖且应被严格限制的,而基层税务部门更是只能依法征税,行政部门不仅没有税收立法权亦无税法解释权。
各种名义的乱征税、税率的任意变化接连出现,但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征税部门坚称“无过错”
根据2001年5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然而,由于法律至今没有对征税权进行明确的规定,实际上就变成了“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实际上正是征税权法律规制的缺失,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成为一句空话。这也是各种名义的乱征税、税率的任意变化虽然缺乏法律依据,但征税部门却坚称“无过错”的原因。
4、纳税人权利无保障
现代西方国家征税机关与纳税人为“债权债务”的关系,双方在契约面前完全平等
以“债权债务说”来看征税机关和纳税人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征税机构并无特别的权力,他只是实现自己债权,并不是权力的拥有者,其对税收债务人并无命令、支配之权。征税机构与纳税人在这个契约面前是平等的,征税机构在税收征纳关系中并没有优越性,双方均只能按照事先的约定行事,否则构成权利的滥用。
而中国仍旧坚持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税收的性质,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提出的。这其中并没有关于纳税人权利的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中,纳税人甚至直接被定义为“纳税义务人”。
中国内地“税负痛苦指数”持续居全球第二;83.4%的人感觉作为纳税人“亏”,80%人从未行使过纳税人权利
2011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的榜单显示,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居全球第二,这也是继2009年中国内地首次排名第二位后,再次位列该名次。尽管专家解释“我国所有的税收种类中,个人所得税的占比并不高”,但事实上正如上文所说,中国政府收入政府的收入既有税收,又有纳入国家预算需全国人大批准的非税收入,还有不纳入预算体系不需要全国人大批准的各种非税收入,个人所得税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因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调查显示:83.4%的人感觉作为纳税人“亏”,只履行义务没行使权利;80%的人从来没行使过纳税人的任何一项权利。
结语:人民自愿让出自己的一部分财产给予政府,为的是换去政府向他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这规定了税收理应具有:自愿性、法定性、适度性和可质疑性的原则。然而,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出品:网易另一面,编辑:沈燕妮)
from 网易新闻·有态度专栏 http://news.163.com/%E4%BA%BA%E6%B0%91%E8%87%AA%E6%84%BF%E8%AE%A9%E5%87%BA%E8%87%AA%E5%B7%B1%E7%9A%84%E4%B8%80%E9%83%A8%E5%88%86%E8%B4%A2%E4%BA%A7%E7%BB%99%E4%BA%88%E6%94%BF%E5%BA%9C%EF%BC%8C%E4%B8%BA%E7%9A%84%E6%98%AF%E6%8D%A2%E5%8E%BB%E6%94%BF%E5%BA%9C%E5%90%91%E4%BB%96%E6%8F%90%E4%BE%9B%E5%BF%85%E8%A6%81%E7%9A%84%E5%85%AC%E5%85%B1%E6%9C%8D%E5%8A%A1%E5%92%8C%E5%85%AC%E5%85%B1%E5%93%81%E3%80%82%E8%BF%99%E8%A7%84%E5%AE%9A%E4%BA%86%E7%A8%8E%E6%94%B6%E7%90%86%E5%BA%94%E5%85%B7%E6%9C%89%EF%BC%9A%E8%87%AA%E6%84%BF%E6%80%A7%E3%80%81%E6%B3%95%E5%AE%9A%E6%80%A7%E3%80%81%E9%80%82%E5%BA%A6%E6%80%A7%E5%92%8C%E5%8F%AF%E8%B4%A8%E7%96%91%E6%80%A7%E7%9A%84%E5%8E%9F%E5%88%99%E3%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