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外交上面临的两大挑战分别是:敦促朝鲜放弃发展核武的进程以及希望日本政府对于侵略历史采取更负责任的态度。
韩国首尔——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Park Geun-hye),在提到自己在外交政策上面临的两个最大挑战时,敦促日本承认其过去的侵略行为,同时敦促朝鲜以和平方式与韩国接触,放弃对核武器的追求。
“尽管朝鲜的挑衅行为将会遭到更强烈的回应,但如果朝方有做出正确抉择、走上改革之路的意愿,我们将会与其进行更灵活的接触,”朴槿惠周一在就职典礼后的首次全国讲话中说。“我敦促朝方加快促使韩朝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同我们一起开启朝鲜半岛的幸福时代。”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爆发了反对日本20世纪初在当地殖民统治的起义,传统上,韩国总统每年为纪念这次起义发表一个全国讲话,这为朴槿惠表达自己对朝鲜和日本的观点提供了一个较早的机会。
最近几个月,由于朝鲜测试了一枚远程火箭和一个核装置,韩国与朝鲜之间的紧张关系的对抗性更加严重。而且,朝鲜威胁称,如果美国及其盟友争取对虽然孤立但却高度军事化的朝鲜实施更多制裁的话,它将进行更多试验,这在朴槿惠这位韩国首任女总统开始其一个五年任期之前,就让她的议程变得复杂。
在竞选期间,朴槿惠暗示,她将结束韩国与朝鲜多年的紧张局势,这种紧张局势在其前任李明博(Lee Myung-bak)任总统时一直持续着,李明博对朝鲜实行强硬政策期间,朝鲜进行了两次核试验和三次远程火箭试验,此外,2010年,朝鲜被指责发动了两次军事攻击,导致50名韩国人身亡。但在竞选期间,她也强调自己不会容忍朝鲜的核武器计划和军事挑衅,以此来取悦其核心的保守派权力基础。
周五,美国和韩国的军队开始了每年的代号为“关键决断”(Key Resolve)和“鹞鹰”(Foal Eagle)的军事演习。而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un)则一直在视察军事基地,发出战争警告,并叫嚣要“毫不留情地摧毁”美国和韩国的军事力量。
“朝鲜必须意识到,除了进一步被孤立和承受更多困难外,靠发展核武器和挑衅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朴槿惠周五说。“当朝鲜放弃核野心并停止挑衅时,它才能成为国际社会一个负责任的成员。只有那时,韩朝两国共享发展的道路才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也只有那时,朝鲜半岛上建立信任的过程才会真正开始。”
朴槿惠主张先建立“信任”,以之作为与朝鲜进行强有力的经济合作的基础,这个观点在保守的韩国人中颇受欢迎。但她还没有阐明,她将如何把自己的观点与华盛顿以及前任保守派总统李明博的政策相协调,李明博坚持要把无核化作为与朝鲜进行更多经济合作的前提条件,但结果却是朝鲜更多的挑衅行为。
朴槿惠既强调反击,又强调“灵活接触”,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她在讲话中丝毫没有提到朝鲜的人权(这是韩国保守派人士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这表明,她在等待时机,而不是作出过早的试探。
“她正在告诉朝鲜不要让局势进一步恶化,同时也把门向他们敞开,” 首尔东国大学(Dongguk University)的朝鲜问题分析人士金容铉(Kim Yong-hyun)说。
朴槿惠对日本的语言不那么模棱两可。从1910年一直到1945年二战战败,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了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日韩之间繁荣的经济关系一直笼罩在这段历史的阴影之下。
“即使一千年过去了,一方是侵略者、另一方是受害者这个历史事实也不会改变,”朴槿惠在要求日本“正确认识历史”时说。
“为了我们两国能尽快愈合过去的伤口,一起朝共同进步的方向迈步,日本政府必须毫无保留地做出改变,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朴槿惠是在韩国同日本的关系恶化之后上任的,对几个小岛的长期争议引发了这次关系恶化。8月,李明博成为首位登上这些岛屿的韩国领导人,这些岛屿由韩国控制,但日本声称对其拥有主权。
韩国官员称,李明博登岛部分是因为日本拒绝面对慰安妇问题。据历史学家说,二战期间,韩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一些女性,被逼迫或诱骗进入军营妓院,为日本军人服务。
日本右翼政客安倍晋三(Shinzo Abe)的民族主义言论经常激怒韩国。去年12月,他领导的政党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他也得以再次出任首相,这让韩国人对日本更加担心。在竞选期间,安倍晋三曾暗示,他将收回日本过去对慰安妇以及日本的殖民统治所作出的道歉声明。
上周,他领导的政府派了一名高级政府官员出席在日本岛根县(Shimane Prefecture)举行的一场活动,引发了首尔的谴责,这场活动是为了显示日本对有争议岛屿的领土主张。
但安倍晋三也试着向朴槿惠伸出橄榄枝,呼吁同韩国建立更好的关系。上周在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发表演讲时,他称自己的祖父和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Park Chung-hee)是“很好的朋友”,朴正熙是一位军事独裁者,在1979年遇刺身亡前,统治了韩国18年。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