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3 November 2012

林茵 - 傳媒:香港新聞的光與暗

星期日生活    20121111


【明報專訊】名嘴先後被封咪、敢言的電視電台節目屢陷腰斬危機、新政總採訪空間日益收窄、記者向訪港國家領導人提問被帶走、DBC被滅聲、新免費電視牌照拖延不發,去年立法會上「捍衛新聞自由議案」竟被否決,香港的言論及採訪自由沒有最黑暗、只有更黑暗的明天。此際讀黎佩兒的《香港傳媒──新聞自由與政治轉變》,別具意義。

黎佩兒是香港的資深新聞工作者,198090年代採訪中國新聞,親睹六四事件,97年被選為香港記者協會主席,見證主權移交前後香港傳媒生態的變化;近年轉向教學及研究,現為日本國際教養大學全球傳播研究院副教授。《香港傳媒》一書縱觀1960年代以來的香港媒體,在英國殖民地政府及中國統治下,所面對的政治影響和媒體審查,並從政策、傳媒的政治經濟考量、新聞專業的訴求、公民社會力量等多方面分析,媒體自由面臨的各種限制及反抗力量的來源。

否定英人給港新聞自由

書中前半部為3個重點的個案研究,作者分別選取了60年代的六七暴動、90年代過渡時期的席揚事件及回歸後2000年台灣總統選舉3件新聞大事,選取具代表性的報章進行文本分析,揭示香港報章在中英政權的影響下,報道方向的微妙變化。其中關於60年代的章節,引用英國最新的解密檔案作為研究材料,顯示當年香港政府嚴厲打壓反對派(親中)報章背後,香港英籍高官與英國本土、英國駐北京官員及商貿代表之間的角力。香港政府旨在消滅威脅殖民管治的反對力量,將親中的激進報章視為眼中釘,倫敦及駐北京的官員則不願因此損害中英關係。最後港督說服了英國本土政府,然而,為期半年的打壓、查封報館及大規模拘留左派報人之後,社會矛盾愈演愈烈;港府官員不得不承認,六七暴動升級基本上是打壓報章所引起,民間有渠道抒發不滿,是社會穩定的安全閥,故其後逐漸以相對文明的方式管治香港及對待新聞媒體。作者在此否定了新聞自由是由英國人帶給我們的簡單論述,認為這是媒體長期與殖民統治者鬥爭的成果。

分析傳媒生態

書後半部則是作者與56位資深新聞工作者及管理層深進訪談後,分析過渡期至後殖民時代的傳媒環境;涉及傳媒內部如何面對政治壓力、親中商人如何透過收購及改組人事影響新聞運作、自我審查的發生,以及前線記者、新聞主管與報章老闆在處理新聞事件上的具體角力情况,受訪者談及亞視六君子集體辭職、《南華早報》中國版主編林和立被撤職、新城廣播新聞編輯主任張仲華被解僱、廣播處長張敏儀被調職的事件經過和內情,並重點分析被認為是最敢言的反抗報章《蘋果日報》黎智英及其編輯團隊的運作思維。從中作者展示了不能簡單地將傳媒視作為民發聲的渠道、將市場和廣告力量視作新聞專業的負面影響,報章在以色情、暴力、聳人聽聞的新聞博取銷量的同時,龐大讀者群的支持亦為《蘋果》贏得批判敢言的空間和本錢。公民社會、市場和傳媒的互動,為抵抗政治打壓帶來可能性和希望。本書行文淺易,每章討論前均交代歷史、政治局勢等背景及其時傳媒運作的脈絡,讓大眾讀者也能對50年來的香港傳媒生態轉變有詳實和清晰的了解。

文 林茵
編輯 黃海燕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2/11/blog-post_2090.html